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精準天氣服務為賽事保駕護航

2月12日至13日,京津冀地區迎來降雪。冬奧遇上瑞雪,各個賽場沐浴在漫天雪花中,格外美麗浪漫。

不過,降雪氣象也對部分比賽造成了影響。由於能見度不佳,原定於13日上午舉行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礙技巧資格賽延期舉行。谷愛凌在張家口賽區的“首秀”,將推遲到明天上演。

歷屆冬奧會上,氣象時常扮演“攪局”的角色。北京冬奧會比賽項目中有七成在雪上進行,天氣保障是冬奧會比賽安全、順利舉行的重要環節。

大雪隨下隨清

保障賽事運行

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礙技巧資格賽為何推遲?

張家口賽區雲頂場館群後勤副主任束文介紹,降雪氣象中,海拔較高的賽段能見度較差,推遲比賽是出於對運動員安全的考慮。

“坡面障礙技巧比賽中,運動員需要做出複雜的滑行動作和空中特技,較差的視線不僅會影響發揮,還會增加受傷風險。”束文說。

從2月12日凌晨開始,崇禮的雪便如約而至。13日,張家口賽區又迎來了降雪。根據國際雪聯規定,競賽場館要在降雪後對自然雪進行清理,以保證賽道雪質符合高硬度的冰狀雪標準。

13日一早,記者在雲頂滑雪公園看到,鏟雪車正在緊張作業,完成平整雪地等相關工作;保障團隊的工作人員排成一排,推動手中雪鏟,快速將表面積雪清出賽道。

“下大雪的氣象一定不能等,一定要隨下隨清。凌晨2點開始下雪的時候,所有的機械就到位了,今天凌晨有300多人上崗掃雪。”束文說,針對冬奧會期間有可能出現強風或大雪氣象,張家口賽區做好了相關預案,增加機械和人力鏟冰除雪的力量,保障賽事順利進行。

在延慶賽區,隨著紛紛揚揚的雪花飄落,小海陀山一派銀裝素裹。如此美景,延慶賽區的工作人員來不及欣賞,早早上崗,掃雪、除冰,確保賽場符合比賽要求。

近千米的賽道落差、超百公里的比賽時速……有著“冬奧會皇冠上的明珠”之稱的高山滑雪項目,對天氣服務保障的要求更為嚴格。

據了解,高山場館的賽道按照國際雪聯要求,布設了自動監測站,對風實現了三維垂直立體監測。競速賽道布設了8個自動天氣站,競技賽道布設了3個自動天氣站,對氣溫、風、濕度、能見度、降雪可實現短時精準預報和未來趨勢預報。

氣象要素信息

實時監測收集

雪上項目對氣象的變化極為敏感,對天氣監測的要求嚴苛。

北京市天氣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梁豐介紹,經多年科研突破,冬奧天氣服務保障方面,建成了支撐北京、延慶、張家口3個賽區天氣服務的信息網絡,以冬奧賽場為核心,天氣部門在北京城區、延慶和崇禮及周邊地區共建設各種現代化天氣探測設施441套,提升了冬奧賽區天氣綜合監測能力。

例如,張家口冬奧核心天氣觀察站網由19套設備組成,覆蓋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和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可以實時監測和收集氣溫、風速等氣象要素信息。為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氣象狀況,預報員根據高精度的氣象觀測網絡,提前多年進行實地預報訓練,為賽事提供精準的預報服務。

“天氣觀察站網能夠實時獲取和捕捉每一個場館乃至每一條賽道的秒級、分鐘級的風向風速,以及溫度、相對濕度等天氣信息。”古楊樹場館群主任郭英介紹說,“我們還運用一大批高精尖觀測設備,基本形成了‘多要素、三維、秒級’的天氣監測網絡。”

2月12日降雪之後,跳台滑雪男子個人大跳台決賽在“雪如意”順利展開角逐。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部場館建設二處副處長、古楊樹場館群設施經理王敬先表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雪如意’的設備設施運轉一切正常。”

隨時預判氣象

覆蓋重點位置

雪上項目因氣象原因延期時有發生。

2018年平昌冬奧會,高山滑雪男子滑降項目因大風推遲;2014年索契冬奧會,山上的濃霧導致高山滑雪女子超級大回轉等項目延遲開賽;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連日的降雨讓高山滑雪男子滑降、女子全能等比賽推遲……

北京冬奧會上,高山滑雪男子滑降項目也出現過因大風延遲的情況。北京市天氣台副台長、延慶賽區天氣服務組副組長時少英說,高山滑雪賽場可對分布在不同海拔的賽道關鍵點做出有針對性的預報。

“在風速、降雪量或者能見度等要素的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時,國際雪聯會要求我們實時給出預報,這就不是每小時出一份預報的事了,而意味著我們在現場要隨時對氣象進行預判。”時少英說。

據了解,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天氣服務由冬奧延慶天氣服務分中心提供。中心為賽事方提供未來每小時、各點位的天氣預報。滑降起點、終點,賽道中的跳坡、騰空賽段等都會單獨預報,覆蓋了氣象條件可能對運動員安全造成影響的重點位置。

各賽場相關的天氣信息是公開的,參與冬奧工作的記者、技術官員、運動員等,都可以從“冬奧通”手機App上看到。13日晚,中國選手徐夢桃、孔凡鈺等參加的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資格賽因氣象原因推遲,記者打開“冬奧通”,空中技巧中點和終點的氣溫、風速、風向、能見度等要素均清晰可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