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陽明: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人們早已發現,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顛簸與風雨成為這趟旅行的主題。

獨自旅行的經歷往往不如想象的那樣美好。在這場苦旅之中,有人畏難啜泣,有人不懼風雨。有人歎息掩涕歎人生多艱,有人竹杖芒鞋享一蓑煙雨。

不同的心態,看不同的風景。

人心寬處皆是路,有容乃大才是福

寬容是一種人生修養。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

寬容不是縱容,而是與人為善

寬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敵。與暴力相較,善的東西,雖柔軟,卻更有力量。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說:“人格成熟的重要標誌:寬容、忍讓、和善。 ”陽明心學裡也說要修心,要寬容。寬容既指寬容他人,也指寬容自己。

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人都會犯錯,“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能原諒的過錯就選擇原諒。在平定寧王叛亂的過程中,王陽明的一位部下因失誤戰敗,王陽明不僅沒有問罪於他,反而還安撫他。過後,這位部下在戰事中立下大功。

時時盯著別人的過錯,為別人的錯誤而怒火中燒,燒傷的是你自己。

人生在世,要受許多委屈。要使自己的生命獲得價值,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讓它們揪緊你的心。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說“謙虛其心,巨集大其量”,面對傷害、中傷,成熟的人會忍他、讓他、容他、再看他。學會一笑置之,超然待之,智者懂得在寬容中壯大。

“不念舊惡,此清者之量。”不斤斤計較,給別人留後路,也是在為自己的未來留路。當你寬容別人,別人才可能寬容你,睚眥必報的人只能越走越窄。以溫柔、寬厚之心待人,讓彼此都能開朗愉快地生活。

不要跟自己過不去

原諒別人或許容易,原諒自己卻很難,老話說“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人總是容易沉迷於過去,沉迷於自己的錯誤中,折磨自己。

改變一下自己的心態,無論如何自己不要跟自己過不去,一定要善待自己。如果執著於過去的錯誤,就會形成思想包袱,限制自己的思維與發展。

心小,所有的事情都大了;心大,所有的事情都小了。

我們不必要為了已經發生的錯誤浪費時間。放棄不相乾的心靈負累,多花些時間做點有意義的事情,這比耿耿於懷收獲的要多。

在被貶龍場的三年間,如果王陽明沉迷過去不得解脫,日日歎息悔不當初,自然就不會有龍場悟道,更不會有所謂的“聖人”了。

無論海角與天涯,吾心安處是吾鄉

心安是一種人生態度。身體可以漂泊,心靈必須沉靜。

當我們不停地奔波,捨棄了思考的時間,靈魂也如無根的浮萍,找不到自己的歸屬,這樣的生活是無趣的,也是危險的。

與當代人相較,古人更重視精神層面的歸屬。白居易說“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蘇東坡說“此心安處是吾鄉”,王陽明說“此心光明,亦複何言”。

心安是一種踏實,既要做到心靜又要做到心淨。

心靜修福報

常言到:人心靜方能生慧。只有靜下心來,才能看到自己的本心,回歸自我。

王陽明在悟出“聖人之道”之前,經歷了一個“靜”的過程。從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官場到蠻荒之地的驛站,當心靈脫離了浮躁,才能真正獲得感悟。

心靜才能有好心境。陽明心學有以坐入靜之法,通過靜坐去雜思、私欲來達到沉靜內心的效果。

生活的痛苦在於總想著自己得不到的東西,把心拉回來,好好觀察、體會、感受當下的生活,學會感恩和珍惜。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真正追尋的是什麽,只是被裹挾在人流中,被急匆匆的人群推著走。只有靜心,拋卻急切和暴躁,才能擁有一份堅強、寧靜、祥和的幸福。

如果我們隻追求幸福也就罷了,但我們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想去追求比別人更幸福。

心靜的過程就是修行的過程,心靜下來,專注做好身邊的小事,不要與他人比較,學會體驗生活中的美好,認真過好當下。

人生的幸福原本有限,它不在於各種外在條件,而在於你是否善於享受生活的樂趣。

心靜了,踏實了,看開了,福報自然就來了。

心淨有好命

人要有一顆乾淨的心,心的通透是最美的。對人幾分真,就會換取幾分真心。

顧城有首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身處俗世,卻不能被俗世所染,時刻記得自己的初心,守好自己的初心。

每個人都有欲望,都有對物質的追求,這些不可怕,可怕的是為了物欲拋棄自己的良知與初心。

《傳習錄》中說“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王陽明在寫給兒子的家書中也說“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凶類。譬樹果,心是蒂;蒂若壞,果必墜。”

心要乾淨,做人要有原則與底線。別想佔別人的便宜,別昧著自己的良心,不屬於你的費盡心機得到也會失去。別為了錢財名利害人,真情實意才是一生最重。

人人自有定盤針, 萬化根源總在心。一個人心寬了,路就會越走越寬;一個人心安了,生活才能越過越甜。

歡迎留言區留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