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陝歷博館長強躍廣東“圈粉”

陝西歷史博物館館長強躍來粵“圈粉”,兩地文博機構將推進“一帶一路”主題展覽合作

“《陝西古代文明》巡禮”講座近日在廣東省博物館舉行,座無虛席。陝西歷史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強躍為剛剛完成更新改造的基本陳列《陝西古代文明》來粵“圈粉”,同時探討當前博物館展覽的新理念、新方法。本次講座雖恰逢台風天,觀眾履約率卻再創新高,網絡直播在線觀眾超過15萬人次。

隨著《國家寶藏》《文物戲精大會》的爆紅,強躍也加入“網紅館長”的行列。“陝西歷史博物館與它的170多萬件文物才是真正的網紅!”在他看來,中國博物館發展的“黃金時代”已經來臨。

南方日報記者 楊逸 實習生 甘子美 通訊員 凌浩翔

用燈光為兵馬俑“補妝”

位於西安大雁塔西北側的陝西歷史博物館(簡稱“陝歷博”),館藏文物超過170萬件(套)。商周青銅器、歷代陶俑、唐墓壁畫、唐代金銀器等“國之重器”,無不述說著中華文明的光輝燦爛。

陝歷博的前身是陝西省博物館。1973年,周恩來總理陪同越南總理范文同參觀陝西省博物館期間,提議在大雁塔周邊新建一座博物館。經過十年醞釀、八年籌備,陝歷博在1991年正式開館,成為當時國內第一座現代化大型博物館。強躍告訴記者,一般地方博物館名稱都要加上“省”字,而陝歷博卻沒有,因為它是“央地共建”的“8+3博物館”之一,也是我國中西部的唯一一座。

“‘讓文物活起來’,但文物本身不會說話,它的故事要靠人來說,尤其要用高科技手段來說。”強躍說,陳列更新後的展廳裡,原本一身“土味”的兵馬俑“秒變”彩俑最令人驚豔。原本兵馬俑出土時是有色彩的,但由於種種原因,觀眾從文物已經看不到了。館方使用無汙染的燈光為兵馬俑“補妝”,讓它們的真容重現於世。

強躍認為,博物館要尋找文物與生活之間的聯繫,讓每位觀眾都能找到並讀懂其中的“文化基因”。在陝歷博館藏唐代壁畫展區,圖注分步講解壁畫上女子的化妝過程,方便遊客從古人身上找到現代生活的影子。

在《國家寶藏》火了一把的葡萄花鳥紋銀香囊,裡面也有一個巧妙的“黑科技”裝置,使香盂總能保持平衡,不會把裡面的香料打翻。它所使用的陀螺儀原理,數百年後才被歐洲人用在航海上,手機的防抖功能也應用了同類技術。“只有將古人的智慧傳遞給現代人,才算真正實現文化傳承。”他補充道。

走進博物館應成為“時尚”

陝歷博自2008年對外免費開放以來,每年接待遊客人數從過去幾十萬人,迅速激增至去年的250萬人,日客流量最高時達到17421人,成為全國綜合類歷史類博物館中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

面對紛至遝來的人潮,館方也遇到不少令人尷尬的難題。“我們博物館的承載量是6000人封頂。所以,經常有遊客投訴:‘為什麽不讓我進去?’進了博物館的也說:‘為什麽讓這麽多人進來?’”強躍坦言。

強躍十分理解遊客提出的質疑。在他的心目中,博物館是文明的殿堂,也要讓遊客“有尊嚴地參觀博物館”。為此,陝歷博“閉館日”不休息,而為老年群體、特殊群體打開“綠色通道”,“他們還可以免費享受我們收費館的服務”。

陝歷博先後成立陝西博物館教育聯盟、陝西省青年文博志願者聯合會,均為全國首創。目前,陝歷博陝西全省志願者人數達到6000名,為遊客義務服務時長達數萬小時。

“走進博物館要成為市民的文化享受,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時尚。”強躍如此期許。在他心中,陝歷博還有更巨集大的藍圖有待實現:“我們一直希望籌建一座新館。因為只有陝西才能完整展現中國五千年的‘通史’,才有這樣的資源、能力、責任,將博物館建成中華民族的祠堂、中華文明的殿堂。”

“絲路”合作提供新“思路”

廣東省博物館今年推出的“嘉言·館長講壇”,旨在建成全國知名博物館館長思想交流平台,向公眾呈現先進博物館的實踐經驗。西安、廣州兩地雖有千里之遙,絲路記憶卻成為兩地文博人共同的紐帶:西安是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廣州則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在“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下,兩條絲綢之路文博領域的交流碰撞,也為本期“館長講壇”帶來不少期待。

廣東省博物館近年在“海絲”展覽方面頗下筆墨。“東西匯流——13至17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展覽不久前榮獲第十五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國際及港澳台合作入圍獎。該展曾在歐洲舉行巡展獲得盛譽。正在熱展的“亞洲內海——13至14世紀亞洲東部的陶瓷貿易”,來自中韓兩國參展機構達到十數家之多。

在粵博“海絲”主題展“揚帆出海”之際,陝歷博也“動員”館藏文物頻頻出訪,“重走”絲綢之路。此前赴香港展出的“綿亙萬裡:世界遺產絲綢之路”展、赴哈薩克展出的“中國秦始皇兵馬俑文物”展等,讓世界各地觀眾從中領略中國古老的文化魅力。

強躍透露,陝歷博與粵博也正在積極推動“一帶一路”主題展覽的合作。“絲綢之路是線性文化遺產,它需要跨省、乃至跨國博物館之間進行互動,形成聯盟共同開展研究。”他建言,陝粵兩地博物館可以探索新的展覽合作模式,進而在更多絲路沿線地區進行推廣。

博物館之間需要聯動,博物館與其他社會力量同樣需要跨界。8月初,由粵博牽頭髮起的“廣東文創聯盟”正式成立。與其他博物館文創聯盟不同,它不局限在國有或行業博物館的範圍內,整合了文化創意產業上下遊的各種資源參與。80多家首批會員部門中,就有包括設計、製造、金融、銷售等領域的社會力量加盟。

這種以“大文化”為統領的“全產業鏈”合作模式,強躍對之樂見其成:“廣東地處改革開放最前沿,文化產業非常活躍。廣東省博物館的探索相信將為全國博物館發展引領新潮流。”

· 有一種愛叫做點讚 ·

-END-

文:南方日報|圖:陝西網

原標題:走進博物館要成為市民的一種習慣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博圈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