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70%倒閉率!餐飲業進入下半場,加速邁向精細化運營

文/周曉奇

編輯/葉麗麗

美團點評發布的《中國餐飲報告2019》顯示,2018年中國餐飲市場規模已達到4.2兆,但餐飲線上化水準只有10%左右,B端商家數字化能力差,效率得不到提升。

餐飲業進入下半場,以數字化能力為支撐的餐飲精細化運營,決定了餐飲品牌的存亡。

戰火一觸即發。2019年初,餓了麽CEO王磊宣布“三個百萬計劃”:未來一年將賦能100萬本地生活服務商家實現數字化升級,為100萬商家新上線連接互聯網,推動100萬新就業。美團緊隨其後,宣布2019年將投入110億助力商家升級。

餓了麽3個100萬計劃

圖片來源於餓了麽微信公眾號

巨頭紛紛加碼餐飲數字化升級,大數據已經成為餐飲門市智能化運營和數字化轉型的必備工具。但餐飲業態極為複雜,而外賣平台能夠給予的運營服務有限,為餐飲商家提供運營、數據、系統等服務的TO B公司應運而生。

去年,餐飲行業迎來了大爆發。自2018年開始,餐道、食亨、商有、掌單等企業均獲得新融資。

餐道標準協作體系

經歷了粗放化管理的餐飲業,逐漸走向精細化運營,數字化正成為餐飲人的共識。從採購到運輸,再到庫存管理、後廚設置、門市營運等,餐飲數字化不斷改變B端商家的同時,也提升了C端體驗。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何將精細化運營落實到位?同時在餐飲業高速發展的狀況下,餐飲系統服務商將如何迭代服務,跟進行業發展趨勢?

在本月鋅財經科技主題月第一場分享活動上,鋅財經創始人潘越飛邀請了餐道創始人李振宏對上述問題作出解答。

餐道成立於2014年,致力於以連接器思維更好的服務餐飲品牌。品牌服務涵蓋全渠道管理 SaaS平台 + 業務數據雙中台,主要為餐飲企業提供外賣管理系統,配送系統,業務數據雙中台,BI數據分析,外賣運營等一體化解決方案。目前,服務國內外連鎖品牌超過200個,包括為麥當勞、哈根達斯、漢堡王、棒約翰等餐飲集團,截止2019年3月,餐道單月管理的訂單已超過14億GMV,覆蓋了全國300多個城市的近3萬家門市,服務國內外連鎖品牌超過200個。

鋅財經

餐飲行業,尤其是外賣行業的To B趨勢是什麽時候興起的?這為餐飲業帶來了哪些變化?

李振宏

2014年外賣爆發的時候,To B趨勢就已經開始了,其中最明顯就是出現了許多獨立的配送公司,幫助餐飲企業送餐。到了2018年,又出現了一大批外賣代運營公司,幫助餐飲商家做精細化運營,告訴餐飲老闆怎麽獲得更多的利潤。而精細化運營的根基是數據運營,因此在外賣領域又出現了CRM、ERP、供應鏈管理等企業服務公司。

給餐飲企業帶來的變化,應該就是餐飲店以前全都靠人管理,很難形成規模化。當這些企業服務公司出現後,意識先進的餐飲企業或老闆,會抓住這波機會,利用技術將門市擴張,變成連鎖企業。這時候,餐飲企業開始將數據留存下來了,有了數據之後,可以為商家預測每日訂單量,進行反向生產,做到精細化生產,同時商家可以根據預測訂單量進行採購,在供應鏈上做到精細化管理。

鋅財經

在產業互聯網的背景下,精細化、數字化成為了餐飲業的共識,你認為形成這些共識的原因有哪些?到目前為止,To B趨勢在餐飲行業經歷過哪些階段?目前發展到哪一階段?

李振宏

本身中國的餐飲就和其他國家不一樣,品類特別多,有火鍋、快餐、小吃等等。這就導致整個餐飲業非常碎片化,當形成這種局面的時候,不同餐飲品類的解決方法也不一樣,所以現在各個餐飲品類中,自身會形成一套獨有的體系。

中國餐飲行業競爭很激烈,現在倒閉率已經達到了70%,餐飲行業特別需要精細化運營,來幫助提升坪效。而且餐飲不像零售,零售只需要製作好產品,放在倉柯瑞慢慢銷售就行了,餐飲商家每天都需要購買食材,製作菜品,有時候買多了食材變質了,就會產生損耗,增加成本。所以餐飲企業,不僅需要管理前端銷售,還需要管控後端成本。

我覺得,現在B端企業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線下支付階段,比如POS機將餐飲的營收金額進行數據化;

第二個階段是美團、餓了麽出來後,餐飲企業開始上線外賣業務,這時支付寶、微信等線上支付工具,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大的助推,之前顧客結完账後,餐廳根本沒有方法進行後續維護,現在顧客結完账,可以通過人物畫像,推送顧客喜愛的信息,吸引二次消費;

第三個階段就是現在渠道越來越多,出現了抖音、小紅書等流量聚集平台,餐飲企業開始在這些流量平台上曝光,同時也出現了多種管理工作來支持企業進行運營,這時候企業開始進行全渠道管理+多工具的中台管理,沉澱數據,精細化管理。

餐道數字化解決方案

鋅財經

2018年,外賣代運營企業湧現並受到熱捧,這是否說明餐飲行業全面從粗放化管理轉向了精細化運營?餐道提供全渠道代運營服務,這與近年來火熱的外賣代運營有什麽不同嗎?

李振宏

去年外賣代運營企業的出現,的確是餐飲企業精細化運營的一個標誌。以前餐飲企業根本不會想到利用數據,而且也看不到數據帶來了哪些好處。現在外賣代運營出現後,告訴餐飲商家怎麽使用數據,怎樣通過數據提升坪效,增加營收,實實在在地將結果擺在了餐飲企業的眼前,餐飲企業才能知道數據的重要性。

還有一點,未來餐飲不會只靠人的經驗,因為靠人永遠無法快速擴張,外賣代運營的好處就是可以把外賣流程進行標準版、系統化、數據化,賦能給商家,這樣教育商家進行管理後,可以幫助商家做好連鎖化。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標誌性事件,就是配送時間的變化。剛開始外賣都是平台配送,現在出現了眾包、分包等形式,基本上半個小時就能將外賣送到家,那以後生鮮、藥品、零售等,都可以通過外賣半小時送上門。還有就是餐飲行業內的工具越來越多樣化,比如配送、CRM、ERP、供應鏈等,這都是精細化的標誌。

餐道提供的全渠道運營,可以幫助餐飲企業選擇最優的方案。隨著C端的發展,餐飲企業的增量渠道已經不只是外賣平台,持續探索新渠道是很多品牌需要做的事情。

餐道做的全渠道運營,在門市場景中,為餐飲企業連接各項服務,比如手機掃碼點餐,小程序點餐,各類支付渠道等。在線上場景中,我們幫助餐飲企業上線各大平台,塑造品牌形象,在不同渠道賣相應的產品。通過全渠道運營,也能夠告訴餐飲老闆,哪個類別的餐飲,在哪個渠道的銷售會更好。

之前我們幫助某個全球甜品品牌進行全渠道運營,2018年GMV提升了200%。例如,去年天貓推出了即時配送服務“定時達”,表示當天下單,兩個小時內可以送到。我們當時就幫助這家甜品品牌對接了天貓渠道,幫助品牌調整配送範圍,提供融合配送系統,形成該品牌在天貓上的整個閉環。除此之外,我們還會幫助其開拓京東、盒馬等渠道,接下來還會有社區團購平台等。

鋅財經

餐飲業具有分散且競爭激烈的特性,特別在外賣行業尤為明顯,這給餐飲系統服務商帶來哪些機遇與挑戰?

李振宏

其實餐飲和外賣差不多,講到底還是流量管理。但是整個餐飲系統很複雜,有前驅、後驅系統,有些人擅長做收銀系統,有些人擅長做供應鏈,很多餐飲系統組合在一起才能建立一個完整的系統,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即使公司做大了,也需要和很多細分市場進行合作。所以我們一開始就選擇了與各家To B公司合作,這才延伸出餐道中台概念,只有和不同的餐飲系統去對接,才能真正給餐飲商家帶去便利,公司才能做得更大。

餐道訂單聚合管理

鋅財經

當前美團、餓了麽都在大力推進B端市場,這是否會給餐飲系統服務商帶來影響?針對外賣平台從C端轉向B端的舉措,餐道將如何應對?

李振宏

我們一直與美團、餓了麽等外賣平台合作,關係更像合作夥伴而不是競爭關係。外賣平台從C端轉向B端的時候,我們反而多了更多合作的機會,因為做To B的企業不可能出現一家企業能夠滿足所有商家需求,所以平台會持開放的態度與更多優質的供應商合作,共同服務好整個餐飲行業。

鋅財經

你認為,目前餐飲系統服務行業的競爭態勢是怎樣的?是否已經形成巨頭效應?如果巨頭採用低價或免費策略吸引B端商戶,會具備多大的優勢?

李振宏

現在餐飲系統服務行業中,已經有部分企業,針對某一餐飲品類,進行深入研究後,提供更精細化的運營服務。但是我認為暫時不可能出現一家能夠承接所有餐飲品類的企業,倒是為每個餐飲品類提供精細化運營服務,這是有可能的。

在上面我也提到了,餐飲業非常碎片化,To C端都很難有機會出現一家巨頭,To B端就更難出現一家餐飲全流程服務的企業。我們認為To B端需要合作,每家B端公司專注在自己的領域,為餐飲企業提供最好的服務。餐道作為連接器,會連接各家B端企業,共同提供最佳方案給餐飲企業。

如果巨頭打價格戰,我認為是沒有用的,有價值的系統永遠是付費的,B端企業講的是產品價值,如果某一個功能不能解決問題,那麽不可能擁有長久的夥伴。靠價格策略,在前期的確可以吸引大批客戶,但是不能提供長久穩定的服務,仍然會失去客戶。

圖片來源於網絡

鋅財經

如今中國餐飲市場總體規模超4兆,門市數量超800萬,面對這一龐大市場,無數企業想來分一杯羹,你認為處於這一行業的玩家,應該如何建立並保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李振宏

To B肯定不會像做To C那樣有很多打法,To B企業最重要是解決客戶的痛點。所以我覺得如果要保持競爭力,主要有兩點:一是不斷根據市場發展、客戶需求,更新迭代自身產品,不斷升級功能,保持系統穩定性;二是開放性,一家供應商不可能滿足餐飲市場所有的客戶需求,這就需要對接更多優質服務商來共同建立起來To B的一個服務閉環。

鋅財經

近年來,面向企業級服務的公司備受青睞,今年4月餐道也獲得了億元級A輪融資,你認為在餐飲行業,To B企業的發展趨勢會呈現怎樣的狀態?餐飲系統服務行業的終局是怎樣的?

李振宏

To B不同於To C,在剛開始的3-5年To B企業很難做大,不容易佔領市場大份額,但只要堅持度過5年,沉下心打磨自身的產品和商業模式,在下一個5年很可能就會呈現裂變式的發展,所以做To B更考驗一家企業的耐心,究竟能不能做到厚積薄發。未來To B企業的發展很可能是一個去蕪存菁的過程,會催生出新一批的“BAT”。

餐飲行業的發展沒有終局,這好比科技企業的發展,在發展過程中會應用到更多新的工具,而工具會不斷地往前去迭代。如果餐飲行業出現終局,那就代表行業失去了創新,發展停滯不前了。

本文版權歸“鋅財經”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