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孩子不聽我的?也許是你的角色定位錯了

在孩子人生的不同階段,父母的角色定位應該不同。

但是極少有父母注意這一點,導致很多親子問題。

01

回老家,一位表姐特意來找我聊孩子的事情。

表姐家做生意,自從生孩子以後,表姐就一門心思帶孩子。

孩子讀五年級,表姐說小的時候還很聽話,和自己關係不錯,越大越和自己對著乾。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他要去和同學玩球,她不讓,孩子非要去。因為幾個同學已經在家門口等著,於是孩子趁媽媽不注意還是出去了。表姐特別生氣,不顧孩子正在和同學玩籃球,找到籃球場衝進去,強行把兒子拉著回家。

從這一次開始,孩子越來越叛逆,越來越不聽自己的話,現在倆人在一起很少溝通,表姐非常著急、苦惱。

我單獨和孩子聊了聊。孩子說,媽媽特別強勢,什麽事情都要聽她的。小事不聽就不停嘮叨,大事不聽就暴跳如雷。自己覺得媽媽不能理解自己,和媽媽也沒什麽好說的。

通過和雙方溝通,我發現症結在於:表姐對媽媽這個角色的定位太固化了,一直停留在把孩子當成一個“不懂事的小人”,父母需要“管、教”,孩子才能成長好。

02

表姐的角色一直沒有變,而孩子的發展卻是動態變化的。

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個比喻:5歲孩子當街撒尿,別人只會一笑,12歲還當街撒尿就會被視為品行不端。這時候,人們心裡就會認為這個孩子沒長大,沒有學會相應年齡應該掌握的社會規則。

家長也一樣,角色定位也要隨著孩子的狀態變化。你的角色在某個階段可以以權威為主,但是不能一直當一個"專製者",當孩子需要獨立自主的時候,你應該是一個傾聽的引導者。

當你總是以專製的角色對待孩子時,一定是不能適應孩子發展,導致的結果只能是孩子離你越來越遠。

03

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告訴我們,人生在不同階段,需要解決不同的重點問題,發展不同的能力。他將人生分為八個發展階段:

嬰兒期(0~1.5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

兒童期(1.5~3歲):自主與害羞(或懷疑)的衝突

學齡初期(3~6歲):主動對內疚的衝突

學齡期(6~12歲): 勤奮對自卑的衝突

青春期(12~18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

成年早期(18~40歲):親密對孤獨的衝突

成年期(40~65歲):生育對自我專注突

成熟期(65歲以上):自我調整與絕望期的衝突

作為父母,我們對孩子產生直接影響的是前五個階段。前五個階段奠定好基礎,後面三個階段也會發展比較好。

雖然後來心理學研究發現,這個發展理論的年齡界限並不是那麽嚴格,但是它給我們的很好的啟示: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應該以不同的角色,幫助孩子完成每個階段的主要任務。

嬰兒期,孩子完全依賴父母,父母尤其是媽媽,不僅要對孩子的吃喝拉撒等任何需求要即時滿足,更要對孩子的呼叫、哭鬧有敏感的反饋,讓孩子感知到這個世界是安全、值得信任的。

隨著孩子兩歲左右開始能走會說,家長就應該慢慢放手,給孩子一定自由讓孩子去探索世界,發展他們的自主性。

學齡初期的孩子,在生理、語言、智力等方面有了新的發展,一般也參與到幼稚園的集體生活中。家長要提供給孩子主動展示的機會,逐漸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把孩子自己能處理的事情控制權交給孩子,如清理自己的床、洗漱、收拾書包、穿衣搭配等。

學齡期的孩子大多處於小學,能獨立參與和完成一些有意義的工作,並且與同伴團體、社會文化聯繫更緊密。這時候的孩子以"成功了就有成就感,失敗就有自卑感"為標準衡量自己的行為。父母需要知道孩子期望成功,用恰當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

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心理上會發生巨大變化,這時候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同一感,也就是知道自己在人群或集體中的身份和社會位置,搞清楚自己是誰。家長應該傾聽、鼓勵加上引導,讓孩子有太空探索自身意義,又不受外界傷害。

04

了解孩子不同階段不同的心理特點很有用處,可以幫助父母理解孩子的"問題",並有針對性適當的解決。

前段時間有一位家長問我,家有兩歲男孩兒,總是弄壞東西,認為弄壞東西是很好玩的事情,該怎麽糾正?

我想,如果這位家長了解了孩子的發展心理,大概就不會問這個問題,因為這樣的行為是2歲孩子正常身心發展需要的。

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孩子在大約12個月至15個月,開始學習或學會走路。從爬到站起來獨立行走,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質”的飛躍。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到他們想去的地方,拿他們喜歡的東西。

到了2歲左右,孩子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逐漸獨立,他們意識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想法,並希望按照自己的喜歡方式對待周圍的事物和環境。

有一個說法是“糟糕的2歲”,就是說2歲的孩子總想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想法,這個階段的孩子,“動各種東西”只是好奇和展示自己的能力。

所以,家長應該理解孩子不是"故意",而是自身發展需要,所以家長應該創造環境發展孩子的獨立性。

如果孩子造成了"破壞",那把一些貴重的東西收拾起來。

同時,家長從小可以告訴他,什麽可以要,什麽不可以。當外部規範形成可預見的規律,並促進兒童形成自己的內部規範,慢慢長大,孩子就會知道怎樣處理。

05

我們常常看到一些現象:

比如上小學了還替孩子背書本,把孩子該有的自主權攬在自己身上;

小學初中逼著孩子悶頭學習,遏製興趣,到青春期卻換來孩子暴風驟雨般的逆反或者"嗯""啊""無所謂""不知道"的無效溝通;

有的孩子因為獨立性太弱,大學父母一起去陪讀;

甚至還有因為從小到大和媽媽睡,結婚後媽媽不讓兒子關門睡覺的奇葩案例……

我們的養育目的,是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格,最終和我們成功的分離,進入自己獨立的人生。而不是一直捆在我們身邊。

父母的角色,應該是圍繞這個目的去變化的。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多一些了解,盡早調整自己的角色定位,對孩子一生都是有益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