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沂蒙老區時興“積木房”

新華社濟南2月8日電(記者吳書光)在很多人印象中,建築工地少不了一腿水一腿泥。可如今在沂蒙老區興起了一種“積木房”,不僅見不到遍地泥水,也沒有以往的磚磚瓦瓦,更見不到建築垃圾,受到趕時髦群眾的歡迎。

走進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石門鎮大峪子村,王廣鵬家的二層小樓格外引人注目。之前翻蓋老房子時,王廣鵬聽說了“積木式建房”。經過一番了解,他一口氣下6間房子的訂單,蓋起二層小樓。利用10來天的假期裝修一新後,村裡人稱“跟小別墅似的”。

“相比以往找建築隊蓋房子,這種‘積木房’省錢、省時、省力。”在濟南工作的王廣鵬很滿意這種新式建房法,“過去蓋房子,操心、費力,花錢多、時間長,這樣的‘積木房’多方便。”

“積木房”是指在工廠生產好的預製構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房子。在“積木房”出產地——臨沭縣朱倉河南村的預製廠院內,記者看到了碼得整整齊齊的60余間預製好的房子,等待開春後運送給客戶。

一間“積木房”建築面積約24平方米,四面牆一面頂,要使用19噸混凝土和半噸鋼筋。據介紹,建房雖快捷了,但生產流程並不輕鬆,需要製作鋼筋框架、澆灌混凝土,再對模子中的“積木房”蒸汽養護,使其盡快硬化,算下來生產一間“積木房”要24小時。

記者了解到,“積木房”的官方名稱是裝配式建築。由於其可顯著減少傳統建築行業的施工汙染,且標準統一、綠色節能,國務院辦公廳2016年曾發文要求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山東省也頒布了《山東省裝配式建築發展規劃(2018-2025)》。

預製廠負責人吳迪說,“積木房”可大可小,可以多間拚接,滿足個性化的需求,還可以二次利用,減少浪費。

記者採訪獲悉,由於簡便易用,臨沭縣扶貧部門在扶貧工作中也應用了部分“積木房”,比如對“三無”失能人員貧困戶進行危房改造的精準扶貧。

臨沭縣玉山鎮水官新村村民王玉聖,即將年滿80歲,是典型的貧困戶。儘管無子女、無勞動能力,但他不願意去養老院,此前住的是自個搭起來的簡易窩棚,2017年雨季前住上了“積木房”改造的新房。

春節期間,坐在新房門前曬太陽的王玉聖主動邀請記者進屋看看,雖然家具簡單,但門窗嶄新。他告訴記者,沒想到老了還能住上新屋,“多虧了黨的好政策”。

臨沭縣扶貧辦有關人士介紹,經專業檢測,這種“積木房”符合建築標準,而且適合快速改造,可以讓有意願的貧困戶早早住進乾淨明亮的新房。根據扶貧政策,每個貧困戶兩間“積木房”,扶貧部門還會負責粉刷牆壁、安裝門窗等簡單的裝修。

自“積木房”2017年進入臨沭縣後,已經有數百戶群眾選擇了“積木房”。而2018年,臨沂市羅莊區、沂南縣等也有不少“積木房”的訂單。符合政策導向的“積木房”,正越來越受到群眾的青睞。(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