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華大基因獨家回應關聯交易引質疑,商業道路隱憂浮現?

(本文為《財經》與騰訊新聞獨家合作內容,謝絕轉載。)

《財經》記者 趙天宇 王穎/文 孫愛民/編輯

4月12日,華大基因(300676.SZ)再發公告,對其獨立研發能力、財務規範性做出解釋。這是回復監管機構發出的收入利潤跨期、科研成果歸屬情況等的問詢。

5天內,華大基因遭遇兩次監管關注。4月4日,披露被深圳證監局抽查並責令整改的消息,4月8日收到深交所問詢函。

關聯交易是涉及的問題之一,華大基因向關聯方採購產品,但預付款超出合約金額,運作不夠規範。華大基因4月12日披露,上述關聯交易符合審批流程;但由於存在同一供應商對應多個合約的情況,付款核銷沒有做到一一對應,導致出現偏差。

實際上,在華大基因2017年IPO時,證監會給出的反饋意見就已經屢次提及關聯交易,要求其說明向關聯方採購技術對公司研發獨立性的影響,以及關聯交易定價的公允性。

深交所4月8日的詢問中,有“公司研發體系是否對控股股東、實控人及關聯方存在依賴”,是舊事重提。華大基因在回函中對此否認。但這一問詢,意味著華大基因上市伊始就存在的隱憂,仍未從根源上理順。

從華大的整體業務布局看,華大基因承擔的任務偏重於商業化。目前支撐起華大基因業績核心的,仍是生育健康類為主,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這一產品尤為重要,但技術含量在基因檢測領域裡稱不上高深,門檻不高,比拚的還是銷售能力,就目前華大基因展現的產品和技術,還沒有看到下一個能增厚業績的“爆款”。

4月12日,華大基因獨家回復《財經》記者,認為腫瘤基因檢測是公司的未來,腫瘤的防控是未來業務的主要增長點之一。

“還在艱苦的摸索過程中吧”。一位投資人這樣評價。

兩遭質疑為哪般

這賞花的春日,在華大管理層是糟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深圳證監局2018年對華大基因進行現場檢查後發現三個問題:訂單型收入確認依賴的系統存在漏洞;部分項目型收入核算與會計政策不一致,收入核算不規範;規範運作程度不高等。因而,4月4日,深圳證監局下發《關於對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下稱《決定書》)。

華大基因項目型服務的最終收入確認時點有兩種,一是收到客戶認可結果郵件,二是自發送結題報告後 30 天內無反饋,則視客戶對項目結果滿意。但在實際操作中,收入確認日期與發送結題報告時間或對方郵件回復確認時間跨度超過 30 天,導致2017 年多計收入 1,327. 94 萬元、淨利潤 1,244.94 萬元。

也就是說,華大基因把本該確認在2016年的收入,確認在了2017年。華大基因在4月8日的說明公告中承認,實際收入核算方式與公司制定的會計政策存在不一致,導致收入跨期,但並非虛增收入或利潤。

華大基因12日回復《財經》記者稱,公司項目型業務包含一部分個性化定製或大型複雜的科研項目,存在跨多個會計年度周期才能完成項目的情況,交付後,客戶可能會在30天后才提出反饋或需求,例如加測、重測或信息分析等。針對這種可能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公司出於謹慎角度考慮,對收入進行了遞延確認。

除了收入核算,關聯交易與獨立性問題亦是證監局關注的重點。

在距2018年底僅剩兩個月時,華大基因臨時增加1.5億元的關聯交易額度,用於採購關聯方深圳華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大智造”)的測序儀設備。令人不解的是,8月份華大基因才剛剛增加了一次關聯交易額度,向華大智造和CG公司採購1.7億元的測序儀及配件和測序儀維保服務,而此前預計2018年全年日常關聯交易總額不超過4.5億元。

《決定書》顯示,華大基因存在向關聯方預付款項金額超過合約約定的情形。子公司深圳華大基因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與關聯方華大智造簽訂編號為 13100-600086 的採購合約,採購金額為1.28 億元,實際支付1.59 億元,超出合約金額多出了0.31億元。

華大基因稱,1.59億元包括兩筆預付款。其中13100-600086號採購合約金額為1.28億元,預付了0.84億元;編號13100-600121的採購合約金額為1.64億元,預付了0.75億。

深交所對此解釋不“買账”。4月8日在問詢函中直問,是否構成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華大基因在回函中否認。但承認由於存在同一供應商對應多個合約的情形,且多個合約同期執行,導致核銷偏差。

實際上,早在華大基因IPO時,證監會的反饋意見中屢次提及關聯交易問題,包括發行人向關聯方採購專利權等無形資產,以及基因測序、技術開發等服務;發行人採用成本加成的定價方法向關聯方Complete Genomics(下稱“CG公司”)採購耗材等,要求公司說明向關聯方採購技術對發行人研發獨立性的影響,以及關聯交易定價的公允性。

《財經》記者梳理發現,2014年至2017年,華大基因日常關聯交易中,經常性關聯銷售額保持穩定,佔營業收入的比重不超過2%,但經常性關聯採購額有所提升,2014年至2017年佔營業成本的比例分別為6.13%、4.11%、11.43%和17%,採購中佔比最大的是對測序儀及其組件的採購。

對於關聯交易,監管層並非持明令禁止的態度,可以有關聯交易,但要求企業必須充分披露、定價公允。

2017年年報顯示,華大基因向關聯方華大智造的採購額達2.9億元,包括2.1億元的測序儀組件和8229萬元的試劑耗材。由此,關聯方華大智造成為了華大基因2017年第一大供應商,佔年度採購總額的34.81%,定價採用“成本加成”模式。

就關聯交易定價的公允性來說,成本加成模式自然不如市場價格。華大基因招股書披露:“當業務定製性很強,市場上難以找到同比業務價格的時候,發行人選擇成本加成的方式與關聯方結算,如臨床用測序、技術開發和測序儀核心組件類業務。”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缺乏相同或相似產品的市場參考價格時,成本加成法也是一種選擇,但前提是企業的成本核算有可靠、準確的計算依據。

“公司與關聯方的關聯交易將遵循誠實信用、等價有償、公平自願、合理公允的基本原則,依據市場價格和成本加成的原則,協商定價、公平交易,不存在損害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的情形,亦不存在利益輸送。”華大基因回復《財經》記者。

在基因檢測行業上遊、中遊、下遊三個環節中,華大基因起家在產業鏈中遊。上遊為基因測序儀與耗材試劑生產製造,中遊為基因測序與基因檢測服務,下遊為終端用戶。

為擺脫受上遊測序儀供應商的鉗製, 2013年華大收購美國測序儀製造商CG公司,歸於華大智造旗下,因而得以發布自主測序儀,但這部分業務至今未裝入華大基因這個上市平台,仍需向華大智造採購測序儀及試劑盒,這造成上市公司的部分關聯交易。

事實上華大智造作為華大旗下公司,一直備受市場關注。早在去年下半年,有傳言稱華大智造估值50億美元赴港上市,對此華大集團助理總裁韋煒對媒體回應稱,暫無明確赴港上市計劃。

在商言商

華大的版圖,以產業機構、科研機構兩部分展開。

其產業的主線是華大集團董事長汪建持股85.3%的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大控股”)。天眼查顯示,該司投資、參股了40家公司,其中1家注銷,在運營的涉及基因科技、細胞科技、醫院管理等。華大基因是該司控股的企業之一,也是主要的產業機構。

華大控股還全資持有深圳華大法醫科技有限公司,從事親子鑒定等業務。

曾傳出籌備上市消息的華大智造,也屬於華大控股旗下。汪建、華大基因CEO尹燁擔任董事,這家公司由香港華大基因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全資持有,後者則是華大基因關聯方CG公司的子公司。

對於華大基因來說,大額且頻繁地從華大智造與CG公司兩家關聯企業處採購核心設備,難免令人對其核心技術研發能力產生質疑。華大基因則在4月12日的公告中辯稱,其研發工作不依賴於控股股東與關聯方,具備獨立研發能力。

科研部分,與深圳市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

做科研出身的汪建,1999年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的中國部分。在中國科學院基因組研究所擔任了4年副所長後,2007年汪建南下深圳,建立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現名為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承擔著華大科研領域的核心職責。

華大落戶深圳之初,深圳市領導承諾華大5年內在《自然》《科學》等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10篇文章,每篇給予100萬元的獎勵。華大不但完成,而且超額,這也是華大津津樂道的“紅燒肉”故事,其超額完成部分的獎金,以市領導親自下廚給科研人員做紅燒肉替代。

依托著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2011年,深圳市組建了深圳國家基因庫,2016年投入運營,包括生物樣本資源庫、生物信息數據庫、生物活體庫以及數字化平台、合成與編輯平台。

從華大的版圖中不難看出,華大基因作為其上市公司,扮演的偏重於商業角色,其業務是為醫院、科研機構、政府提供基因檢測及研究服務,有商業化的現實目標。這也反映在其收入構成上,2017年上市公司過半收入來自於生育健康,即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PT)、新生兒耳聾檢測等。基礎科研的收入貢獻則不到兩成。

這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生育健康類業務毛利率在2017年達到67.77%,而複雜疾病、基礎科研類業務的毛利率不到50%。

“我們也不想給自己貼標簽,不管是商人還是科學家,我們隻做我們自己。”問及公司的定位更接近於科學家還是商人,華大基因沒有正面回答《財經》記者,隻稱希望減少出生缺陷,加強腫瘤防控,精確治愈感染,各區域各方向多點開花。

若想保持業績增長,現實的選擇就是進更多的醫院,以華大基因的大本營深圳為例,該市已將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納入到公共衛生項目。但長期看瓶頸依然存在。“國內的基因檢測公司多少面臨著類似的問題:理論上行業前景非常大,但是大家的同質化比較明顯。新的爆款產品還沒找出來,而科研服務的業態又很難做大。”易凱資本董事總經理張驍對《財經》記者分析。

NIPT是當之無愧的“爆款”——取孕婦外周血測序,檢測並協助診斷胎兒染色體異常導致的疾病。這項成熟的技術,商業化路徑非常清晰,難免同質化競爭,大小公司均可染指,以渠道和價格致勝。因此,銷售費用逐年攀升。

華大基因在2017年的銷售費用已經達到4億元,較上年增長22.7%。但從客戶端看,產品之間的區分度不明顯。

這帶來一個悖論:直到2014年,基礎科研類服務都是華大基因最大的收入貢獻板塊,早期的華大基因帶著科學家辦企業的氣質;但2014年後,測序技術的進步導致降價,更多競爭者湧入,華大基因這部分收入快速下降,2017年略有回升但還不及2014年水準。

與之相比,生育健康類業務從2014年到2017年,以每年2億元以上的收入增幅成長為華大基因的業績支柱。但這部分更多的要依靠商業能力,而非科研。

這意味著華大在科研領域論文雖多,但能夠轉化為臨床應用、能夠走通商業化並帶來穩定持續利潤的部分有限。已成功轉化為商業的部分,盈利模式趨同,導致未來競爭壓力凸顯。

新“爆款”難尋

華大基因目前的憂患在於,很難拿出新的有話語權的硬技術產品,導致陷入低門檻競爭的泥沼中。

被稱做“基因界的騰訊”,華大基因在2017年7月14日上市,發行價13.64元每股,上市後股價快速上升,至11月14日達到最高點260.58元每股,市值千億。其後股價波動下跌,截至2019年4月11日收盤,股價72.01,不到高光時刻的三分之一。

華大基因回應《財經》記者,“在華大基因來看市值是一個結果,不是一個目的,華大基因從來沒有把這個事情作為我們追求的目標和對象,管理層對華大基因短期、中期、長期發展都是非常有信心。”

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在用腳投票,他們看的是商業前景。除了受大盤走勢影響,華大基因的股價更多反映出投資者信心的變化。上市滿一周年時,2018年7月16日迎來2億股解禁,機構拋售曾引發兩日跌停。

一位投資機構人士對《財經》記者分析,華大基因現有的業務有點先發優勢,但門檻不高。要麽寄希望於集團將優質資產注入或並購;要麽以一個科技型企業衡量,內部有技術創新,足以形成新的“爆款”。如果都沒有明確預期,就比較麻煩。

自上市至今,還不到兩年,圍繞華大基因爭議不斷。高調的汪建,公開發言說“公司所有員工必須活到100歲”“員工腫瘤發現不得晚於醫院”,被疑為自我炒作;被合作方舉報“騙地騙補”,華大基因CEO尹燁不得不四處回應澄清;今年3月14日,華大基因起訴一家自媒體一篇文章名譽侵權一案,在深圳鹽田法院開庭審理。

一位參與過華大基因早期投資的機構人士告訴《財經》記者,雖有優勢,但華大基因的龍頭地位隨著測序技術的迭代,加之如雨後春筍般的競品,龍頭地位不如從前,和同業企業的差距在縮小。也有投資人分析,以NIPT的商業化來看,華大基因未必是做得最好的。

對於龍頭與否,華大基因自身的認知是,龍頭優勢在於全產業鏈的布局,品牌影響力,以及積累的人才和經驗。“這一行業競爭是良性的,那麽不妨先把市場做大,然後通過跑長跑,再看未來大家的方向和趨勢會怎麽樣。”華大基因回應《財經》記者。

未來,華大的產業化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華大智造的測序儀研發生產和銷售,二是腫瘤檢測、腫瘤用藥、遺傳病等領域,歸於華大基因。後一條路已有專攻腫瘤用藥及個性化診斷的基因公司們早早擠佔。

“我們志在全球”。華大基因對《財經》記者的回復中依然透著滿滿自信,認為腫瘤基因檢測是公司的未來,腫瘤、複雜疾病、傳感染,包括基於雲計算的科研服務,都會成為核心增長點。

從長期看,無論哪條路,華大必須直面的對手是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測序公司Illumina。

Illumina的測序儀,無論是技術含量還是銷量,皆排名全球第一。有醫療投資人對《財經》記者分析,測序儀方面華大還不是Illumina的對手,研發進度、覆蓋範圍、產品階段等差異,二者不在同一量級。

在中國的策略,Illumina的手段是與基因公司合作研發,華大基因在NIPT的主要競爭對手貝瑞和康、安諾優達皆是Illumina的親密夥伴。

在疾病檢測領域,2016年初,Illumina創辦腫瘤檢測公司Grail,研究項目已納入上萬例受試者,追蹤隨訪5年,去年5月完成C輪融資,被視為癌症早篩“獨角獸”。

相比於華大基因已形成穩定現金流及盈利的基因檢測業務,測序設備的商業化道路更加任重道遠,“可能概念的成分更大一些”, 上述醫療投資人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