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家衛監製的新作,帶我們做了一場詩意的夢

這一周,敢和《復仇者聯盟4》正面硬杠的,只有藏語電影《撞死了一隻羊》了。

當然,這部電影的來頭也不小。

作為藏族導演萬瑪才旦的第六部長片,《撞死了一隻羊》在2018年威尼斯電影節,獲得了地平線單元最佳劇本獎,後來更陸續入圍了第55屆金馬獎和第13屆亞洲電影大獎的多項提名。

影片幕後,也集結了監製王家衛、聲音指導杜篤之、原創配樂林強和剪輯指導張叔平等等神仙級別的人物。

這在華語電影領域,都是難得一見的超豪華班底。

電影上映之前,桃桃觀影團在南京、杭州和北京連續做了三場觀影團,導演萬瑪才旦也出席了三場放映,和大家一起交流了這部影片。

《撞死了一隻羊》的故事,融合了導演本人的同名短篇小說以及藏族作家次仁羅布的短篇小說《殺手》,講述了兩個叫做金巴的男人,在一次偶然相遇後命運產生了複雜神秘的聯繫。

電影中,司機金巴在荒涼孤獨的高原公路上獨自駕車行駛時,不小心撞死了一頭橫穿公路的羊。

而殺手金巴在尋找殺父仇人的路途中,搭上了司機金巴的車。

這樣一次短暫的相遇,讓殺手金巴成為了司機金巴的一個心結。

他將羊一路帶到了寺廟,為這個無辜的生靈完成了超度與天葬,洗淨了自己的殺戮之罪後,又回到了殺手金巴的仇人生活的小鎮。

在這個陌生小鎮的一間茶館裡,司機似乎實現了與殺手身份的對調。

也是從這裡,故事進入到半夢半真的狀態中,情節也變得含混模糊起來。

雖然影片中涉及到殺手和復仇等等類型元素,但很多人看過後,對其中語焉不詳的劇情,多少有些一知半解。

而在導演萬瑪才旦看來,這也是電影所擁有的豐富的解讀空間,每一位觀眾在看過之後都能得到屬於自己的理解。

影片結尾出現了一句西藏諺語:

“如果我告訴你我的夢,也許你會遺忘它。如果我讓你進入我的夢,那也將會成為你的夢。”

這句話,也成為這部影片最好的注解。

觀看《撞死了一隻羊》,就如同進入了一場夢境。

在這裡,邏輯讓位於情緒,現實與虛境相互重疊,和夢一般荒誕曖昧。

就像貫穿影片始終的,那首突兀醒耳的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陽》,總是會在最不合時宜的地點出現。

這種強烈對比的反差感,似乎在不斷提醒著觀眾,根植在影片故事中的超現實性。

從處女作《靜靜的嘛呢石》開始,萬瑪才旦就努力通過樸素寫實的電影語言和敘事風格,呈現藏區人民原汁原味的日常生活。

剔掉浮誇與獵奇的少數民族元素和地域性特徵,萬瑪才旦掀起了一股藏語新浪潮,後來他創作的電影長片《尋找智美更登》《老狗》和《塔洛》都延續了這一美學形式。

與此同時,這些作品也影響了其他更多藏族電影人,松太加導演的《太陽總在左邊》《河》《阿拉薑色》以及拉華加執導的《旺扎的雨靴》等電影,都成為藏語新浪潮下的代表力作。

萬瑪才旦曾說過,他從最初青海家鄉的小學老師,到放棄體制內的工作回爐高考成為了大學生,從小有名氣的藏語作家,到轉投影像成為當下藏族電影的領軍人物,這一路走來一直在逃離——

“逃離空間,逃離身份,甚至逃離‘萬瑪才旦’”。

在某種意義上,《撞死了一隻羊》也是萬瑪才旦對過往的一次出走。

他一改原有的現實主義風格,進行了更先鋒更前衛的藝術性嘗試。

這在藏語電影領域,幾乎是前所未有的,而他最終的成果也將少數民族電影拉入到了一個全新的創作領域中,並且為其注入了一種新的可能性。

與表現風格一同改變的,還有故事的主題。

這一次,萬瑪才旦從書寫藏族群體的命運,轉向了對個體救贖的探討。

影片中的兩個金巴,在某種程度上如同鏡像:

一個已經撞死了羊,一個即將去殺人——

他們共同面對殺戮的同時,都渴望獲得內心的安寧與解脫。

電影也用重複的方式,呈現出如同“輪回”的故事結構。

影片結尾,司機金巴和開篇一樣,獨自行駛在荒蕪的公路上,收音機裡仍然放著那首不合時宜的《我的太陽》。

熟悉的場景,熟悉的人物,熟悉的聲音,但這一切又與故事剛開始時不同了:

金巴摘掉了始終架在鼻子上的墨鏡,也放下了過往縈繞在心中的心結。

而殺戮終結,罪孽也被洗清,故事最終走向了希望與光明。

這就像導演在映後向大家解釋的:

“這部電影其實是關於個體的覺醒。只有個體覺醒,一個民族才有可能有希望,才有可能走入一個新的時代。”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桃桃觀影團第78期,杭州、南京、北京三城放映的活動現場吧~

工作人員也是很早的就準備好了場子等大家來。

各地的小夥伴依舊熱情,雖然都是在工作日的晚上,但依然早早來排隊。

我們給每位來參加活動的觀眾準備了定製票根和定製明信片,《撞死了一隻羊》很讚的攝影體現在紙質上也是很好看的。

映後,我們準備了導演同名小說《撞死了一隻羊》,在等待映後的間隙導演簽了名,映後送給互動的觀眾。

為什麽兩個主人公都叫金巴呢?

在杭州場映後,導演分享到,這是在影片文本時期就設置好的暗示。其實小說裡面兩個主人公名字不一樣,但是為了強化宿命感,讓兩個人冥冥之中牽扯住內在命運的相似性,所以在文本上就做了一個強化,用了金巴這樣一個同樣的名字。

“金巴”在藏語裡是“施捨”的意思,所以片子裡兩個人物的走向、行為邏輯都跟慈悲、施捨有關係。

為了強化或者暗示兩個人的互為關係,影像上也是當司機問殺手叫什麽名字時,畫面的構圖是兩個人各自半張臉。茶館也是兩人在同一個位置、看向窗外時看到聽到的是同樣的景物、司機金巴進入殺手金巴的夢,然後穿上了殺手金巴的衣服,替這個殺手金巴完成了復仇做了一個鋪墊,所以這也是一個輪回的故事。

那麽,為何電影的主題會是慈悲和救贖呢?

導演說,很早時候看到了一個小說叫《殺手》,被小說的敘述方式和復仇的處理方式、包括最終的夢境所吸引,然後就想到了自己的小說《撞死了一隻羊》,最後把這兩個小說揉在一起。

外在上,這是一個發生在公路上的故事,而內在的關聯,會涉及到跟佛教有關的東西,所以有這樣的基礎之後,就做了一個關於救贖、放下、解脫的部署。

下面的部分涉及劇透哦~

影片的落點,當殺手看到仇人已老、歲月為他復仇,也看到他的小孩正在成長時,他大哭一場後選擇離開了。

復仇,在康巴藏區是一個非常堅固的傳統,他雖然放下了,但又是周而複始,所以這個電影的結構也呈現出這樣一種周而複始的結構。

例如,一開始撞羊之處和最後車胎爆掉的其實是同一個地方,包括這種復仇其實也是模糊的,整體都是一個輪回的結構,就好像從一個起點走到了終點,又從那個終點又開始新的旅程一樣。

在南京場,導演分享到這個電影涉及到了三個時空,一個是現實的時空、一個是回憶的時空,還有就是夢境的時空。所以從劇本階段就用了三種色彩來呈現這三個時空的不同。不同的時空之中,也有不同的色彩運用。

像一開始卡車在可可西裡行走時,是很蔥鬱的色調;當卡車進入小鎮,司機金巴進入茶館,整個影像變得比較溫和。所以跟每一段的情緒是有關聯的,也是為了營造一種夢的感覺。

而在北京場,導演萬瑪才旦,主演金巴、更登彭措、索朗旺姆,錄音師德格才讓都出席了映後,真是超級豪華陣容啊~

兩位男主演不約而同地說道,電影剛開拍時,在街上碰到當地的村民,都對他們產生了誤解。他問主演:你賣牛奶嗎?你買牛嗎?還是很搞笑的。

三位演員在塑造人物的時候,都還是下了不少工夫,而且本身劇本也賦予了這個人物很多東西,所以呈現給大家的,影片中的人物都讓人印象很深刻。

另外影片的聲音方面也做的特別好,錄音師德格才讓說最難的是營造氛圍,像茶館裡面很多是群戲,主演和非專業的演員都要配合,又要控制,又要讓他們表演。另外,殺手金巴出現時是一個聲音,但司機金巴出現時也要是同樣的聲音,其實是有關聯和呼應的,這都需要聲音的設計。

最後看一下我們的3城大合影吧!

最後的最後,也看一下杭州、南京、北京3城的觀眾給這部《撞死了一隻羊》做出的問卷小調查。

本次參加《撞死了一隻羊》小問卷的男女比例如下,女性觀眾超過60%哦。

大家給這部影片打出的評分是7.6分。

影片由王家衛監製,在影像風格的處理上,也讓不少人聯想到王家衛的風格,那麽我們的觀眾是怎麽認為的呢?

大家兩邊的投票比例不相上下~49%的觀眾認為像,51% 的觀眾認為不像。

當然,除了影像風格之外,影片故事的內核也非常迷人,並且真的很萬瑪才旦,在黃金班底的加持下,將藏區的風光、互為夢境的鏡像表達的淋漓盡致。

大家對影片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基本也是圍繞著這兩個方面來展開的。

輪回,攝影,茶館,這是不是也是你對《撞死了一隻羊》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評論裡告訴我們你的答案吧~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下大家的一句話影評。

非常幸運,我們有機會和桃團的觀眾一起,度過了這樣一場詩意而朦朧的瑰麗夢境。

也期待影片在本周五的正式上映,相信這樣一部電影,肯定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