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無糖」食品:真的對糖脂代謝無影響嗎?

甜味劑代替「糖」

大量研究證據表明,含有果糖的甜飲料與 NAFLD、肥胖等代謝紊亂顯著相關,因此食品行業常推薦採用非營養性甜味劑(non-nutritive sweeteners,NNSs)作為一種添加策略,在保證飲品一定甜度的同時限制總熱量攝入,可替代含有高濃度果糖的玉米糖漿等。

這類食品一般會被商家特別標註為「無糖」食品。

甜味劑的使用安全嗎?

2012 年,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發文指出,遵循國家或個人營養膳食推薦前提下可以適量地在飲食中使用 NNSs,認為在嚴格規定的用量下是安全的 [1],並且可能有助於減少不必要的熱量攝入,避免增加糖脂代謝性疾病(如肥胖、2 型糖尿病 [T2DM]、心血管疾病等)及齲齒的發病風險等。

美國 FDA 也批準了多個 NNSs 作為安全的食品添加劑,如安賽蜜、阿斯巴甜,羅漢果提取物,紐甜素,糖精,甜葉菊,三氯蔗糖等。

而 FDA 批準的步驟也比較嚴格,包括臨床前動物的毒理學研究、人體學的吸收、分布及代謝動力學、累積效應,以及不同用途的確定攝入量等 [2]。

甜味劑是否影響糖脂代謝?

為了「健康」考慮,人們選購時通常會選擇的這種添加了甜味劑的「無糖」食品會對糖脂代謝產生影響嗎?

近期,歐洲營養學雜誌(Eur J Nutr.,IF:4.423,2019.5.22)發表了一項關於 NNSs 與代謝性疾病的系統性綜述 [3]。

從匯總的動物試驗結果來看,甜味劑可以引起糖代謝調節受損,增加動物攝食量,並可以促進體重增加,其中的機制涉及腸道菌群改變、某些保護性的腸道酶類活性被抑製、刺激食慾中樞神經元等。

1. 小鼠研究

Feijo 等人發現,在攝入總熱量相似情況下,與蔗糖相比,餵食糖精或阿斯巴甜的大鼠體重增加更多 [4]。更深入的基礎性研究結果表明,NNSs 增加食慾的機制在於激活與進食、能量平衡中樞相關的 NPY 神經元,在小鼠敲除 NPY 後 NNSs 的促食慾效應消失 [5]。

Suez 等人發現,食物中添加糖精、蔗糖素、阿斯巴甜的小鼠在 11 周時均出現糖代謝受損,而在使用環丙沙星和甲硝唑處理 4 周後這種不良效應被消除;同時,無菌小鼠在移植了食物中添加 NNSs 小鼠的糞便後同樣會出現糖代謝受損進一步證實了 NNSs 可以通過改變腸道菌群引起糖代謝紊亂 [6]。

(滑動查看詳情)

2. 人體研究

(1)探究 NNSs 在人體學上的效應試驗大多為觀察性研究,結果通常顯示 NNSs 與更高的代謝風險密切相關,能夠顯著增加體重、BMI、腰圍等。

例如,Chia 等人發現,在調整各種混雜因素後(如年齡、種族、運動、飲食量等),長期攝入低熱量 NNSs 人群比對照組的 BMI 顯著更高 0.80 kg/m2,腹型肥胖患病率顯著更高 36.7%,而腹型肥胖的發病風險則顯著更高 53%,並且隨使用時間對腹型肥胖發生具有顯著累積效應 [7]。

(2)關於 NNSs 對人體影響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開展的比較少,且乾預時間通常僅為 6 個月左右,很難得到較為準確和穩定的結果,且結論存在分歧。

一項大型 Meta 分析綜合了 7 項 RCTs 研究(共 1003 名受試者)和 30 項前瞻性隊列研究(共 405907 名受試者)中 NNSs 對成人及青少年糖脂代謝、心血管等的影響。

分析顯示,RCTs 研究的匯總結果為 NNSs 對受試者 BMI 並無顯著影響,而某些 RCTs 尚存在 NNSs 對糖脂代謝相關的獲益;但隊列研究的匯總結果卻表明 NNSs 能夠適度增加受試者 BMI,且與腰圍、肥胖、高血壓、T2DM、心血管事件等呈顯著正相關 [8]。

有研究者指出存在結論差異的原因可能在於,一是 RCTs 研究乾預時間很短(6 個月~2 年)、樣本量少,而隊列研究的隨訪時間則通常可持續至 10 年以上、且為真實世界設定、樣本量比 RCTs 研究大得多,二是存在文獻發表偏倚導致陰性結果未得到公布,因此總體看來 NNSs 長期使用引起糖脂代謝紊亂的風險仍存在擔憂。

3. 2019 年最新 ADA 成人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營養治療共識

圖片來源:共識報告原文截圖

2019 年最新 ADA 成人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營養治療共識報告中提到 [9],FDA 審查並批準了多種 NNSs 的安全性,可在一般人群包括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認為 NNSs 可降低每日碳水化合物和總熱量攝入,可能有益於血糖、體重和心臟代謝指標。

但共識報告也明確指出 NNSs 長期使用的獲益證據非常有限,並且強調在使用 NNSs 降低總熱量/碳水化合物攝入時,反而更應該注意避免從其他食物攝入額外的熱量,增加糖脂代謝異常風險。

4. 2019 年 ADA 會議上公布和展示的研究

2019 年 ADA 會議上公布和展示的多項研究也顯示,NNSs 與含糖飲料在增加糖尿病發病風險方面效應相似,例如長期使用 NNSs 達 4 年可增加糖尿病發病風險 20%。

而甚至所謂 100% 純果汁如果每日攝入過多同樣可以增加糖尿病發病風險,因此應當將純果汁歸類於含糖飲料,限制飲用,而不能作為水果的替代品。

此外,一項由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營養系 Jean-Philippe 教授所作的 Oral Presentation 環節展示了其最新的研究數據 [10],4 年的隨訪結果顯示,牛奶攝入與 T2DM 發生無關,而長期、穩定攝入優酪乳可適度降低 T2DM 風險達 13%,但芝士攝入可增加 T2DM 風險 8%。

小結

綜上所述,一定限度或短期內使用甜味劑可有助於減少總碳水化合物/總熱量攝入,但這種情況僅限於臨床試驗設定,並非真實世界情形。

而長期以甜味劑替代糖類或長期攝入該類飲品的總體代謝效應傾向於不利,因此日常生活的原則就是:盡量避免各類甜味飲品,包括含糖或甜味劑,不妨改為優酪乳、水果才是更為健康的選擇。

參考文獻

[1] Fitch C, Keim KS. Position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use of nutritive and nonnutritive sweeteners. J Acad Nutr Diet 112:739–758.

[2]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Center for Food Safety and Applied Nutrition. Redbook 2000: Guidance for industry and other stakeholders, toxicological principles for the safety assessment of food ingredients.

[3] Green CH, Syn WK. Non-nutritive sweetener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Eur J Nutr. 2019 May 22.

[4] Feijo F, et al. Saccharin and aspartame, compared with sucrose, induce greater weight gain in adult Wistar rats, at similar total caloric intake levels. Appetite 60:203–207.

[5] Wang QP, et al. Sucralose promotes food intake through NPY and a neuronal fasting response. Cell Metab 24:75–90.

[6] Suez J, et al Artifcial sweeteners induce glucose intolerance by altering the gut microbiota. Nature 514:181–186.

[7] Chia CW, et al. Chronic low-calorie sweetener use and risk of abdominal obesity among older adults: a cohort study. PLoS One 11:e0167241.

[8] Azad MB, et al. Nonnutritive sweeteners and cardiometabolic health: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CMAJ 189:E929–E939.

[9] Alison B. Evert, et al. Nutrition Therapy for Adults With Diabetes or Prediabetes: A Consensus Report. Diabetes Care, 2019;42:731–754.

[10] 159-OR: Changes in Dairy Product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among U.S. Men and Women. Diabetes 2019 Jun; 68(Supplement 1).

推薦閱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