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哈利波特重映,我想起了中國的霍格沃茲

上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重映,再度燃起了哈迷們的熱情,紛紛表示:趕緊把剩下的七部曲安排上!

19年前,這部魔法電影讓全球的少年為之瘋狂。

它是為孩子造夢的魔法世界,也是為大人守夢的烏托邦。

他們說:「寧願相信自己是麻瓜,也不相信這世界上沒魔法。」

以至於每年9月,總有無數人翹首以盼霍格沃茲的通知書。

不管他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在沒有被霍格沃茲“錄取”的這些年裡,魔法神秘的魅力總是撩得我們內心癢癢的。

我們開始轉向一項同樣神秘卻異常接地氣的民間藝術,魔術。

才驚覺,在中國其實也有著一個可以媲美霍格沃茨的地方——被稱為“中國魔術之鄉”的河南寶豐。

01

中國10萬魔術演藝人員,一半以上在寶豐

寶豐縣,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北宋時期,因為當地礦產資源豐富,朝廷賜名為“寶豐”。

不過,它最負盛名的還是它的魔術文化,就連劉謙也曾慕名前來“取寶”。

其中尤以趙莊鎮為最,像大黃莊村、周營村等起步較早的魔術村,發展得很好。

早期的魔術表演很簡陋,也飽受非議。

“一捆圍布一根繩,三根竹竿來搭棚,真真假假變戲法,換得銀錢回老營”。

當時在很多人看來,變魔術是假東西,是騙人,沒人把它當藝術,魔術師們也只是把它當吃飯的工具。

改革開放後,家庭聯產承包制度讓農民得以從莊稼地裡走出來。寶豐的農民們紛紛放下鋤頭,外出變戲法。

巔峰時期的寶豐,民間演出團體高達1400多家,從業藝人有5.5萬之多,佔比超過全國總數的一半,全縣一年演出收入最高超過10億元。

對於當地的村民來說,魔術成為了一種新時尚。

上到80多歲的老先生,下到7、8歲的小孩子,人人都能來兩下子,讓你看得一唬一唬的。

他們拿起鋤頭是農民,放下鋤頭就是演員,農閑時還會到各地演出。

街頭巷尾,經常能看見村民聊天聊著聊著就玩起了魔術,還會隨身攜帶撲克、皮筋等道具。

02

魔術慘跌谷底,寶豐“魔術村”出奇招,一年賺35億元

這個世界有時候就是這麽殘酷。這一頭還正輝煌,另一頭如果不符合它的運轉規律,一下急轉直下,跌入谷底。

隨著電子媒介的發展,寶豐魔術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據不完全統計,到2012年底,寶豐縣民間演出團從1400多家一下子減少到不足300家,5.5萬的從業藝人只剩下5000多人。

魔術師不再是大家追捧的職業,村民們紛紛轉行,寧肯去搬磚糊牆,也不乾魔術。

但大黃莊村的魔術師馬豹子並不這麽想,魔術是把戲,需要人場,也就是現在我們常說的流量。如果把這些流量都利用起來會怎麽樣?

馬豹子的團東奔西跑,一開始是試著進貨拉著賣,免費演出,現場賣雜貨。

比起電商,現場表演、交流、看貨,這都是線上體驗不到的。靠著人場,一車貨物很快走完。

很快,馬豹子的這種模式成功了。一傳十,十傳百,寶豐的演藝團像瘋長的草一樣增加到了2000多個。

從蚊子藥到圖書,從鐵鍋到方便麵,乘著魔術的東風,寶豐再次回到了巔峰。

就以馬豹子所在的大黃莊村為例,這樣一個偏僻的平原小村,不過2100來人,不近縣城,不臨要道,卻整車整車的貨物發往全國,遠達邊境。

這裡是中國農村最大的圖書集散地之一,光是圖書一年就能賣掉30萬冊。

魔術師們也挺直腰杆,趁著商品批發,順勢做起了魔術用品的批發產業鏈。

靠著魔術的東風,現在的大黃莊村富了起來,2016年還創下了超過35億的銷售額。

而魔術,這種最接地氣的草根藝術也終於找到了最貼合時代的方式,真正地讓寶豐人演“活”了。

——

像魔術這樣的民間傳統藝術,還有很多很多。

那麽多道情、鼓書、梆調、剪紙、泥人,每一次製作、每一次吟唱,都是一代人生活的印記。但它們都面臨著像魔術一樣的傳承問題。

是傳統藝術不好看了嗎?不受喜歡了嗎?

其實也不是,技藝學習太苦、學了以後出門找不到市場……種種原因在左右著“後浪”們的想法。

但歸根結底,還是傳統藝術沒能找到與時代接軌的方式,沒能找到讓年輕人“毫無後顧之憂”地愛上它們的方式。

寶豐魔術恰恰在提醒世人:不是傳統文化不行了,只要換個玩法,依然玩得漂亮。

參考資料:河南寶豐農民靠玩魔術一年賺35億元,厲害了我的哥!公眾號“豫記”

版權聲明: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作者 / 城君

· END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