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宗光:ChatGPT來了,我們該擔心“失業潮”嗎

  意見領袖 | 李宗光

  ChaptGPT對人類就業的衝擊,和以往出現的新技術/生產力躍升並無實質區別,短期會有一定結構性衝擊,但中長期不會導致大規模失業。

  ChaptGPT來了,其聊天和問答的“智能性”令世人震驚,它能夠通過學習和理解人類的語言來進行對話,還能根據聊天的上下文進行互動,真正像人類一樣來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寫郵件、視頻腳本、文案、翻譯、代碼等任務。

  人們為人工智能(AI)達到新的高度而歡呼的同時,也開始擔憂,一些重複性強、智能程度不高的工作崗位,會被替代。自媒體也紛紛梳理起哪些崗位最有可能被ChatGPT“乾掉”:

  考慮到ChatGPT應用場景的廣泛性,這一次技術創新對重複性強的崗位衝擊,似乎比過去的科技創新更大。

  那麽,這一次:

  • ChaptGPT真的會替代絕大部分人的工作,從而導致大規模失業嗎?
  • 大眾真的會成為“無用而無尊嚴”的群體嗎?
  • 資本份額進一步提升,會否進一步導致社會貧富差距擴大?

  我們先講結論,然後再用經濟學常識告訴大家為什麽:ChaptGPT對人類就業的衝擊,和以往出現的新技術/生產力躍升並無實質區別,短期會有一定結構性衝擊,但中長期不會導致大規模失業。

  學過微觀經濟學的朋友們都知道,經濟行為個體都面臨一個消費者選擇問題:即在一定收入約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

  表達式的意思是,個人的欲望(需求)是無限的,但收入預算是有限的。因此,要在有限的預算約束下,追求個人效用最大化。收入預算主要來源於勞動收入,即m=w*l,工作時長與部門工資之積。

  整個社會是由無數個體組成的。如果不考慮分配問題,其宏觀含義就是: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欲望),與資源(預算)稀缺之間的矛盾。

  是不是似曾相識?這不就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嗎?

  資源稀缺主要體現在人力資源稀缺。而緩解資源稀缺的主要途徑,是大力發展生產力。大力發展生產力,本質上就是通過(科技)創新,提高生產效率,以更少的人力生產原有的商品組合。節約下來的一批人,可以進入新的行業,增加新的商品、服務供給,從而緩解無限欲望資源稀缺之間的矛盾。

  • 與人的欲望相比,資源稀缺是絕對的、永恆的,勞動力供給不足是常態化的、絕對的;
  • 科技創新和效率提高,會出現一定的勞動力供給過剩,但這種過剩是相對的、短暫的。
  • 科技創新和市場機制作用下,相對性供給過剩的勞動力,去從事新的生產,部分緩解了勞動力供給絕對性不足的缺口,使人們的欲望部分滿足。

  現實生活中,由於人的知識技能是有局限的,特別是50歲以上的勞動力,被技術進步節約出來後,無法再通過學習新技能,進入新的行業,出現結構性失業,即一方面因為技能局限,一部分人無法進入新行業而失業;另一方面,新行業出現較大勞動力缺口。

  這需要政府和社會加大對節約出來的勞動力進行技能培訓,同時引導新增勞動力(大學畢業生)進入新的行業,從而增加社會財富,實現生產力的躍升

  1800年以來的科技革命,為我們生動地展示了生產力是如何解放發展的:

  蒸汽機革命:技術進步使大量勞動力從農業部門解放出來,進入工業部門,滿足人們除了“吃”之外的其他需求。英國、法國、荷蘭等西方國家,農業部門就業佔比從工業革命前的70%左右,降至當前的10%以下,英國更是降至1.2%左右。但同期相關國家及全世界農業產量不降反升,而且沒有出現大規模失業,就業人口平滑地從農業部門轉移到非農業部門,人們擔憂的“羊吃人”並未出現。

  電氣革命:電氣革命帶來了生產力的第二次飛躍,電力、電子、化學、汽車、航空等一大批技術密集型產業興起,滿足了人們對耐用消費品的需求,比如電燈、電視、電冰箱等。這一階段,人們從繁重的家務勞動、流水線重複勞動中解放出來,極大地釋放了生產力。“汽車”代替“馬車”也曾引起社會恐慌,但整個社會並未出現嚴重的失業現象。特別是1900年之後,生產力的發展,使人們在享受物質財富大躍升的同時,勞動時間也出現了明顯下降,人們不再為生存而疲於奔命,生活變得體面而有尊嚴。

  互聯網革命:互聯網革命是人類生產、生活和社交方式的一次革命,突破實體空間的限制,交易成本降低極大地推動了貿易全球化;同時,把人從“製造業”中解放出來,從而從事更具創造性的服務業工作,人的生活質量更高,也並未出現大規模失業現象。

  以美國為例,製造業就業人口佔整個美國就業人口的比重降到了8%,但美國失業率並未隨著科技進步,出現趨勢性上升,而是呈現周期性波動。扣除新冠疫情擾動,美國失業率當前不足4%,已經處於近百年來的最低水準。

  中國也是類似,製造業就業人數從2013年的5300萬人,降到當前的3800萬人,更多的人轉向了收入更高、更具尊嚴的科技創新相關的新經濟和服務業,我國失業率始終處在極低水準,用工荒始終存在。

  未來幾十年,我們將經歷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革命”和以光伏、風電、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清潔能源革命”,技術進步將更加迅猛。一些重複、枯燥的流水線崗位,將被AI、機器人系統性替代。

  預計製造業就業人口佔全球總就業人口比重,像農業一樣,降至個位數。和歷史上其他科技進步一樣,AIChatGPT在推動物質財富以更快速度積累的同時,並不會帶來大規模失業。

  更多的人將從重複性強的、無聊的崗位中解放出來,轉而從事科技研發、人文藝術等有創造力的工作。五天工作製可能減少為四天,甚至更短。

  在這一過程中,政府應盡快普及高等教育,延長教育年限,靈活調整教育方向。同時,加強對被替代的產業工人培訓,為其向更高附加值、更高收入的行業轉移提供幫助,盡量降低結構性失業的衝擊。

  (作者系華興資本首席經濟學家)

  第一財經獲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本文作者介紹:華興資本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