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首份北京米其林榜單出爐,為何有網友覺得“沒內味兒”?

每經編輯:趙雲

11月28日,北京米其林指南發布。

相比於上海榜單,米其林北京榜單中餐數量明顯佔據絕對多數,三星餐廳花落台州菜餐廳——新榮記(新源南路)。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米其林指南

雖然比起上海和廣州的榜單,米其林指南北京版顯然帶有想要打開北京市場的示好態度,但是這一榜單卻沒有能讓網友們認同或滿意。

有媒體說: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次的北京指南裡京城老字號和北京本地菜卻非常少。上榜星級餐廳的北京老字號只有萃華樓一家,20家一星餐廳裡,除了大董、京雅堂等少數幾家之外,其余的都不是北京菜。京派餐館則被打包塞進了親民廉價的“必比登榜單”。

也有公眾號表示:

向來被視為美食黑洞、長期處於“全國美食鄙視鏈底端”的北京,竟能評出23家上榜餐廳,這讓廣大北漂族覺得自己可能去了一個假北京,全國各地自詡美食之城的地方也覺得被冒犯,起碼只有11家星級餐廳、去年首版連一家二星、三星都沒有的廣州要緩緩地打出一個問號。

在米其林的星級標準中,一顆星餐廳值得停車,兩顆星值得繞遠路,三顆星則是“一生一定要安排去一次”的餐廳。但是,米其林自打進入中國就頻繁遭遇“水土不服”,“洋評審”真的能玩轉中國美食嗎?

江浙菜餐館獲三星 京城老字號“落選”

最新出爐的《米其林指南2020北京》榜單上,台州菜新榮記(新源南路)成為唯一一家最高等級的米其林三星餐廳,京兆尹和屋裡廂被評為米其林二星餐廳,另外還有一星餐廳20家,以及“米其林餐盤”餐廳62家。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米其林指南”

據北京晚報報導,第一本米其林指南誕生在1900年,進入亞洲是在2008年,隨後加快了進入中國的步伐:2016年進入上海、2018年來到廣州,2019年末來到北京。

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次的北京指南裡京城老字號和北京本地菜卻非常少。上榜星級餐廳的北京老字號只有萃華樓一家,20家一星餐廳裡,除了大董、京雅堂等少數幾家之外,其余的都不是北京菜。京派餐館則被打包塞進了親民廉價的“必比登榜單”。

必比登榜單與星級餐廳不同,聚焦在“不起眼但物超所值的餐廳或街頭美食”。北京的必比登榜單包含15家餐廳,餐廳招牌菜從烤鴨、炸醬面,到豆汁、鹵煮,基本覆蓋了北京的各種特色小吃。除了北京風味外,榜單上還有以泰國菜、江浙菜為主的餐廳。

截自微信公眾號“米其林指南”

北京青年報指出,比起上海和廣州來,米其林指南北京版擁有了更多的中式餐廳,還明顯側重了京菜和以經營北京烤鴨為主的餐廳數量,力圖表現出更多的北京特色。

而在廣州和上海,廣州至今沒有三星餐廳,上海唯一的三星餐廳是一家法餐餐廳。

網友不買账 榜單被批帶有“異邦想象”

雖然已經盡量體現北京本地特色,但全國尤其是北京本地網友對此卻並不買账,認為這樣一份榜單完全無法代表北京美食。有的獲星餐廳代表甚至也沒有出現在頒獎現場。

還有一些不關注這種“洋評選”的老北京人覺得,對於萃華樓來說,“京城八大名樓”之一的稱號遠比“米其林一星”來得響亮。

對這份榜單,不少老字號餐飲企業也是一頭霧水,表示“看不懂”。“米其林是法餐標準,有一定影響力,可在北京落地後,究竟符不符合實際,不好說。”一家老字號餐飲負責人認為,中餐有中餐的特點,評選也應該有權威、公正的標準。

北京青年報稱,大董餐廳創始人、曾經出任過國際烹飪大賽評委的董振祥撰文稱,“米其林評選,既要吸收,又要批判。沒有一個評選是完美的,批判性吸收,可以促使中國餐飲界、美食界形成自己的價值觀”。針對米其林推出的必比登榜單上的小吃種類,他認為,米其林推崇北京的小眾味道,多少帶有一定想當然的“異邦的想象”,也是刻舟求劍地停留在早些年的固有印象中。

董振祥在其文章中稱,米其林評選一家獨大的原因,除了其長期的經營外,也因為其他評選者沒有恆心和決心來做這件事,以至於價值觀和評選標準的單一。期待有文化自信、懂中國美食文化的榜單出來。也希望米其林評選對所在地美食有更深入的認知,有更虛心的態度,把傲慢、無知和偏見剔除。

另據北京晚報,北京“必比登推介”公布的15家上榜餐廳中,雖說老北京小吃佔了多數,但豆汁、爆肚、鹵煮紛紛上榜,還是立刻引起了人們的吐槽。“這是在毀北京嗎?”不少網友都在吐槽米其林評審對北京的理解過於固化和片面,對北京小吃更多的是獵奇態度。實際上,過去生活條件艱苦的時候流行的爆肚、鹵煮,放到今天顯然已經不是中國美食的主流和大雅。

吃貨三問

“米其林是否有資格評判中國菜”、“米其林懂不懂中國”、“中國餐廳需要米其林嗎?”實際上,自打米其林進入中國以來,這樣的質疑就沒有消停過。

1.米其林是如何評選的?

面對坊間的質疑聲,米其林指南方面表示,榜單餐廳的評價來自其評審員。“他們是餐旅行業的專家,也都是米其林全職員工,為了確保每一份榜單的可靠和真實,他們嚴格遵守獨立性和匿名性。”米其林方面表示。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每一位米其林評審員每年匿名用餐約250次(內部稱之為餐桌測試),入住酒店大約160晚,進行約600次探訪並撰寫超過1000份報告,以確保每年榜單的更新。

評審員要表現得跟普通顧客一樣,預訂、點菜、用餐和支付所有账單。如果他們想了解更多信息,只會在評審後進行。

資料圖,圖文無關(來源:攝圖網)

報告完成後,米其林評審員與主編一同回顧、討論過去三個星期的工作,並將這些報告提交給編輯。編輯會綜合海量的反饋,在米其林指南中寫下對每家入選餐廳的評價。

所有餐廳的星級授予要經過特別的會議討論決定,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米其林指南主編以及評審員都會參加。如當中出現意見分歧,便會由其他評審員再次造訪餐廳,直至達成一致。

2.為什麽是它們入選?

在本次的米其林指南北京版的發布會上,米其林方面一如既往地沒有透露其對這份榜單評判的具體標準。截至發稿時,其也沒有回復北青報記者對這一問題的採訪。

資料顯示,新榮記(新源南路)餐廳人均消費600元左右,是一家江浙菜餐廳。該品牌餐廳也有門市入選了大眾點評網評選的“黑珍珠”榜單的二鑽餐廳。

值得注意的是,新榮記似乎特別得到米其林指南評審的“喜愛”。不僅在此次北京版榜單中一舉奪得三星餐廳,還有兩家門市在北京版的一星餐廳中榜上有名,其旗下子品牌榮小館還登上了北京版的米其林必比登榜單。此外,在上海的榜單中,新榮記有兩家餐廳分別以二星和一星入榜。

3.餐廳環境好才能獲星嗎?

2006年,有經濟學家利用統計學分析米其林餐廳的各項指標,認為跟指南官方說法相反,星級評價的確與餐廳裝修、服務,甚至周邊環境有關。而北青報記者查詢大眾點評網發現,本次米其林榜單上的餐廳,在“口味”“環境”“服務”三項的評分中,“環境”評分基本在9分以上(滿分10分),即使略有低於9分的餐廳,“環境”也是三項中評分最高的一項。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北京青年報、北京晚報、微信公眾號“米其林指南”等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