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年考研報名增至290萬人,往屆生佔比近半數,就業成讀研主因

2019碩士研究生報名熱度持續高漲 超過半數一流大學大幅提高研究生招生規模

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290萬人,較上一年激增52萬人,增幅達到21.8%,成為近十餘年增幅最大的一年。具體到各省的報名人數,河南、江西、河北增幅較大,分別達到25.6% 、24.8% 、22.1%。

“雙一流”建設啟動後,高校發展進入新的競爭階段,高水準大學在穩定甚至縮減本科培養規模的同時,均大幅擴大研究生教育。從一流大學公布的2019年招生計劃看,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有28所高校大幅增加了招生計劃。複旦大學從2017年開始增加招生計劃1800人,達到5500人,其中招生計劃中增加了非全日製學習方式。2018年招生計劃與2017年基本持平,在2019年招生計劃數又增加700人,達到6300人。

蘭州大學從2017年開始同樣大幅增加招生計劃,達到4000人,比上一年增加820人。但在2018年減少了300人。在2019年招生計劃再次增加,增長到4200人。重慶大學在2017年招生數量大幅增加,達到5000人,比2016年增長1000人。2018年招生計劃持平,在2019 年研究生招生計劃又增加了300人,達到5300人。

隨著高等教育規模日益擴大,研究生教育的生源規模明顯增加,在研究生錄取比例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研究生招生規模必然增長。2017年初,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印發了《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的目標之一是,到2020年,“保持研究生培養規模適度增長,千人注冊研究生數達到2人,在學研究生總規模達到290萬人”。這意味著,未來幾年研究生擴招的趨勢很大可能還將持續下去。

新增208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56個博士學位授權點

2018年1月8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對2017年學位授權點審核結果進行了公示。新增34個博士學位授予部門、新增30個碩士學位授予部門。新增博士學位授權點656 個,新增碩士學位授權點數量有2083個。

本次增列,工學門類新增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佔比最高,增列了397個,佔新增碩士點總數31.96%。其次是理學181個,佔比14.57%。

新增的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中數量最多的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共增加了73個,其次為設計學,增列43個,第三是數學,新增42個。

數據來源: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

高校畢業生規模擴大,考生中往屆生佔比接近半數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逐年增長,在畢業生就業壓力、非全日製納入聯考、研究生招生擴張等因素的刺激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呈現快速上升趨勢,2019年達到290萬人,較上一年增加52萬人,增幅達到21.8%。在2015年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結束兩年下滑趨勢,之後開始迅速增長,5 年來增加了125萬人。

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834萬人,較上一年增加14萬人,高校畢業生數量近20 年來一直呈增長趨勢。高校畢業生規模的擴大,成為考研群體增加的重要推手。

同時,2018年往屆生佔比達到45%,接近半數,非全日製招生納入聯考之後,往屆生佔比進一步擴大。

數據來源:教育部

專業碩士成為研究生教育主體

管理、法學、經濟學類專業最熱門,醫學、法學、管理學類專業分數線上漲

從各學科招生情況看,教育學、工學、管理學在2017年大幅增加,分別達到5.4 萬、25 萬、11.6萬人,較上一年增幅達到70%,27%,61%。工學佔比依舊最高,比例達35%。

工學招生體量最大,但報名人數明顯不如管理類、法學類、醫學類專業,大量高校工學類專業出現報名人數低於計劃數,甚至無人報考的局面。整體來看,工學分數線逐年下降,醫學、法學、管理類專業學位分數線成上漲趨勢。從一個側面說明,工科畢業生本科畢業就容易有一份較好的工作,但是大量社會科學專業,即便是211 高校畢業也未必理想,不得不通過提高學歷增加競爭力。

數據顯示,報考熱度最高的專業中,工商管理,法律(非法學),會計、金融等專業在各高校中出現頻率較高,可見,考生在報考專業時,就業前景是多數考生考慮的首要因素。

山東大學2018年研究生報名前十個熱門專業中,管理類佔4個,醫學類佔3個,法學佔2個,工程類僅有1個。最熱門專業中工商管理報名人數2013人,錄取475人,報錄比4.2:1。唯一上榜的工程類專業電氣工程報名人數238人,錄取61 人,報錄比為3.9:1。

蘭州大學2018年報名人數最多的前十個專業中,佔比最多的是,管理類、醫學類各佔3 個,其中報名最多的是工商管理,達到1800多人。

深圳大學報名人數最多的前十個專業中,管理類佔3個,工學佔4個,其中電腦類相關專業較多。法學類佔2個。熱門專業中,報名人數最多是會計專業,達到578人,錄取96人,報錄比為6:1。

上述高校熱門專業中,統計包含非全日製專業,人數較多的一般是工商管理。南開大學全日製專業報名人數最多的為法律(非法學)、金融和法律(法學)、企業管理、會計和中國古代文學專業。

從各院系的報錄比來看,醫學、法學、管理類院系均高於工程類院系,而且差距懸殊,報考熱度對比明顯。

考生選擇專業碩士首要原因是可以獲得更多專業技能

我國從2009年開始全面招收全日製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專業碩士研究生規模持續擴大。2017年專業型研究生總量42.5萬人,專業碩士佔比99.3% ,達到40.2萬人。碩士研究生中,專業碩士佔比達到56%。

考生選擇專業碩士首要原因是可以獲得更多專業技能,其次是由於難度低於學術碩士而選擇專業碩士,第三是因為學製時間短。

很多考生因擔心社會認可度而不願選擇非全日製研究生

非全日製研究生從2017年納入聯考以來,很多高校一直面臨生源不足問題。從今年部分高校公布數據看,生源問題依然比較突出。

從調查來看,對於非全日製納入聯考,統一標準,近半數考生認為對自己沒有影響,不考慮非全日製。仍有近四分之一的考生不清楚該政策。

雖然大量高校的非全日製專業招生靠調劑來完成,但調查顯示,超過7成的考生並不願意調劑到非全日製專業。

對於不願調劑到非全日製專業的原因,46%的考生擔心畢業後非全日製文憑不被就業部門認可。雖然國家規定全日製與非全日製研究生學歷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多數事業部門的招聘要求為全日製研究生,隨著2017年招收第一批列入聯考的非全日製研究生畢業,非全日製研究生需要國家和社會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與關注。

數據來源:中國教育在線數據調查

名校推免生源中普通高校學生佔比低,就業是考生讀研首要動機

近幾年,在相關政策的導向下,高校紛紛進行研究生擴招。對於“ 雙一流”建設高校而言,接收推免生是重要招生手段之一。近年來部分高校接收推免生比例已經超過半數。但擴招對於普通考生來說,競爭壓力有增無減,其中影響較大的就是高校中接收推免生比例的提高,在一流大學推免生源中,普通高校學生佔比較低。

對於多數名校而言,接收推免生是招生的重要招生手段之一。而在名校的推免生源中,學校層次也逐漸成為錄取的重要因素。根據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官網公布的2019 年擬接收推薦免試碩士名單的數據,北京大學2019 年共接收推薦免試碩士生2174 名,其中有2061 人本科來自於“雙一流”建設高校,佔比鋼彈94.8%。在中山大學2019 年擬接收推薦免試碩士生1900 多名中,其中有將近1800名本科來自於“雙一流”建設高校,佔比鋼彈約91%。而在華南理工大學2019 年擬接收的推薦免試碩士生1800 多名中,其中有約1600多名本科來自於“ 雙一流”建設高校,佔比達到約87%。

當前,我國經濟面臨轉型更新,在轉向更高品質的發展模式的同時,經濟增速開始放緩,2018年前三季度,我國GDP 增速6.7%。在新的發展模式下,畢業生對於提升自我競爭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考研成為了更多畢業生的選擇。

根據考研動機調查顯示,考生在報考研究生時,首要動機為就業壓力大,提高就業競爭力,佔比36%;其次是繼續深造,提高學術研究能力,佔比21%;第三是為了獲得學歷、學位證書,佔比17%。

而在對於考研回報預期的調查上,對於讀研之後是否可以達成預期目標,68%的考生認為有一定幫助,但不能保證實現,僅有31%的人認為可以實現預期目標。隨著研究生報名人數的增長,招生規模的持續擴大,考生對於投入回報的預期變得理性。

研究生招生規模的增長導致研究生在就業人群中的佔比和人數不斷增長。就業人群中研究生佔比則反映了研究生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高學歷的貢獻程度。據統計,2007 年至2014 年我國就業人群中研究生佔比從0.2%上升到0.55%。同比美國在2007年至2014 年間就業人群中的研究生佔比,中國的研究生佔比雖然有一定增長,但遠遠小於美國。從這一角度看,我國研究生教育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作者為光明日報記者杜冰、中國教育在線考研頻道主編陳福寬、中國教育在線考研頻道編輯李夢夢)

冷眼看考研

□ 陳志文

“雙一流”建設成為研究生培養規模進入擴張期的助推器

2007年以來的十餘年裡,碩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每年的增長率大多維持在4%左右,而在2017年碩士研究生增幅擴大至22%,博士研究生增幅擴大至8.5%,中國研究生培養進入一個明顯的規模擴張期。

此次規模擴張是“十三五”規劃中既定的方向,2017年初,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印發了《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的目標之一是到2020年,“保持研究生培養規模適度增長,千人注冊研究生數達到2人,在學研究生總規模達到290萬人”。

另外一個推動力是“雙一流”建設。“雙一流”的核心是為國家發展提供重要的人才與科技支撐,也是典型的高原上要建高峰。我們目前處於高等教育大國向強國邁進的階段,從某種意義上說,研究生不再是簡單的大學生,而是科研人員的一部分,因此“雙一流”高校紛紛把研究生的規模擴張作為重中之重。比如,複旦大學從2017年開始增加招生計劃1800人,達到5500人,2019年還將繼續擴張,達到6300人。

研究生招生改革獲得實質性突破

大家都熟悉這幾年的高考改革,但很多人可能並不了解,近年來,研究生招生改革也在持續推進,這其中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推免生制度的完善與擴大。

2017年獲得這一推免資格的高校達到366所,在這些學校的學生,都可以依據平時學業成績獲得一定比例的推薦免試資格,在參加過相關高校各種形式的筆試面試後,可以直接錄取,不必參加全國研究生招生考試。推免生制度以大學四年成績作為基礎成績,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評價,同時在小範圍公示,因而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公平,也從根本上改變了單一的、一次性分數評價的招生制度。

推免生制度深受廣大研究生導師的歡迎,導師普遍認為推免生品質高於通過研究生招考錄取的學生。但也不可否認,推免生政策同時引發了一些爭議,有觀點認為推薦免試生實際就是看出身,名校的學生被錄取機率更大。其實在高校有所分層的情況下,這一結果大體是正常的,體現了學校的自主權。但為了最大限度保證公平,相關部門在推動這一政策的同時,一再要求高校推免生佔比不能超過50%,以保障機會公平。

研究生報名人數大漲的背後是就業期待

2018年研究生報名人數再次大漲21.8%,淨增長52萬人,達到290萬人,創下歷史最高紀錄。這一數字值得社會各方思考並警惕。

很顯然,報名人數大漲,核心推動因素還是就業。在中國教育在線的調查中,不僅可以發現大多數考生都是為了一份好工作而考研,而且可以看出往屆生佔比也在迅速提高,這都深刻反映出很多人正在不得不選擇通過提高學歷而提高職場競爭力。

其實,就業本身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期望值。在中國,這個期望值往往與學歷掛鉤,讀了大學,期望值高,讀了碩士,期望值更高,於是加劇了這種困難。但同時,中國大學生規模擴張仍然沒有停步,在今年820萬畢業生的基礎上,明年畢業生總數再增長14萬,達到834萬,再創歷史最高紀錄,再加上回國的50多萬學生,總量將鋼彈900萬,新增勞動力的大多數都將是大學生了。鑒於此,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研究生報名人數增長的勢頭還將繼續。

社科專業最難考的背後是人才結構問題

對比各個學科,工科招生量最大,同時,報錄比也最低,即便是985高校,多數專業報錄比也往往低於10:1,個別專業甚至報一個錄一個。

但與之相反,大量社科專業,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文科專業,報錄比往往超過兩位數,很多都是20/30:1,公共管理等專業甚至是50、60個人報考錄取一個。

這種“貧富不均”是多種原因造成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社會更需要理工科人才。對於工科人才,本科畢業就很容易獲得一份體面的工作,或者滿意的工作,已經不需要靠提升學歷來謀求就業。但是社會科學專業,即便是211高校畢業,也未必能有一份滿意的工作,於是不得不通過提高學歷獲得一份滿意的工作。

新高考改革中,走班選課時,很多考生只為算計分數高低,輕鬆選擇了大量文科專業。到了考研階段,對比一下今天研究生考試中競爭激勵的社科專業、文史專業,筆者在此提醒家長與學生,如果為了就業,高考時專業還應盡量選擇理工科。(作者系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本期編輯:王遠方 邢妍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