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平度在明代之前叫做“膠水縣”,這倆名字哪個更好聽?

明初的洪武年間,膠東半島的區劃經歷了一番大的調整。

這番調整涉及很多方面:有的是級別調整,比如萊州和登州由州升級為府;有的是歸屬調正,比如招遠和萊陽,在元代屬萊州,到了明初,劃入了登州府;還有的是名稱調整,比如原來的膠水縣,升級更名為平度州。

(宋代的地圖上,平度的位置標注的是膠水縣)

在漢代,膠東半島雖然也有平度這個地名,但指代的區域跟現在的平度市差別較大,而明代的平度州,基本就是現在平度市的輪廓。從這個意義上說,明初這次更名,算是奠定了“平度”的基礎。

關於這次更名的經過,《明實錄》中有比較詳細的記載:“洪武二十二年正月,升山東萊州府膠水縣為平度州。”

原來叫做“膠水縣”,升級後是“平度州”,那麽,膠水和平度這兩個名字都分別是什麽含義,哪個更好聽呢?

膠水這個名字好理解,指的就是膠河(與後來人工開鑿過的膠萊河含義不同),屬於傳統的以地理命名的方式。

實際上,漢代在這片區域設立的膠東國,以及隋朝之前的膠東縣,也是以膠水之東的地理方位命名,後來才改名為長廣。《太平寰宇記》載:“(隋文帝)仁壽元年(長廣縣)改為膠水縣,取縣西膠水為名。”

膠水縣以地理位置命名,而平度是漢代的古稱,取的是美好寓意。清代修纂的《山東通志》記載道:“平度州,閭丘先生告齊宣王曰,選良吏,平法度,臣得壽矣。平度之名,義蓋取此。”雖然民間也有不同說法,但相對而言,“平法度”一說較為主流,換用現在的話來解釋就是“公平、法治”。

(平度的城隍廟)

也就是說,膠水和平度,是兩種不同的命名方式。前者的好處是: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大概位置;後者的優點是:有典故,更文雅。

正所謂:“蘿卜白菜,各有所愛。”這兩個名字非要比一比的話,相信大家的看法也不一。筆者的個人觀點是:“膠水”這個詞,在古代更合適一些,但在現代漢語中有歧義,還是“平度”更合適。

雖然最終更名為平度,但從隋朝仁壽到明朝洪武,膠水這個名字沿用了大概八百年的時間,在歷史上也留下了很深的印記。

(歷史上的平度州城東關示意圖)

在唐宋時期,不少人物都以“膠水縣”的籍貫而載於青史。最出名的,就是蔡齊,他也是膠東歷史上為數不多的狀元之一(宋真宗時期的狀元)。《宋史》載:“蔡齊,字子思,其先洛陽人也。曾祖綰,為萊州膠水令,因家焉。”這裡還回顧了蔡齊祖上定居膠水的歷史,而其他的史料大多直接說:“蔡齊,字子思,萊州膠水人。”

蔡齊之外,唐代的進士蔣欽緒和他的兒子蔣沇,以及宋代進士祁暐,在正史中寫的籍貫都是“膠水縣”。甚至《平度州志》中記載的當地明代第一位進士侯庸,金榜題名之時,身份還是膠水縣人,改為平度州是幾年之後的事情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