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人為什麽要放風箏?它最早是軍事用具,韓信曾用它這麽做

春分時節,大地回暖,清氣上升,正是踏青放風箏的好時候。古人詩雲:“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放風箏是一項老少鹹宜的娛樂活動,而風箏製作技藝也是中國重要傳統工藝,位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沙燕”風箏更是老北京的一個代表性符號。實際上,古人一開始發明風箏,並非是為了休閑娛樂,而是有著重要的軍事目的。最早的“風箏”也不是如今我們熟悉的“紙鳶”,而是一種風鈴……

從“木鳶”到“紙鳶”

風箏最初是軍事用具

風箏是中國傳統工藝之一,在古代被稱為“紙鳶”、“紙鷂”、“鷂子”等。古人很早就幻想著製作出像小鳥一樣在天上飛的工具,據《韓非子·外儲說左》記載,墨子就曾發明出這樣一件飛行器“木鳶”:“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一日而敗。”意即墨子花了三年時間製作而成一只能在天上飛的木鷹,可惜一天就壞了。傳說公輸班(即魯班)也製造過類似的“飛行器”,《墨子·魯問》說:“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魯班做了一個木喜鵲,結果飛了三天。《渚宮舊事》也記載說魯班“嘗為木鳶,乘之以窺宋城”,說魯班發明了木鳶,可以載人,乘著它,可以窺探宋城的情況。《太平禦覽》說張衡做了一隻木鳥,並將這隻木鳥飾之以羽毛,腹中設置機關,能飛數裡。這些說法雖然不一定完全可信,但風箏的發明確實應該與人們早期利用風能的經驗以及對鷹等鳥類飛翔原理的探索有關。

東漢以後,隨著紙張的普及,文獻記載中,“木鳶”漸少,而“紙鳶”增多,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風箏。在唐代,出現了“風箏”這一詞語,不過那個時候的“風箏”用來指“風鐸”,是一種風鈴,風一吹,響聲如箏。李白《登瓦官閣》曰:“兩廊振法鼓,四角吟風箏”,其中說的“風箏”就是“風鐸”。那麽,什麽時候人們開始用“風箏”來稱呼“紙鳶”呢?大約是到了五代時期,明陳沂《詢芻錄·風箏》曰:“五代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如鳴箏,故名風箏。”有個叫李鄴的,因製作的風箏加入了絲絛、竹笛等物件,風吹聲響,如同“箏”音,故其製作的紙鳶被人們稱為“風箏”。但這之後,“紙鳶”或“風鳶”等稱呼也存留著,大概“風箏”與以前紙鳶的區別是能不能發出聲音,能發出聲音的被稱為“風箏”,不能發出聲音的則仍用舊名。而到了明代,“紙鷂”、“紙鳶”與“風箏”則混為一談了。後來,“風箏”便成為了統一的稱呼。

唐以前,風箏一般被看做是用於測量、通信等軍事功能的工具。宋高承《事物紀原·紙鳶》說漢代的韓信曾利用風箏測量未央宮,打算趁著劉邦不在家,挖地道進入宮內,“俗謂之風箏,古今相傳,雲是韓信所作,高祖之征陳豨也,信謀從中起,故作紙鳶放之,以量未央宮之遠近,欲以穿地隧入宮中也,蓋惜傳如此,理或然也。”《南史·侯景傳》記載說,南北朝時期,因侯景之亂,梁武帝被困宮中,他想利用風箏向外發送信號求救,可惜被敵人發現射了下來,“羊車兒獻策,作紙鴟系以長繩,寫敕於內,放以從風,冀達眾軍題雲:‘得鴟送援軍,賞銀百兩。’太子自出太極殿前,乘西北風縱之。賊怪之,以為厭勝,射而下之。”《新唐書·田悅傳》記載,唐代的張丕被困,他也利用風箏求救兵,“急以紙為風鳶”,最終取得了勝利。這些例證都說明,風箏確實有著其軍事用途的一面,而且應該是其最初的功能。

娛樂健體 清目敗火

放風箏有什麽好處

唐以後,風箏的軍事功能逐漸消失了,而變成了一項娛樂活動,放風箏可以為人們帶來樂趣。唐代趙昕《息燈鶴文》記載說宮廷裡的太監們把燈籠掛在風箏上,夜晚放上天空以觀賞。《夷堅志》裡說宋人把臉譜做成風箏的裝飾放上天空,博人一笑。放風箏還可以強身健體,尤其是對小孩子的成長很有利,唐代詩人唐采《紙鳶賦》曰:“代有遊童,樂事末工。飾素紙以成鳥,像飛鳶之戾空。”宋代蘇漢臣的《百子圖》也描繪了小孩子們放風箏的情景。

放風箏成為了娛樂項目,也是鍛煉身體的一種方式,清高鼎《村居》詩曰:“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此外,一些人還指明了放風箏對小孩子具體有哪些好處,如宋《續博物志》記載說:“今之紙鸞,引線而上,令小兒張望視,以泄內熱。”這是說,原來小孩子放風箏有助於敗火;清富察敦崇《燕京發明記》曰:“兒童放之空中,最能清目。”這是說,放風箏對兒童眼睛視力的發展也有好處,可以明目等。

隨著宋代以後放風箏活動的普及,風箏也成為了一種題材和意象,在文人士大夫階層就出現了大量借寫風箏表達志趣的詩篇。如寇準《紙鳶》詩曰:“碧落秋方靜,騰空力尚微。清風如可托,終共白雲飛。”陸遊《村居書事》曰:“文辭苦思徒妨睡,官職虛名不療饑。垂老始知安樂法,紙鳶竹馬伴兒嬉”等。在詩詞中,放風箏的“好處”往往被符號化,它可以如鳶飛戾天,中共白雲,居廟堂之高而兼濟天下;也可以處江湖之遠,不經綸世務,隻放風箏,和諧安樂伴兒嬉,頤享天年。

祈福驅邪 造型多變

風箏的民俗寓意

在民間,人們認為放風箏可以祈福、驅邪。宋代以後,放風箏逐漸變成了春分時節、尤其是清明節的習俗。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就有放風箏的畫面,周密《武林舊事》也有相關記載。明清時期,關於人們清明放風箏的記載就更多了,如明代《永平府志》載:“清明時節家家樹秋千為戲,閨人樹子兒賭勝負,童子用紙為風鳶引繩而放之。”放風箏之所以成為清明節的活動,一方面是人們認為這一天放風箏可以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另一方面則是古人認為春分時節的風最適合放風箏,《清嘉錄》記載:“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

春分時節,氣象回暖,正是人們感受大自然的好時候,而風箏的造型,又是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除了以像鷹的鳶或鷂為模型的風箏,常見的風箏還有燕子形狀的。北京城裡燕子多,燕子便成為了北京地區風箏的一個雛形,即傳統北京沙燕風箏,其翅膀上也往往畫滿蝙蝠,表示求“福”等寓意。龍頭蜈蚣長串風箏則是受到了傳統祥禽瑞獸的影響。在民間,風箏被賦予了諸多的文化意義,如傳說放風箏可以放掉晦氣,人們在風箏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將風箏放到高處,然後剪斷繩索,所謂的“晦氣”就被帶走了。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曰:“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

《紅樓夢》裡也曾多次提到風箏的特殊寓意。林黛玉放風箏,李紈就說:“放風箏圖的是這一樂,所以又說放晦氣,你更該多放些,把你這病根都帶了去就好了。”探春的判詞也和風箏有關:“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判詞前“畫著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狀”,象徵探春遠嫁,如同斷了線的風箏。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雲偶填柳絮詞”中,暮春之際,詩社眾人正填詞,忽而有一斷線風箏掛到了竹梢上,大家便有了放風箏的興致。薛寶琴取了一個蝙蝠風箏,而寶釵則是大雁風箏,這兩種風箏有什麽特殊寓意呢?大雁往往一輩子隻選擇一個伴侶,如果一隻去世了,另一隻就會孤獨終老,這大概也預示了寶釵最後的選擇。至於寶琴的蝙蝠風箏,薛姨媽曾對賈母說寶琴“可惜這孩子沒福,前年他父親就沒了……他母親又是痰症。”所以,沒有“福”的寶琴就放了一個求福的風箏。可見,風箏在造型與紋飾上又與吉祥文化融合。除了蝙蝠,常見的風箏紋飾還有龍鳳、鯉魚、仙鶴、烏龜等。

先秦時期,人們就已經在不斷探索風箏的原理,至兩漢南北朝,風箏常常被用於軍事。唐代以後,風箏從實用工具很快變為了一種娛樂、健身項目,並逐漸被人們賦予了祈福驅災的新功能。於是,風箏成為了民俗符號,而風箏本身的結構、造型與紋飾又與民間年畫、刺繡、雕刻等藝術相融合,使得其不僅是娛樂休閑的玩具、祈福驅災的“吉祥物”,也是一種可以用於裝飾的精美藝術品。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趙運濤(作者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文學院講師)

流程編輯:王宏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