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B站的VLOG造星運動

作者/少年於謙

在風口稀缺的2018年,VLOG一度成為短視頻之後各大平台押寶的希望。

然而這個概念從去年走紅到現在已有一年有余,但從目前的結果來看,VLOG相比之前短視頻的火熱和增長速度還相距一段距離,不僅沒有誕生刷屏爆款現象,也沒有從小眾圈層走向普羅大眾。

於是,有一些行業媒體感言,“VLOG可能是一個偽風口。”

但不得不說的是,在大力發展一年之後,VLOG在國內已經逐漸積累起一定基礎。用戶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不少內容創作者開始湧入嘗試。隨著這波潮流的普及,未來這種偏向日常記錄的視頻形式勢必會取代目前主流的圖文記錄。

和去年大家還在普及這個概念不同,今年VLOG要做的,就是出圈。圍觀一些平台目前的舉措,無不是在圍繞著這點發力。

比如,微博在去年9月發出VLOG召集令後,最近又與Jeep達成合作,聯合發起了微博VLOG大賽,試圖尋找VLOG的“素人英雄”;去年在短視頻領域風生水起的抖音,也在近期宣布全面開放一分鐘權限,砸入10億流量扶持VLOG;老牌巨頭百度也忙不迭的在前不久的聯盟生態大會上表示將啟動“VLOG蒲公英計劃”。

作為國內VLOG興起並發揚的源頭社區,B站也在5月31日宣布上線“VLOG星計劃”,將以六大資源體系全力發展VLOG內容,扶持優秀 VLOG創造者。據了解,此次推出的“VLOG星計劃”將從流量扶持、現金激勵、账號認證、活動支持、深度合作和平台招商六大資源將對VLOG領域內容進行扶持。

B站這次對VLOG扶持力度巨大,不僅包含全年500億次站內的流量曝光;每月100萬專項VLOG獎金支持;每月1億專項活動站內曝光量支持等。對於創作者,B站還上線了“VLOG 領域優秀UP主”認證系統,符合標準的VLOG創作者將有機會和平台聯合出品系列化精品內容。

不同的平台在同一時間段都看到了VLOG的商業價值,已經完全具備了一個行業發展初期的特徵。在2019年,一場新的VLOG爭奪戰即將打響。或許誰能打破VLOG的圈層桎梏,誰就能掌握下一個時代的制高點。

最像YouTube的中國平台

VLOG全稱video blog,中文譯為視頻部落格,創作者被成為Vlogger。

這種視頻形式本身起源於海外YouTube。和國內仍處在早期階段不同,在國外經過六七年的積澱,VLOG已經成為成熟且有持續盈利模式的產品,2017年時YouTube上每小時就會產出2000多條VLOG作品,如今在Youtube上可以檢索出一億條和VLOG相關的結果。

YouTube的VLOG博主

VLOG目前在海外不僅已經成為主流的視頻形式,也走出了一套成熟的商業體系。

投資公司Robert W. Baird的分析師科林·塞巴斯蒂安,對YouTube 2018年的營收數字預估高達150億美元,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Vlogger的功勞。

VLOG在YouTube上大放光彩不是沒有原因。其一,與國內主流視頻平台以PGC為內容主體的形式不同,YouTube上更多是UGC內容引導。

所以當VLOG這種視頻形式逐漸火熱之際,平台內的UGC內容創作者願意第一時間去嘗試。並且得益於過去的創作功底,上手難度也比較小。由此平台可以迅速構建起自己的VLOG創作者基數,形成一定壁壘。

另外,由於在UGC內容上的長期耕耘,也讓YouTube的用戶對於VLOG的接受程度更高,從而搭建起一套從創作者到用戶之間的閉環。

而作為在國內最像YouTube的視頻平台,B站顯然也擁有著天然的優勢。同樣無廣告的觀看方式、以UGC的為主的內容構成,使得B站可以迅速複製YouTube的成功經驗,在推廣VLOG時遊刃有余。

眾所周知,B站內大部分內容為UP主創作,過去UP主的創作內容除了受到站內外用戶熱捧之外,還間接帶領用戶自己去創作內容。

所以當VLOG這股風潮湧入B站後,也可以順理成章的把up主轉換為Vlogger,再通過Vlogger內容擴散把用戶拉入到這個群體中。

VLOG的本質

百科對於VLOG的解釋為“以第一人稱為日常記錄為內容的視頻。”也就是說,VLOG的本質為記錄和UGC。

這兩點與B站的社區氛圍都有所契合。事實上,B站自身的社區氛圍也給了國內Vlogger一片發展的土壤。

在前幾年,VLOG這個概念還未被眾人熟知時,國內最早的一批Vlogger聚集的平台就是B站。知名Vlogger孫東山曾表示,“作為中國最早一批拍VLOG的人,我最早的拍攝動力就是B站,因為當時所有其它地方都笑我拍這個沒前途,結果只有B站的用戶會支持我。”

相比其他平台推崇的有策劃、有爆點的視頻內容,VLOG這種相對平淡且真實的記錄方式其實很難符合其平台內用戶的口味調性。

無論長視頻平台主推的綜藝節目還是短視頻平台發力的爆款視頻,本質上都在追尋在盡短的時間內找到用戶的吸引點,偏向記錄形式的內容反而難以引發平台用戶的共鳴。

而B站內UGC的創作屬性和更加年輕化的用戶群體與前者恰恰相反,用戶對於各種形式的內容接受程度更高。

並且從前幾年開始,B站用戶對於偏記錄的內容明顯要遠高於其他平台。平台也開始發力於這一屬性。2016年,B站憑借《我在故宮修文物》開始涉獵記錄片,2017年發起了嗶哩嗶哩紀錄片尋找計劃。 之後,B站聯合國內優質團隊,先後出品了《極地》、《人生一串》、《歷史那些事》等優質作品。

有數據統計,過去一年B站活躍的紀錄片觀眾達到了2166萬人。毫無疑問,這部分用戶也將構成B站發力VLOG的護城河。

在B站頗有名氣的網紅寵物Vlogger花花與三貓CatLive也透露的相同的想法,“B站給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年輕,不是說平台年輕,而是觀眾年輕。年輕真的很好,有很多未知的想去探索,很多獵奇的想去了解,很多新鮮的想去嘗試。”

除了對於內容形式多樣化接受更高之外,B站更加年輕化的用戶屬性也帶來了更高的互動性和參與感。

用戶的評論和彈幕刷屏的形式一方面可以刺激Vlogger的創作積極性,帶給創作者一些意見;另一方面也構成VLOG的二次內容添加。

比如在B站擁有350萬粉絲的Vlogger信誓蛋蛋表示,“當我在全網上傳視頻後,我只會在B站看自己的視頻,因為彈幕的強互動感,讓我覺得是在與粉絲一起觀看自己的視頻。無論是歡樂還是善意的嘲笑,都可以拉進我與他們的距離。”

破局在於“出圈”

VLOG要火起來不能拘泥於小眾圈層,但要打開大眾視野還需要精品化的內容構建。

B站用戶興趣廣泛,並且有著ugc屬性的沉澱,能創作出更有趣也更精品化的內容。

據統計目前B站VLOG覆蓋的內容廣泛,不僅有萌寵、美食、學習、旅遊、職業等數十種品類,多個特色細分垂直領域也增長迅速。尤其是學習、漢服、情感、職業、留學VLOG內容都獲得較高的關注度,而不再隻局限於旅行,美食等同質化嚴重的內容圈子。

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據了解,目前,B站 VLOG視頻的累計互動次數超2.3億,彈幕數量超過3000萬條。VLOG創作者也突破50萬。

與其他平台像在刻意迎合VLOG的風口不同,B站更像是原本興趣多樣的年輕人試圖去用VLOG記錄分享自己的生活。這一點更切合VLOG的本意。

並且隨著95後、00後逐漸成長為社會的主力,年輕人的文化也正在逐漸向圈外擴撒。

之前就有從b站流傳出來的“梗”文化被主流接受的先例,相信VLOG這種被年輕人推崇的視頻形式也會在B站之外,進入更多人的視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