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茶道」一詞已用了1000多年,為什麼《新華字典》裡沒有?

今天要講的是茶道。

在講茶道之前,先回顧一個新聞,有的沒的。

前一陣子,《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稱:日本人發明了二維碼,因此日方擬重申二維碼專利收益權,欲向中國人每人收取一分錢。這就意味著,中國人每人每天刷幾十次二維碼,就要付費給日本人好幾毛多錢,一年下來就會達到上百元,如果按照8.29億網民人數來計算,計算結果堪稱天文數字。

面對紅了眼的日本網友,中國網友憤然表示:四大發明專利費勞駕結一下,漢字、武士刀、茶道……的專利費也請補交一下。

這別說是每人一次一分錢了,上千年的專利費到底是多少,累折褲衩兒帶兒也算不出來。

有點跑題,回到茶道主題。

茶道起源於中國的唐朝,茶文化可追溯到更久的漢代。

唐代出版的《封氏聞見記》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

這是關於「茶道」一詞最早的文字記錄。

唐代茶學家陸羽在《茶經》一書中,系統總結了茶源、使用器具、製茶方法、燒煮火候、燒煮用火用水材料等茶道的流程。

唐宋時期,人們飲茶選擇環境、注重禮節、講究儀程,有著很複雜的規矩和儀式。

而茶宴興起於南北朝南朝宋時期,流行於唐代,興盛於宋代。

茶宴按照身份區分,一般分為宮廷貴族、寺院僧眾、文人墨客等三類。

南北朝山謙之在《吳興記》一書中記載:「每歲吳興、毗陵二郡太守採茶宴會於此。」

唐代注重茶宴和修身養性相結合。

大曆年間才子錢起在《與趙莒茶宴》一詩中寫道:

「竹下忘言對紫茶,

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

一樹蟬聲片影斜。」

宋徽宗趙佶對品茶也有著獨到見解,他在專著《大觀茶論》中提到:

「至若茶之為物,

擅甌閩之秀氣,

鐘山川之靈稟,

祛襟滌滯,

致清導和,

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

中澹閑潔,

韻高致靜。」

宋徽宗認為飲茶能領略山水的靈秀,洗滌心靈的灰塵,達到清和靜雅的完美境界,樂趣無窮,是凡夫俗子所無法感悟的。

南宋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榮西禪師將茶種帶回日本,此後在島國廣泛種植。

宋理宗開慶元年(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漂洋過海,來到經山寺(今屬浙江餘杭)拜佛求經,學習了寺院的茶宴儀程,首次將茶道傳入日本。

關於南浦昭明禪師傳播茶道,日本出版的《類聚名物考》記載:「茶道之起,在正元中(日本正元元年即公元1259年)築前崇福寺開山南浦昭明由宋傳入。」

日本《本朝高僧傳》也有類似的記載:「南浦昭明由宋歸國,把茶檯子、茶道具一式帶到崇福寺。」

令人惋惜的是,經歷了百餘年的元朝後,茶道就徹徹底底的在中國大地上湮滅了。

反倒是泡茶(茶葉泡水),從元朝一直傳到了今天,卻已然沒有了「道」。

如今日本流行的茶道,也只是唐朝茶道的一小部分。

「茶道」一詞,從唐代開始使用了千餘年,但是至今在《新華詞典》、《辭海》、《詞源》等工具書中,均找不到詞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