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文明遺跡之西出長安篇: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時期,位於河西走廊西段的甘肅省的敦煌。

莫高窟的來源有三種說法。據唐代《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僧人樂尊在求佛途中路經此地,眼前忽見萬丈金光,猶如萬佛現世,於是,便在敦煌山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在隨後的一段時間裡,又有其他僧人相繼在此地鑿窟修禪,故稱處“漠高窟”,取意“沙漠的高處“。後世因“漠”與“莫“通用,就易名“莫高窟”。第二種說法,來源在佛意:佛家有言,莫者,不可能、沒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說沒有比修建佛窟佛洞更高的修為了。第三說法是有一座山叫莫高山,莫高窟由此得來。

在北魏、西魏和北周時期,佛教盛行,統治者大興修建石窟。到了隋唐時期,莫高窟更是憑借絲綢之路地理位置的優勢得以空前地發展。在武則天當政時期,莫高窟的洞窟數以千計。即使唐代後來發生了安史之亂,此處的鑿窟建像活動也影響頗淺。至後來的北宋、西夏和元代,隨佛教的漸衰,莫高窟在建石窟數目變得極少,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元代以後的敦煌被禁止開窟,後幾乎被荒廢。

莫高窟位於敦煌東南方鳴沙山上,前接宕泉,東臨祁連山。莫高窟南北通長1680米,分為南區和北區,南區禮佛場所、北區修禪圓寂場所。現存洞窟735個,分布在高15-30米的斷崖上,1-4層不等。莫高窟保存了唐宋時代的五座木構窟簷;民國初重修的莫高窟標誌—九層樓。

敦煌石窟按石窟建築和功用劃分,分為大像窟、殿堂窟、覆鬥頂型窟、中心柱窟、涅槃窟、禪窟等形製。莫高窟包含各時期壁畫和彩塑的洞窟有492個,彩塑約2400身,壁畫覆蓋牆面積約4.5萬平方米。石窟壁畫富麗多彩,各種佛經故事、亭台樓閣、山川景物、花卉圖案、飛天佛像以及當時勞動人民進行生產的各種場面等,是十六國至清代巧1500多年間民俗和歷史變遷的藝術記述,雄偉瑰麗。

(來源:西安智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