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債券通”兩周年成績斐然,未來或將籌備“南向通”

近日,中國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機制——“債券通”迎來開閘運行兩周年。兩年時間,累計成交近2兆元。

據債券通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末,“債券通”投資者快速增長,進入機構已達1038家,較去年翻了一番;市場交投日趨活躍,上月,“債券通”共計成交1722億元人民幣,日均90.6億元人民幣,6月12日單日成交162億元人民幣,分別創造了上線以來的月度、日均和單日成交量紀錄。

債券通有限公司系香港交易所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2017年的6月8日在香港成立的合資公司。2017年7月3日,“債券通”正式開閘運行,於中國金融市場而言意義非凡,因為它開啟了世界第三大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新時代。

未來規模或在千億以上

“互聯互通”機制的建立,是港交所改革進程中的主要亮點之一。在此機制之下有3個重要的產品,即“深港通”、“滬港通”以及“債券通”。其中,“深港通”、“滬港通”專注於證券市場,“債券通”則主攻債券市場。

對於“債券通”,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李小加曾在其網志中這樣解釋:“與滬、深港通類似,‘債券通’以本地原則為本,主場規則優先,盡量讓投資者在不改變交易習慣的前提下便捷參與兩地債券市場,兩地實行監管合作。”

不過,滬、深港通的南北向交易是同時開通的,而“債券通”在初期隻開通了“北向通”(境外投資者經由香港投資於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南向通”還需要過些時日。同時,在投資的額度上限上,滬、深港通設有每日額度,“債券通”無額度限制

港交所主席史美倫指出,“債券通”是中國債券市場開放的重大舉措,境外投資者在不改變現有的交易方式、結算模式和账戶結構的情況下,“一站式”地進入了中國債券市場

李小加在其網志裡這樣寫到:“債券通”是中國金融市場的一件大事,因為“債券通”必將為香港債券市場的發展帶來難得的新機遇,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與此同時,債券市場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債券市場能夠為利率定價,央行制定的政策利率通過債券市場傳導下來,產生不同期限和風險等級的利率價格。與此同時,這些利率價格也成為了股票、房產等其他資產類別的定價基準。

李小加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稱,“債券市場是讓中國產品長期結構性地移植到國際金融體系的重要渠道之一。”

“從美國等債券市場的發展來看,債券是本幣國際化,創造良性資本回流,形成有效市場匯率,是進一步影響國際資本市場的重要工具。”金融分析師肖磊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債券通’實際上是借助香港廣闊的國際市場,進行的一種債券市場國際化操作,未來規模應該在千億以上。”

那麽,中國的債券市場發展狀況如何?據新華社報導,截至2018年末,中國債券市場存量規模達86兆元,其中,國際投資者持債規模近1.8兆元。這一體量使得中國穩居世界第三大、亞洲第二大債券市場。

“南向通”可期

“債券通”已經發展了兩年,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的關注點將在何處?

肖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債券通的交易量增速明顯,說明市場需求旺盛,但規模依然比較小,還處在各類配套設施以及經驗的積累階段,未來潛力很大。”

而達沃斯期間,記者在對李小加進行專訪時,他曾對“債券通”提出了自己的期許:“現在‘債券通’現在隻開通了‘北向通’,將來可能還會開通‘南向通’。在交易措施上,也會變得更加靈活。”

李小加進一步表示,未來如果想要“債券通”有更好的發展,還需要推出更多的債券市場的衍生品以對衝風險,開通更多的債券類型,如公司債。

香港證券交易所發言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跟我們的股票市場相比,我們的債券市場才剛剛起步,將來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如豐富產品、便利投資者參與、提升流動性等。債券通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未來可以增加接入平台、籌備‘南向通’、進行結構性優化等。”

記者 張者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