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研究癌症小學生省級獎被撤,青少年科創大賽仍有八問待解

引發質疑的研究項目。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截圖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 馬瑾倩 徐美慧)“小學生研究癌症獲全國大獎”一事持續發酵。7月15日晚,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發布調查和處理結果,決定撤銷該項目省級一等獎獎項。

當晚,涉事學生父親陳勇彬在科學網發布情況聲明並致歉。他稱,兒子根據自身科研興趣選擇了本課題,在多人指導下親自實驗操作,獲得主要實驗數據。他表示,自己過度參與了項目書文本材料的編撰過程,申請上交該項目獲得的獎項,並尊重和服從大賽組委會對該項目獎項的處理意見。

作為已有40年歷史的權威青少年科技大賽,允許成人參與輔導項目程度如何界定?評審環節能否把好關?公眾監督能夠起到多大作用,記者梳理8個仍然值得持續關注的問題。

涉事學生父親陳勇彬在科學網發布情況聲明並致歉。科學網官網截圖

追問1:目前事件調查進度如何?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織委員會秘書處7月15日發布聲明稱,已成立專項調查工作組進行核查,責成並督導相關省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織部門對有關情況進行全面認真核查,並對相關調查進展作進一步核實,相關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公布。如發現違反大賽規則問題,將依規嚴肅處理,絕不姑息。

7月15日,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就“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事發布調查和處理結果情況通報,決定撤銷該項目省級一等獎獎項。

雲南省創新大賽專家組認定:項目研究報告的專業程度超出了作者認知水準和寫作能力,項目研究報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獨立撰寫,大賽組委會根據評委會建議,決定撤消該項目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項目(小學組)一等獎獎項,收回獎牌和證書。

追問2:學生自主研究程度如何界定?

陳勇彬在聲明中表示,自己未充分掌握及領會組委會發布“項目報告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的關鍵信息,過度參與了項目書文本材料的編撰過程,使用了大量生物醫學專業術語。

《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規則(2020年修訂)》明確,每個項目可有1-3名輔導教師,對學生開展項目研究給予輔助性指導,但同時須遵守“三自原則”,即選題必須是作者本人提出、選擇或發現的;設計中的創造性貢獻必須是作者本人構思、完成,主要論點的論據必須是作者通過觀察、考察、實驗等研究手段親自獲得的;作者本人必須參與作品的製作,項目研究報告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的。

陳勇彬提到了一個詞,“過度參與”。實際上,在該比賽中學生自主研究應佔多大比例,家長等成人可以“幫助”多少,這個“度”,目前沒有明確標準。

貴州省青少年科技協會理事長夏五四曾經擔任第22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評委。他坦言,父母是科研人員的孩子,確實比其他孩子更有優勢,從小耳濡目染,也可以近水樓台接觸實驗室,了解一些實驗器材。但對於這些孩子的參賽項目,家長和輔導老師的作用,更多的應該是引導孩子,挖掘孩子潛能,培養孩子科學思維,而非代替孩子。

他說,一些家長抱著望子成龍的心理,這種“拔苗助長”的功利做法反而害了孩子。“家長不能把自己的虛榮心強加給孩子。”

“各項目都可以明正言順有學校課內外的科技輔導老師包括科學家,並且鼓勵學生利用身邊的各種資源來解決問題,培養思考能力、動手能力、寫作能力等。這也是大賽的初衷之一。但問題在於學生應始終是項目的主體和主角,其他人只是輔助、指導角色。”曾擔任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評審超十年的陳教授(化名)說。

陳教授介紹,評審階段通過項目的文本和現場問辯可以發現、判斷成人參與是否過多,“我們首先看重學生研究思路是否清晰,另外根據項目中的主要核心實驗的細節,可以了解學生的參與程度和貢獻。”但他也表示,更多時候評委們很難通過終賽時僅十幾分鐘的面對面答辯判斷成人的輔導程度是否超限,更難以100%證明該項目是否存在徇私舞弊的情況。

追問3:評定環節能否發現參賽項目問題?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章程(2019年修訂)》規定,大賽設立評審監督委員會,由專家和主辦部門代表組成,負責制定評審紀律,對評審工作進行監督,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影響、干擾評審工作。

剛剛從某科研院所畢業的博士張恆(化名)認為,大賽最後的答辯環節應該進行把關。“如果項目不是小學生本人做的,答辯時不知道能回答上來幾個問題”。

夏五四稱,通常各省選拔省賽一等獎的項目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評審過程中,評委會通過孩子表現進行甄別,把優秀的孩子選出來代表省裡參加國家比賽。“通常信心滿滿、對於自己的研究如數家珍的孩子,應該是自己完成項目的。”他說,一些項目明擺著孩子做不了,對於家長幫忙過度的項目,評委也會相應給予減分。

“初評是網上評定,這一輪能篩掉文本上明顯失誤或存在舞弊情況的項目。”陳教授表示,項目進入終評時,評委們獨立通過審閱材料和現場問辯分別打分,針對一些有明顯問題的項目會盡量交流以便取得一致意見。問題重大的,評委小組長會及時向組委會匯報,谘詢處理方案。陳教授向新京報記者介紹,最終獎項名單遵守“清零”原則,即該學科所有評委均認同評定結果,簽字確認才有效。

陳教授也坦言,評審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某些問題。

陳教授表示,由於大賽活動安排較多,留給評委面對面問辯的時間不多,無法細究,也可能導致評審結果會有“漏網之魚”。“問辯時間對評委非常緊張,每個評委一個上午要問辯20個左右的項目,經常連上冼手間和喝水的時間也沒有。”

有的項目通過現場問詢才能發現學生自主參與性太低,而評委要想證明某參賽項目100%存在舞弊情況,需與項目相關的各級部門和個人溝通協調取證,難度極大,事實上十幾分鐘的現場問辯也不可能辦到。

“這種情況,我們一般評委們溝通確認後,會把那值得懷疑的項目作為三等獎處理。目前只要通過全國初審進入終審問辯,項目至少可獲得三等獎。我們也希望,以後能夠在制度規則上允許,終賽環節如被發現不具備條件的項目僅頒發參與證,不給予獎項。”

終審階段選手進行項目展示。圖/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

追問4:大賽監督公示階段是否足夠透明?

記者在官網看到,備受質疑的雲南小學生癌症研究所在的“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獲獎名單”於2019年7月25日在官網公布,在公示期一個月內,任何部門或個人對公布結果持有異議,可通過書面形式向組委會秘書處提出。

官網公示的獲獎名單中,僅包含組別、項目編號、項目名稱、代表隊、姓名、學校、輔導教師、獎項信息。記者發現通過以上相關信息,可以在官網“在線展廳”處查詢到獲獎項目的項目簡介和相關照片,然而並未公布項目的全文內容。

有觀點認為,在公示期內,僅憑以上信息,基本難以實現公眾監督。

追問5:未來大賽程序是否會進一步改進?

大賽該如何“把關”和引導?如何避免參賽者將成人協助因素的項目帶到大賽?有觀點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相關規則應該有進一步的規範。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織委員會秘書處7月15日發布聲明稱,其已針對近期公眾質疑個別獲獎作品展開調查,如發現違反大賽規則問題,將依規嚴肅處理,絕不姑息。

大賽組織委員會秘書處在聲明中稱,其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大賽評審規則與程序,強化監管機制,更好引導和規範青少年參與科技創新實踐活動。

追問6:科研人員行為是否屬於學術不端?

剛剛從某科研院所畢業的博士張恆(化名)認為,參賽項目和實驗從設計、執行、到獲取數據、撰寫方案,都應該是參賽學生自己完成的,陳勇彬的做法屬於學術不端。

陳教授表示,學術界對於剽竊他人科研成果、實驗數據造假等現象尤為不恥。父子之間,小孩也參與了部分研究工作,但如果大人主動過分將小孩未參與的研究成果轉移給小孩,同樣也可被認為是學術不端行為。

追問7:科創大賽競賽選題日趨“高精尖”?

陳教授從2005年開始擔任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評委,“個人感受,當年參賽項目沒有現在這麽尖端。”

他注意到了網友提出的“高精尖”趨勢,但他認為這與科學研究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全國各中小學校對課外科技活動的重視和提高,以及學生可接觸學術資源都有關係。“評審中,我們非常喜歡那些就地取材,主動聯繫前沿專家,甚至Email谘詢國內外專家的學生,能看到學生的積極性和探索能力。”

夏五四認為,學生選題應該避免太多高深,而是向應用性靠攏,貼近生活生產實際,真正解決問題。他舉例說,前幾年貴州一個參賽學生的選題讓大家眼前一亮。當地村莊留守老人收割烤煙存在困難,由於土地還需要種植其他農作物,所以不能將烤煙割斷,而是要連根拔起,但其地下根莖較粗大,土層較緊,對老人來說勞動強度大。前幾年,貴州一個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設計了一個工具,可以把烤煙拔出來。

“這種解決實際問題的項目比較少,我們希望孩子能多觀察生活。”

追問8:其他受質疑項目是否將被妥善處理?

近日,有自媒體爆料,往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高中組一等獎項目與一篇碩士論文中數據圖片一模一樣,有網友質疑涉嫌抄襲。

創新大賽官網信息顯示,《二氫楊梅素調節肝髒脂代謝及細胞外基質生成的作用研究》在去年第33屆大賽中獲得高中組一等獎,項目作者是來自重慶一中的彭某珊,指導老師為易龍、李麒麟、張玉。《中國科技教育》雜誌2019年第8期刊登過此研究文章

記者比對發現,項目展示出的19張實驗數據圖片中,13張與陸軍軍醫大學一篇碩士學位論文幾乎完全相同。碩士論文名為《AMPK_Smad信號通路在二氫楊梅素抑製肝星狀細胞活化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作者張玉、指導教授易龍。

此前媒體報導,重慶科協該工作人員介紹,彭某珊花了一兩年進行前述研究,研究角度符合其高中生研究水準,也和張玉的論文角度不同。工作人員表示,前述比賽可能有不完美之處,可以質疑和建議,但同樣也要保護通過比賽收獲啟發並踏上科研道路的學生。

中國科技協會、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辦公室目前均未就此事做出回應。彭某珊曾就讀的重慶一中行政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此事。

新京報記者 張璐 馬瑾倩 徐美慧

編輯 陳思 校對 盧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