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醫藥板塊逐漸升溫 行業創新或將引領市場

  來源:證券時報

  步入三月以來,醫藥板塊持續走強。截至3月20日,滬深300醫藥指數、申萬醫藥生物指數中證醫藥衛生指數本月以來分別上漲12.8%、11.2%和11.0%。

  3月20日,醫藥板塊更是掀起一股小高潮,領漲各大板塊。其中,益佰製藥(600594)、新光藥業(300519)、貴州百靈(002424)、盤龍藥業(002864)、華森製藥(002907)、易明醫藥(002826)等十餘隻個股漲停,另有多隻股票盤中股價一度衝擊漲停;而包括片仔癀(600436)、通化東寶(600867)、恆瑞醫藥(600276)、樂普醫療(300003)、康泰生物(300601)等多隻個股股價盤中創出歷史新高。如行業龍頭恆瑞醫藥去年一年漲幅達82.5%,今年以來漲幅已經達26.6%,盤中一度創下歷史新高。

  3月21日,上證綜指回落收跌,在結束了昨日的大漲之後,醫藥板塊個股走勢出現分化。其中,第一醫藥(600833)、盤龍藥業、華森製藥(002907)、九典製藥(300705)、開開實業(600272)等五隻股票漲停,新光藥業、榮泰健康(603579)、安圖生物(603659)、美年健康(002044)等多隻股票漲幅在5%以上;而大多數股票價格結束昨日上漲態勢,呈現不同程度調整。

  市場升溫

  儘管股價走勢出現分化,市場對醫藥行業的看多情緒並未改變。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7年1-12月醫藥製造業累計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2.5%和17.8%,增速較2016年同期分別上升2.8個百分點和3.9個百分點。

  同時,就目前醫藥生物板塊上市公司公布的業績顯示,淨利潤同比增長的公司比例超過七成,一些細分子行業的龍頭公司更是保持較快的業績增速。

  消息面上,近期醫藥行業新聞不斷,首先不得不提及機構改革。

  3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其中包括:撤銷衛計委和醫改辦,組建衛健委;撤銷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等,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並下設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建國家醫保局等多項決定。醫療、藥品及醫保三大領域監管機構趨於獨立,監管效率有望提升,醫保作用增強。隨著機構改革的不斷推進,相關領域企業也必將面臨新的機遇。

  另外,醫保目錄的動態調整和醫保支付價的推出也值得期待。擁有新型治療性品種的企業將會持續受益,而定價過高用量較大,且臨床效果不明確的產品則可能在醫保支付方面面臨更大壓力。

  同時,近期醫藥行業性檔案頻出。

  例如,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發文征求《藥物注射劑研發技術指導意見》,要求嚴格注射劑研發監管,劑型研發優先級方面建議口服優於肌注優於靜注。本意見有望促進藥物注射劑研發和生產水準的提升,直接利好具有剛需的治療性注射劑產品和完善注射劑研發生產體系的公司。

  CDE還向社會公開征求《藥物研發與技術審評溝通交流管理辦法(修訂稿)》意見,這將直接惠及臨床需求大的創新藥以及通過一致性評價的高端仿製藥。

  此外,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創新藥(化學藥)Ⅲ期臨床試驗藥學研究資訊指南》。市場對醫藥企業中生物技術及創新藥類公司的關注度也頗高。分析人士表示,在深化藥品審評審批改革思路的指導下,2017年是國內創新藥審批和申報的井噴之年。隨著藥品審評審批加速,2018年將成為國產創新藥和首仿藥獲批的爆發之年。

  創新藥受捧

  產品與技術創新是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邁向成熟的第一步。創新藥的出現與受追捧也就不難理解。

  對於醫藥行業的行情,中泰證券認為,科技創新、創新研發是驅動醫藥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因此醫藥板塊的市場行情跟隨國家對於研發創新的鼓勵展開。長周期來看,預計創新藥2017年將展開一個新的十年大周期,2017年為覺醒年,2018年開始進入兌現年。目前國內的創新藥屬於泛創新藥概念,風險可控。未來當全新分子實體成為主流,風險將會增加。此外,醫藥行業結構性機會長期存在,對醫藥行業長期保持樂觀。

  浙商證券也認為,2018年將是創新藥大元年,而港交所上市新規有望助推創新藥企估值再創新高。2月23日,港交所發布谘詢檔案,新增三個《上市規則》章節,分別落實未盈利生物科技、不同投票權架構及兩地掛牌上市等三項建議。改革後,港交所將允許從事醫藥(小分子藥物)、生物製藥和醫療器械(包括診斷)生產和研發,但尚未盈利或未有收益的生物科技發行人上市,其他生物科技產品製造商則要按個別情況考慮。

  在此情況下,具有強大創新藥產品力和銷售能力的大型製藥企業,具有新藥研髮型子公司,具備境外上市可能性的企業或具有多個在研重磅品種的公司,不斷引進創新藥品種的醫藥企業,以及創新藥產業鏈上的相關公司必將值得關注。

  行業整合加速

  伴隨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國家社保體系的不斷完善,國民收入水準的不斷提升,以及消費更新的不斷擴展,長期看來,醫藥股不斷走強的大趨勢明顯。在醫保進入緊平衡的背景下,滿足臨床診療需求的、療效明確的治療性藥品必會受市場歡迎。

  而擁有強大品牌影響力、產品定價相對自由的中藥OTC,正在經歷消費者治療意識覺醒、用藥更新的處方藥,及以消費者自費為主的高端醫療服務和連鎖藥店,也將得益於消費更新。

  在未來,伴隨醫藥行業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行業整合不斷加速、集中度不斷提升,行業龍頭企業,業績高速增長,在產品技術及市場方面壁壘較高的企業,以及估值合理的細分行業領軍者競爭優勢將愈發明顯。

  近兩年來,醫藥板塊不少個股股價一直處於調整階段,估值普遍不高。而這些公司在各方面因素都成熟的當前,反而呈現了優秀的投資價值。尤其是,創新龍頭、優質仿製藥龍頭、消費更新龍頭,在政策和市場向好的情況下,非常有可能走出不錯的行情。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張海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