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漢代畫像中的建築之高層建築:仙人居所般的亭台樓閣

兩漢時期的高層建築是這一時期建築技術和藝術發展成果的代表,通常認為主要有闕和樓閣兩種類型。

“西漢時期高台建築雖然流行,但由東漢起高台建築逐漸減少,而多層樓閣大量增加。當時的樓閣建築,每層都是一個獨立的結構單元,直到宋、遼、金時期仍然是中國高層建築的基本結構方法。”畫像上的高層建築往往直接建造在平地上,既與建築技術發展有關,也與非宮殿的建築類型有關。

從現有材料看,闕這種建築類型至遲在東周已經出現。《詩經·鄭風·子衿》曰:“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說的是青年在城闕上張望等候他(她)的戀人。除了城闕,由周至漢還有宮闕、墓闕、祠廟闕等,它們分別置於宮城、外城、陵墓和宗廟的入口處,標誌這些建築的重要性、禮製性。闕通常成對設定在入口兩旁,中間留出路線,漢代劉熙《釋名·釋宮室》曰:“闕,闕(通缺)也。在門兩旁,中央闕然為道也”,正是闕形製的簡要說明。

除了闕這種建築形式,畫像材料中還有多層的樓閣建築。與單層建築相比,樓閣需要築出二層、三層及以上的樓面,上下層梁枋與立柱之間的構架方式成為建造樓閣的技術關鍵。山東微山縣微山島溝南村出土的西漢宣帝至元帝時期(前73~前33年)畫像石上的兩座二層樓閣,山東費縣垛莊鎮潘家疃發現東漢畫像中的三層樓閣,江蘇銅山縣漢王鄉東沿村東漢永平四年(61年)的兩層樓閣,江蘇徐州睢寧縣墓山一號墓前室發現的三層樓閣,都是兩漢時期樓閣建築的縮影。

畫像中的樓閣常以樓板上下疊柱的形式表達樓層之間的連接,說明使用疊柱是常見的構造形式。但樓閣的屋身有上層小於下層、上下層大小相同、上層大於下層三種結構,應是不同支撐結構的外在體現,而樓層之間的結構過渡表現並不充分。

借助出土的閣樓和倉樓陶建築模型,我們了解到高層建築中還使用平座結構(暗層)和鬥栱的承托技術,有的平座或鬥栱外飾以腰簷,設計精巧。從描繪出樓梯的樓閣影像看,樓梯位置有建在樓內和樓外兩種情況,樓梯數量有一道和兩道。

漢代城市樓閣建築的興起或與刺激人口的政策使人口迅速增長有關,有研究者認為漢代的長安和洛陽都是高層建築構築的城市。

兩漢時期的高層建築除了通常看到的闕和樓閣兩種類型外,還有一種特殊的亭榭類型。我們印象中的亭榭建築常臨近水邊、四面開敞,一側或有樓梯登臨。畫像材料中的亭榭均為高層建築,是人物垂釣、娛樂的休閑場所。

亭榭一側有樓梯連通到地面,底部由連續出跳的鬥栱或者華栱出跳承枋和疊枅的層層組合承托,第一跳華栱下有立柱承托,栱尾插入樓梯梯身,舉高直上、高聳懸空。代表性的實例有山東微山縣兩城鎮出土亭榭畫像。亭榭樓面以上的建築形製與廳堂建築相似,四角立柱,柱上多承托鬥栱或疊枅,以承托挑高屋簷,有的周有回廊、欄杆。

也見有用連續疊加數層一鬥二升鬥栱,如樹乾樹枝一般托起的亭榭建築,亭榭雙側帶梯狀遊廊,亭榭和遊廊都是開敞空間,人物宴樂賞玩其中。亭榭是由鬥栱承托的高層建築,但亭榭的層數不便用鬥栱的出跳數來衡量。

漢代畫像材料中的亭榭圖集中發現於山東中南部和江蘇、安徽北部地區,這些亭榭圖的創作年代均為東漢中晚期。亭榭建築最大的特點就是利用鬥栱或鬥栱和梯的組合作為支撐結構的創新,這種超乎尋常的構造設計,像天梯一樣,將亭榭送入雲端。在對亭榭建築技術關注的同時,對這類建築是複製現實還是描繪理想的思考也不斷匯聚。

這種創造性的舉高懸空結構,不僅重心過高,而且確實缺乏垂直於華栱出跳方向的結構支撐,穩定性不足,實踐難度大。但是通過它我們看到當時的匠人們借助對鬥栱作用的理解、創新設計和誇張放大,採用亭榭這種建築類型極富感染力地表達了在漢代人們追求極致登高、飛升仙界的願望。

原文作者:鄭好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8年11月刊《漢代畫像中的建築形象》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