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民日報評論:什麽都沒買的你 真的虧了嗎?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遊世界。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每到一年中的這一天,同事見面的問候語就從“吃飯了嗎”,變成“買了什麽”?“雙十一”購物節已過十餘年,它的的確確滲透進了千家萬戶的生活,成為一種符號,甚至一種儀式。什麽都沒買,反而成了一種稀罕事。受黨報評論君邀請,今天由我來聊聊雙十一。

都說買到就是賺到,看著一次次抵扣,一筆筆津貼,這樣的判斷難以反駁。那麽,如果換一種問法:什麽都沒買的你,是不是虧了呢?帶著這樣的問題來審視雙十一,事情或許會變得更有趣。

雙十一是什麽,還得從“價格歧視”說起。

雖然名字中帶有歧視兩個字,但這並不是什麽貶義詞——至少在最初界定這一概念的經濟學家們那裡,這並非貶義,而是隨處可見的商業現象。比如我們常見的階梯水費、峰谷電價、機票折扣,乃至大家喜聞樂見的第二杯半價,都屬於價格歧視。

簡而言之,這就是一種把相同產品,以不同價格賣給不同買家的操作。對於血拚雙十一的消費者來說,提前一個禮拜,甚至二十多天來組隊PK,淘寶蓋樓,爭搶優惠券,換取更低的尾款價,同樣是付出了額外的時間成本,這也是一種價格歧視手段。

這樣一來,各類網購平台為什麽要不約而同地制定這麽複雜的規則,就很好理解了。因為這些規則,正是要精準篩選出願意用時間和精力換優惠的人群,實現精準推送和精準定價,獲取更多成交量。而那些對價格不敏感的消費者,自然就不是雙十一重點瞄準的人群。難怪有網友調侃,哪有什麽精打細算會過日子,其實只是荷包太瘦而已。

一般來說,價格歧視常常有助於實現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雙贏。用經濟學術語說,是提高了社會福利。但理論很美好,現實卻並不總是如此。

你有小账本,我有大數據。你有歷史比價軟體,我就搞雙十一“特供”商品。由於信息的單方面不透明,消費者常常難以知曉商品的日常真實價格。互聯網大數據的普遍應用,卻讓商家對用戶的“畫像”越發精準,更不用提“先漲後降”“大數據殺熟”等深深的套路。

除此之外,“低價”刺激下,總是有非理性消費如影隨形。常常有一些消費者在收到貨物後才感慨:“我怎麽就管不住我這手呢?”“免息分期”等銷售策略,把價格難以承受的商品包裝成月付低廉的“甜點”。消費者看似沒有付利息,實際上卻損失了資金本身的潛在收益,付出了機會成本。更有甚者,超出預期收入之外的借貸消費,成為拖垮一些城市白領和大學生的最後一根稻草。

畢竟,在互聯網大數據和分析數據的超級團隊面前,普通消費者的那點小算盤,常常太過無力。

不過,經過一年年血拚的洗禮,消費者們也變得更加冷靜和精明了。有人調侃,下單之前,去櫃子裡停灰的地方看看,全都是曾經的“爆款”“必入”。曾經有一位年年“剁手”的朋友看著淘寶人生裡的消費账單痛定思痛,總結出了一大定律:凡是有一絲猶豫的,都堅決不買。拿著這一條鐵律轉戰各大電商平台,他發現,其實並沒有那麽多非買不可。用這樣的篩子去篩選無數被精準推送到自己眼前的東西,購物,反而變得更加愉悅。今年雙十一,微博上“任他紅包漫天,我自巋然不動”附和者不少,而緊盯需求、精準下手的網友群體,似乎也在擴大。

在這樣此消彼長的博弈之中,你我作為普通消費者,理應有這樣的自知自覺:我的決策正在被數據背後的一個個數據模型和高智商的大腦所審視。要相信,世界上本沒有那麽多“剛需”,但“搶購、限量”這樣令人眼紅心跳的字眼,以及不斷跳動的倒計時,正無中生有地創造出需求。要相信,在這個手機和電腦的銷量以億計算、大部分工業品生產可以實現完全自動化的時代,一定沒有絕對的稀缺,也未必有空前絕後的低價。

唯一決定買與不買的,理應是真正的需求。物品總是應當被人所用,而不是相反地,人被種種消費的符號牽動,異化成“我買故我在”。有了這樣的理性與覺悟,那麽無論買與不買,就都無法簡單地用贏和虧來衡量。

這正是:買與不買隨我心,八方嘈雜過眼雲。

(文 | 孫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