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知否知否,宋人都是點茶高手!

點擊上方「茶道傳媒」關注訂閱號哦!

近來一部小說及其電視劇刷屏了,名字叫做《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此句便是出自李清照的《如夢令》。

自開播以來,身邊的很多朋友都在追這部劇,網傳口碑極高。

這部劇以宋代為朝代背景,展開了一幅由閨閣少女到侯門主母的生活畫卷,講述一個家宅的興榮,古代禮教制度下的奮鬥傳奇。

劇中還原了宋代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閑事,不宜累家的生活場景。

尤其是劇中用到了茶筅、建盞、湯瓶、盞托等宋代器具,點出的茶湯有了細膩的泡沫(不再是清澈的茶湯了),有了那麼幾分「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的意趣,也頗有幾分時代特色。

宋人點茶-高雅的藝術飲茶方式

點茶法自晚唐便有,只是興盛於兩宋,如果說唐代的煎茶重於技藝,那麼宋代的點茶則更重於意境。此法不僅為宋代時鬥茶所用,茶人吃茶亦是如此。

知否裡多次出現茶道的情景,就是孔嬤嬤特意教三蘭茶道。那是因為宋代是極講究茶道的時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無不好此。宋徽宗趙佶撰《大觀茶論》,蔡襄撰《茶錄》,黃儒撰《品茶要錄》,一些文人雅士更流行鬥茶的生活情趣,宋代鬥茶之風極盛。

宋人喝的茶跟我們今天喝的花茶、大紅袍、鐵觀音可不一樣,宋朝人喝茶是煮茶,而且工藝複雜,步驟繁瑣。宋代點茶(分茶)技藝講究注水、擊浮及茶水交融的程度。宋人茶色尚白,點茶最愛黑釉盞,甚至認為非此不能表現點茶技藝水準。

點茶法是先將餅茶碾碎,置於碗中,以少量沸水沖點入碗,將茶末調成膏狀,然後執壺往茶盞中點水,同時以茶筅快速攪拌茶湯,使之泛起湯花。

所以,一般認為點茶法的精髓在於注水和篩打。

燒水入壺

調膏

熱水迴環

點茶

點茶法使人們品嚐到了茶葉本身的味道,使唐朝飲茶而不知茶味的煮茶法隨時代漸漸遠去。

建盞·最美的飲茶杯子

宋人不僅喝茶工藝複雜,而喝茶的杯子都那麼優美。

北宋皇室對北苑貢茶及其點茶方式大加認可,並推崇備至。興起的鬥茶活動中,又以色純白為上,青白次之,灰白、黃白又次。因此,應運而生的便是建窯所產的黑釉瓷茶盞,即「建盞」。

宋徽宗趙佶還在《大觀茶論》裡說:「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簡直就是親自為建盞代言了。

《知否》劇中無論是閨閣小姐,還是文臣武將,但凡喝茶,茶器必為建盞。

那時,建盞是宋朝的網紅爆款。

官家娘娘、達官貴人,就連普通百姓,也要隨時捧個建盞出來喝杯茶,證明一下自己還是可以跟得上時代的。

如何點茶

而在宋代,官宦之家的小姐,除了要懂持家之道,點茶也是必學的功課。

劇中,盛老太太請來了宮中的孫嬤嬤,教三個孫女規矩和技藝。

她們的第一節課程,便是學習點茶。

宋代的點茶,做起來可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情,光是茶具就要擺滿滿的一桌子。

宋代的點茶,做起來可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情。首先,茶具就要擺滿滿的一桌子。茶盞、燙瓶、盞托、茶碾子、絹羅、茶筅、煮水器、上等泉水等等。哪一樣,都是必不可少的。

點茶聽起來簡單好玩,真正做起來方知其難。

盛家的幾個丫頭個個聰明伶俐,除了六丫頭其她人都被這一盞茶給難倒了。可見,點茶的對茶藝的要求之高。

宋代的點茶,簡單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步:

1. 炙茶:將保存的茶餅取出,放在微火上稍作炙烤,去除水份

2. 碎茶:將茶餅用乾淨的紙密密包裹起來,放在木質茶臼裡搗碎

3. 碾茶:把敲碎的茶塊放入碾槽或石磨中,快速有力地將其碾成粉末

4. 羅茶:磨好的茶粉放入羅絹做的篩網中,細篩幾遍到「絕細」

5. 置盒:將篩好的茶末置入盒中保存

6. 入盞:用清潔流動的活水燒至第二沸,沖滌茶盞,趁著茶盞還有溫度,撥入茶粉

7. 注湯:用執壺注入少量的水,先將茶粉調成均勻的茶膏(調膏)

8. 擊拂:一邊注水,一邊用茶筅擊拂茶湯,使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然後,一盞茶便點好了。

鬥茶的勝負有標準,一鬥湯色,二鬥水痕。

決定鬥茶勝負的標準,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湯色。即茶水的顏色。一般標準是以純白為上,青白、灰白、黃白,則等而下之。

二是湯花。即指湯麵泛起的泡沫。決定湯花的優劣要看兩條標準:

第一是湯花的色澤。因湯花的色澤與湯色是密切相關的,因此,湯花的色澤標準與湯色的標準是一樣的;

第二是湯花泛起後,水痕出現的早晚,早者為負,晚者為勝。如果茶末研碾細膩,點湯、擊拂恰到好處,湯花勻細,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反之,湯花泛起,不能咬盞,會很快散開。湯花一散,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線)。因此,水痕出現的早晚,就成為決定湯花優劣的依據。

所謂「咬盞」不是僅指湯花緊咬盞沿,只要盞內漂有湯花,不管在何位置,透過湯花看相應部位盞底兔毫紋(油滴紋)都有被咬住的樣子,如果湯花在盞內飄動,盞底兔毫紋(油滴紋)則有被拉動的現象,非常生動有趣,這也是人們為何喜愛兔毫(油滴)盞的原因。

宋代盛行的鬥茶,攪拌出的白色茶沫,配著黑色的建盞,能呈現出非常漂亮的湯色。所以,建盞的出現,是為了觀察茶色。

宋人在點茶時,先用瓶煎水,對候湯的要求與唐代是一樣的。而後將研細的茶末放入茶盞,放入少許沸水,先調成膏。接著一手用執壺往茶盞點水,與此同時,另一隻手用茶筅旋轉打擊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泡沫),這就是「擊拂」。湯花勻細,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

泡後,如果茶湯的顏色呈乳白色,茶湯表面泛起的「湯花」能較長時間凝住於杯盞內壁不動(名曰「咬盞」),也就是湯花能咬住「分水線」,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這樣才算點泡出一杯好茶。

雖然建盞在當時很盛行,但建盞的燒製卻是極不容易的。建盞匠們說:「一爐生,一爐死,一爐生不如死」,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建盞大師,也有可能很久燒不出一隻精品建盞。

建盞是「土與火」的藝術,一件優秀的建盞是在大量的廢品的基礎上產生的。

步履匆匆的人發現不了建盞的美麗——只有當你心平氣和仔細端詳,才能領略這樣樸實無華背後的星光閃耀,彷彿另一個深邃的天空,線條寬廣,溫暖圓潤。

讀懂建盞,便讀懂了宋人的清淡、風雅與雋永。建盞之美在於安靜而不事張揚。它為茶而生,因茶而遇,搭配好茶更能成就另一番風味。

如果有人問我最想穿越到中國的哪個朝代,我想是宋朝吧。原因很簡單,宋朝並重理想與現實,兼備大俗與大雅,是最適合生活的朝代。

無論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審美的高峰,還是藝術與生活通融的生活美學源頭,宋朝都當仁不讓。特別是宋代士人的修養和美學趣味,如撫琴、調香、賞花、觀畫、弈棋、烹茶、聽風、飲酒、觀瀑、採菊、詩歌和繪畫,種種生活情趣一直為後世所追慕。

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我們就能看到茶事貫穿始終的一種宋式浪漫。

茶詩的興起與繁榮,離不開文學的發展。《知否》出處為李清照的詞,儘管李清照的詞作中涉及到飲茶的不多,但是我們也可以從中窺探到北宋、南宋時期的飲茶習俗和風尚。

其在《〈金石錄〉後序》中就說過「眾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可見,只要有書可讀,有茶可飲,即使過著這樣平淡、簡單的日子她也心甘情願。

或許慢生活的宋朝人,才能擔得起「風雅」二字,不論茶事還是生活,都瀰漫著雲淡風輕的煙灰色,卻又無不閃爍著高超的審美情趣和雅緻的藝術追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