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將來“啃老”的孩子,大多出自這3種家庭,父母可別忽視

雖說現在“養兒為防老”的觀念已經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很多父母也已經不指望自己退休後靠兒女養老了,但是,再有錢的父母,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啃老族”。

無論哪個時代,似乎都有“啃老族”的存在,那麽,是什麽導致了年輕人不自力更生,卻要依附於年邁的父母生活呢?其實,答案就在父母身上!下面這3種父母,很可能就會教出“啃老”的孩子:

1、凡事包辦

今年24歲的小衛,剛從上一家公司離職,這已經是他畢業一年後換的第三份工作了,小衛接連換工作,主要是因為他自己總是覺得工作太累,但其實,這幾家公司都是正常八小時工作製,加班也只是偶爾的事。其他幾個和小衛一起入職的員工都覺得工作量正常,只有小衛受不了這點辛苦。

換了幾次工作後,小衛對上班失去了興趣,乾脆在家歇著了,每天上上網,打打遊戲,缺錢花了找父母要,成為了一名標準的“啃老族”。

小衛之所以一點苦都不能吃,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他從小到大幾乎沒有動手做過家務,從整理房間到洗衣服,從打掃衛生到做飯,這些事都是父母替他做,他隻管學習就可以了,以至於上大學時,髒衣服都是母親一周過來給他洗一次。

小衛父母的事事包辦,造成了小衛從小就“四體不勤”,做一點點事就喊累,終於他們也自食其果,收獲了“啃老”兒子一枚。

父母凡事包辦,事事都替孩子提前想好,不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會造成孩子思想上和身體上的“雙重懶惰”,削弱孩子的能力,等到孩子成人後需要自己獨當一面時,才發現這個也乾不了,那個也不想乾,最終不得不靠“啃老”來維持生活。

2、無條件滿足孩子的要求

在電視劇《都挺好》中,儘管蘇家家境並不算好,但老二蘇明成從小到大,不管是買衣服還是旅遊,蘇母都答應他的要求,這種“有求必應”使得蘇明成工作之後,仍然經常朝蘇母要錢花,成為一名“啃老”青年。

如今,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或者兩個孩子,“物以稀為貴”,孩子少了,自然也就更加“金貴”了。於是,有些家庭雖然不那麽富裕,但仍然會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

如果孩子從小想要什麽都能毫不費力地得到,那麽他們將根本不能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同時也會覺得父母所有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所以當他們缺少某件東西或者缺錢花時,首先想到的就會是朝父母要,而不是靠自己的雙手和努力去爭取。

3、沒有底線

其實,很多無條件滿足孩子要求的父母也並不是一開始就這樣,而是因為沒有堅持底線,當孩子一哭,他們就心軟了,妥協了,滿足了孩子的要求。

而孩子一旦靠哭鬧獲得“成功”之後,就會故技重施,一次次用這種方法要挾父母,而那些沒有底線的父母,就這樣一次次地妥協,然後孩子下一次就更加得寸進尺。

這樣的孩子走入社會後,才會發現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再沒有其他人會為他們的“哭”來埋單,所以,早已習慣與此的他們,只能回到父母身邊,靠“啃父母”度日。

紀伯倫有一首寫給父母的詩《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其中寫道:“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而不是你的想法”,“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說的都是父母應該做兒女成長路上的助推器,培養孩子具備遠走高飛的能力,而不是過度為孩子付出和包攬,以至於孩子飛翔的翅膀慢慢退化。

如果你也不想孩子變成“啃老”一族,那麽就請自查是否是文章所說的這3種父母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