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地質公園:滄海桑田變遷的教科書

色如渥丹的丹霞地貌,拔地而起的黑森林雲南石林、巨大的豎井廣西樂業天坑群、多樣的史前植物、恐龍足跡及化石、形態各異的岩漿岩……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大地上,有無數極具價值的地質遺跡等待人們研究、欣賞和保護,而地質公園則提供給大家最佳的學習場所。

2018年4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會議批準中國黃岡大別山地質公園和光霧山-諾水河地質公園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至此,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的公園總數上升至140個,其中,中國擁有37個,是全世界數量最多的國家。此外,根據中國國家地質公園網站,目前已被承認的國家地質公園共有209處。

黃岡大別山地質 公園

記錄地球演化的歷史

“與一般風景名勝有所不同的是,遊客來到地質公園遊玩,除了欣賞美麗的風景,還能知道風景之所以美麗的原因,知道在地質歷史上,這些景色是如何形成的。”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執行局成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建平對筆者表示。

的確,小到一顆石子的前世今生,大到滄海桑田的海陸變遷,地質遺跡就像一本地球地質歷史教科書。我國地質遺跡豐富多樣,目前已建成的地質公園涵蓋了包括地層、古生物、構造、地貌、冰川、火山、水文地質在內的多種地質遺跡,種類比較齊全。地質公園的建設就是為了保護地質遺跡及其環境、促進科普教育和科學研究的開展以及合理開發地質遺跡資源,促進所在地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在大地構造上處於華北古陸南緣的嵩山世界地質公園範圍內,35億年以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地質歷史時期的地層連續完整地露出,地層層序清楚,構造形跡典型,被地質界稱為“五代同堂”。地質運動形成的隆、陷、褶、斷等地殼表面構造類型與環、線、塊相間排列的構造格局,使嵩山地質公園成為地殼構造演化的一個縮影。

張建平認為,地質公園要重視地學科普,將科學研究的內容轉化為人們聽得懂、看得明白的東西。只有搞清楚地學現象的科學成因,才能對公眾介紹地質公園的特色與意義。如今,除了有國家項目支持地質公園去做研究,還有公園會根據自身需要,邀請專家進行科學研究。

地質遺跡保護在行動

地質公園的重要職能之一是研究和保護地質遺跡。張建平認為,除了給公眾普及重要地質遺跡的科學成因,地質公園還採用可持續的利用方式開發地質遺跡,嚴格保護重要的地質資源。

中國延慶世界地質公園內地質遺跡豐富多彩,在其千家店園區內,擁有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原地矽化木群和北京地區首次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等特色地質遺跡。

矽化木化石看似堅固,實際上非常脆弱,容易受到空氣濕度、溫度變化、可溶性鹽等多種環境因子的影響,導致化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機械或化學的損壞,露天保存的木化石還面臨植物因素的威脅,因此對於矽化木化石的保育工作不僅需要專業的知識,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充足的耐心。對於存在剝落風險的恐龍足跡化石,中國延慶世界地質公園也做出許多保護措施,如修建1200米長的恐龍足跡化石保護區圍欄、建立全方位及全天候的電子監控系統、采集恐龍足跡的三維數據、完成數據精細化的三維建模等,滿足地質遺跡保護、科研和遊客參觀等多重需求。

生態保護當先行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要確保生態環境品質總體改善,改革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加強自然生態太空用途管制,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複,全面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國家地質公園和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各類保護地一起成為生態紅線內的項目之一。

生態保護與開發利用是否有衝突呢?張建平解釋道,我國地質公園有兩大體系,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二是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中國國家地質公園設立的目的主要是保護珍貴的地質遺跡,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嚴格管理。但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理念,世界地質公園整體上仍是一個發展的區域,只有其中屬於國家地質公園範圍、自然保護區和世界遺產地等在內的部分區域需嚴格保護,其他區域仍可以在可持續發展原則指導下,開展符合法律規定的經濟活動,為當地發展謀福利。

事實上,在中國,不管是世界地質公園還是國家地質公園,都十分注意環境的保護與生態的建設。

安徽的黃山世界地質公園以花崗岩峰林地貌為主要特徵,包含穹狀峰、塔狀峰、箱狀峰、柱狀峰、錐狀峰、嶺脊、峽谷、石牆等幾乎所有的花崗岩地貌景觀形態,完整地記錄了花崗岩地貌的不同特徵。

為了保護地質公園內的生態環境,黃山世界地質公園從1987年開始實施重要景點“輪休”制度,每個輪休期為3至5年。天都峰、蓮花峰相互“輪休”,輪休周期為5年,獅子峰、西海大峽谷等有計劃“輪休”。在“輪休”期滿時,還要邀請專家依據《黃山風景名勝區景點封閉輪休規範》評估,待植物恢復健康,水土流失得到綜合治理,野生動物恢復到一定水準,旅遊設施沒有安全隱患等幾項標準齊備後才能重新開放。目前,黃山天都峰開放,蓮花峰處於輪休狀態;從2019年開始,天都峰將開始輪休,蓮花峰將對廣大遊客開放。

重要景點實行“輪休”制度非但不會虧本,反而能得到長期的生態效益,更加有利於可持續地保護地質公園內的地質遺跡。張建平表示,“即便是講究發展性的世界地質公園,採用的也是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不會人為地對自然和環境造成破壞。地質公園的建設與國家生態建設的目標完全一致,與國家整體發展趨勢相吻合,是非常好的發展思路。”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