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原創音樂能否拯救歌荒中的音樂綜藝?

一線導讀:從各大衛視和影片網站早前公布的片單看,2018音樂綜藝在題材類型上的專業細分和垂直拓展的趨勢,今年依舊在延續。而在這些“老流行”之外,原創音樂將成為今年音樂綜藝的新聚焦點。

文丨既明

來源丨犀牛娛樂

2019,音樂綜藝又一次佔據了綜藝市場的半壁江山。

在《中國新說唱》《歌手》《幻樂之城》《蒙面唱將猜猜猜》等以往的“老音綜”之外,《戀樂狂與集音社》《樂隊的夏天》《來電了,唱吧》等十幾檔“新音綜”也躍躍欲試。

音樂綜藝扎堆播出,勢必會對有限的觀眾資源進行激烈爭奪,而贏得這場爭奪戰的關鍵就是“新”、“歌”、“人”。

2018年超20檔音樂綜藝混戰,卻大面積啞火,使音樂綜藝進入疲軟狀態的聲音越發明顯,節目模式缺乏創意、歌荒、人荒是主因。

從各大衛視和影片網早前公布的片單看,2018音樂綜藝在題材類型上的專業細分和垂直拓展的趨勢,今年依舊在延續,音樂+詩詞、音樂+旅遊、音樂+競技等“音樂+”形式,也將是各大平台發力的重點。

而在這些“老流行”之外,原創音樂將成為今年音樂綜藝的新聚焦點。

音綜向原創音樂發力

以往,國內音樂綜藝領域貼著“原創音樂節目”標簽的節目不勝枚舉,但從“原創音樂”出發的卻寥寥無幾。

今年原創音樂卻成了不少節目的主打。《歌手2019》在延續競演形式的基礎上,聚焦原創音樂。以創作歌手身份參加節目的劉歡,在發布會當天與芒果基金一同啟動了原創音樂基金。據悉,該基金將從2020年起,每年1月11日重金百萬元獎勵一位中國原創音樂歌手,助力華語音樂。

《歌手2019》之外,愛奇藝、優酷、浙江衛視、北京衛視也開始向原創音樂挺進。

愛奇藝《唱作人》主打生存。據悉,節目在錄製前會先將八位首發唱作人的原創競演DEMO上傳網絡,依照點讚數分TOP4和挑戰者陣營。錄製時,挑戰者對TOP4發起1V1挑戰,進行詞曲唱比拚。

浙江衛視《音樂合夥人》與北京衛視《聲音的抉擇》都以“聯合創作”為主。前者讓素人與明星攜手,共同製作原創音樂;後者則是通過面試,讓老牌製作人與新人職業歌手組隊,共同完成原創歌曲的創作首發。

目前已經開通官微並完成線上報名的《這!就是原創》,由優酷、燦星製作、騰訊音樂聯合打造,原型為《中國好歌曲》。從節目與QQ音樂聯合上線的“猛獸原創榜”來看,節目現已集結了超100位選手,囊括了搖滾、嘻哈、爵士、電子、流行等多種音樂形式。

原創音樂緣何成了香餑餑?

“歌荒”,即原創音樂數量匱乏是以往大多數音樂綜藝雷聲大雨點小的主因。因而,業內不少人都將“原創音樂”視為音樂綜藝“唱入人心”和創新的關鍵。

但音樂綜藝開始發力原創音樂,根本上的原因要歸結到日趨成熟的國內音樂市場。這也是為什麽2017年《歌手》等“音綜N代”收視疲軟、影響力下滑時,音樂綜藝沒有大規模挺進“原創音樂”的原因。

2018年大規模興起的互聯網選秀,在打開了國內偶像產業的同時,也帶動了國內“粉絲經濟”的發展。

眾所周知,數字音樂的發展離不開“粉絲經濟”的支撐。雖然數字音樂當下已不再是新鮮事物,但並不是任意歌手推出數字專輯都能大賣。從早前網上爆出的“2018年中國數字音樂銷售排行”來看,歌手流量和音樂IP是關鍵。

火箭少女、NINEPERCENT、樂華七子NEXT、ONER 、陳立農、范丞丞等去年的新偶像們,能拿到輝煌的數據完全得益於背後的粉絲群體。而這些大量湧現的新偶像們,以及為其而生的打歌節目和層出不窮的音樂榜單,也進一步推動了付費意識大眾化和數字音樂正版化的進程。

另一方面,QQ音樂、網易雲音樂等流媒體音樂平台日趨擴大的影響力和白熱化競爭勢態,也使音樂版權被進一步重視,付費規模和佔比再次提升。

付費音樂內容進一部被大眾接受,使原創音樂“錢景”顯露,再加上音樂綜藝自身求變的需求,這才使原創音樂成了2019年音樂綜藝領域的香餑餑,但原創音樂能救音綜嗎?

原創音樂能否助音綜重新盛景?

雖說歌荒是音樂綜藝陷入疲軟的主因,但音樂綜藝想“唱入人心”僅靠原創音樂是不夠的。

《即刻電音》就是例證。這檔聚焦電子音樂製作人的垂直類音樂綜藝,每期都能產出不少原創電子音樂,但節目至今仍沒掀起什麽水花。原因很簡單,原創電子音樂的閱聽人群體有限,節目模式缺乏新意,且後者為主因。

電子音樂與嘻哈一樣,都屬於小眾音樂,但《中國有嘻哈》第一季的劇情式剪輯,以及現場大海選、1v1battle戰等選秀方式,卻是當時國內的首創,因而第一個吃螃蟹的《中國有嘻哈》成了現象級節目。

其次,即便節目能借助原創音樂呈現新鮮感,但觀眾卻隻接受他們喜歡的,這種喜歡源於音樂,但更看人。

“粉絲經濟”的發展雖然推動了數字音樂前進,卻也使數字音樂平台、音樂製作公司把經濟利益放到了首位,音樂的藝術屬性和多樣性被忽略、削弱,優質音樂內容被淹沒。正因如此,數字專輯暢銷的無一不是具有高活躍度、高忠誠度粉絲群的歌手。

也就是說,如果節目請來的音樂製作人流量不足,或者不具備吸引閱聽人的魅力點,即便他們原創的歌曲內容優質,也很可能唱不到觀眾心裡。

此外,原創音樂的品質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國內當下的優秀音樂製作人數量有限,受過系統化、專業化詞曲唱培訓的素人也同樣有限。

最後,“音樂+”模式對音樂性的弱化現象不改善,音樂綜藝也同樣很難靠原創音樂再現盛景。

綜藝市場在不斷發展,觀眾的審美需求也在不斷變化,觀看標準日趨嚴格,任何一檔節目只要出現節目品質上的問題都會迅速掉隊並迎來收視災難,而這個節目品質是由內容、模式、嘉賓、細節等多方構成。

因而,音樂綜藝想重現製霸市場的盛景,要發力好聽的原創音樂,也必須在節目模式、情感共鳴上下足功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