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磨蹭的孩子還有救嗎?

大家好,我是圈主華川(川媽),育有一兒一女。曾留學歐洲,是美國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在此與您分享二胎孕、產、育兒知識,以及自家倆寶的親子教育經驗。

我兒子是個超級磨蹭和沒心沒肺的孩子——

比如,都三年級了,如果我不提醒他寫作業,他就肯定會在交作業的前一秒,才想著把作業給趕出來;

他每天丟一件外套。有一次,我威脅他說:「你要是再把外套搞丟,我就再也不給你買外套了!」然後,他為了保住自己的最後一件外套,就堅持了整個冬天隻穿一件T恤上學。

每次出門前,從他臥室到門口的短短幾米路,如果不提醒,他能走上40分鐘——有時候他得停下來讀一本書;有時候他得觀察地上一隻奇怪的蟲子;有時候他只是蹲著發獃,因為忘記了接下來應該做什麼……

我老公每天都在問我:

兒子為什麼那麼容易走神呢?

他為什麼那麼磨蹭呢?

他為什麼總需要大人監督呢?

他怎麼就沒有責任心呢?

他為什麼就不能把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先放在一邊,把重要的事情先做完了再說呢?

他什麼時候才能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呢?」

……

為了搞清楚上面所有這些問題,我拚命研究了很多科學資料。

最後終於明白,孩子拖拉磨蹭,其實是因為——他們真的沒那個「腦子」!

聰明,但是拖拉的孩子,往往缺少一種大腦最基本的能力——「執行能力」

什麼是「執行能力」

「執行能力」是神經學的一個辭彙,它是大腦的基本技能之一,人們需要利用它來制定計劃,完成各種任務。

比如說完成這個任務——從廚房裡拿一瓶牛奶:

孩子感到口渴,他決定去廚房;

然後,他從櫥櫃裡拿出一個玻璃杯,把它放在餐桌上;

打開冰箱,拿出牛奶,倒牛奶;

把牛奶放回去;

喝牛奶。

為了完成這個看似簡單的任務,孩子必須:

1

有「抗拒誘惑」的能力:

因為廚房裡可能有可樂,有薯片在吸引他啊;

2

擁有「應對變化」的能力:

如果在壁櫥裡找不到玻璃杯,他就需要想想玻璃杯是不是可能在洗碗機裡;

3

擁有「控制情緒」的能力:

如果冰箱裡沒有牛奶,他必須平復一下自己的沮喪情緒,免得跑去和小妹妹吵架,責怪她喝光了自己的牛奶。

4

還要有「規劃能力」:

喝完牛奶之後,他最好還要清理留下的垃圾,免得讓他爸媽抓狂。

只要缺乏上述「執行能力」中的任何一環,孩子就沒法順利完成任務——他可能會分心,做出錯誤的決定,突然爆發脾氣,讓冰箱的門敞開著,把牛奶灑到地上,喝一肚子可樂,或者把自己的妹妹罵哭……

「執行能力」很晚熟

「執行能力」那麼重要,然而不幸的是,它卻是人類大腦發育中最晚熟的部分。

年齡很小的孩子就可以開始計算數字,閱讀書籍了,因為掌管閱讀和數字的那部分大腦發育比較早。

可是他「執行能力」的完善,卻要等到很久之後。

現代腦科學已經證實:

執行技能的發展和大腦前額葉密切相關。但前額葉是大腦中發展最晚的區域,在青春期晚期直到成年期初期,這裡才能夠發育完善。

前額葉的功能主要有以下這幾個方面:

1

指導我們的行為,告訴我們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什麼地方;

比如,一個7歲的孩子看見自己的弟弟在看電視,他也很想看,但是他決定先把家務做好再看,因為他知道否則爸爸會感到生氣的。

2

把我們的行為關聯在一起,這樣我們就可以用過去的經驗來指導現在的行為,並且做出未來的決定;

比如,一個10歲的孩子,記得上個星期自己打掃了房間,然後媽媽獎勵了她,她決定這星期也這麼做,因為她預期到媽媽同樣會給她獎勵。

3

控制我們的情緒和行為,讓我們為滿足自己的需要來工作;

比如,一個媽媽帶6歲的孩子去買玩具,但是第一家店沒有玩具了,儘管很失望,但是孩子沒有鬧脾氣,他知道耐心等待,去下一家商店購買玩具。

4

幫我們觀察、評估,根據外界反饋來修正我們的行為。

比如,一個12歲的孩子第一次忘記把帶作業,受到了老師的批評,他就知道下一次上學前檢查作業,整理好書包了。

以上行為,統統需要依靠一塊足夠發達和理智的前額葉。

所以你瞧,不懂一點兒生物學,都沒法平靜地當爸媽——

首先,我們知道「執行能力」對獨立生活非常重要,任何家長都應該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

其次,我們要明白,執行能力是慢慢發展的,有它的階段性;如果不懂這個階段性,就算吼破了喉嚨,也不可能讓拖拉磨蹭的孩子有一點點改觀。

如果你要問我:可是我家孩子的大腦前額葉(也就是執行技能),什麼時候才能發育完善啊?

聽了千萬不要絕望哦,科學家的回答是:

差不多18到20年。

「執行能力」的發展是有階段性的

好消息是,儘管孩子大腦「執行能力」的成熟需要差不多20年,但它終究是不斷發展前進的。

就好比我兒子,同樣是在課堂上不遵守紀律——

一年級的時候,他聽課高興了會跳到桌子上去跳舞;

二年級,就只是打斷老師說話了;

到了三年級,他僅僅是和好朋友交頭接耳,老師不滿意地盯著他看的時候,他甚至都知道馬上閉嘴不說話呢!

如果單獨看他的每個行為,那幾乎全是毛病,但如果以發展的眼光來看,我們可以看到他明顯的進步。

不過,問題經常出在我們大人身上,美國兒童心理和教育專家Peg Dawson和Richard Guare就在專著《聰明但磨蹭》一書中說:

「我們經常發現,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我們曾經遇到過一個家長,期望自己8歲的孩子能記得每天把哮喘葯帶到學校自己去噴——但其實這個任務是不少小學四五年級的孩子需要藉助提醒才能做到的事情。

我們也見過一些高中新生的家長,因為孩子沒有清晰的大學規劃,或者不知道自己上大學要做什麼,而感到焦慮不安。

其實,對大學缺乏規劃這件事情在高中時期的孩子當中特別普遍,哪怕是高中高年級的孩子,往往也需要藉助顧問師和家長的幫助。」

Peg Dawson和Richard Guare著《聰明但磨蹭》封面

按照兩位專家的意見,如果父母們了解「執行技能」的發展規律,那麼就不會把時間浪費在逼迫一個7歲的孩子去完成他實際上11歲才能完成的事情上面。

我們不能指望一個5歲大的孩子給自己準備午飯;

我們不能指望一個10歲的孩子給自己的夏令營活動獨立打包;

我們也不能指望一個14歲的孩子自己單獨住在公寓裡面。」

換句話說,「執拗地把腦袋往磚牆上撞,可並不是什麼好主意」。

那麼,怎樣的期待才算是合理的期待呢?

這裡有一張表格,讓你可以看到,在孩子特定的年齡,能夠擁有什麼特定的「執行技能」。

在看錶格之前,我們還要囉嗦兩句:

第一,每個孩子的大腦發育情況是不同的,所以表格反應的只是一般標準。一些孩子5歲就能夠自己記得每天飯後刷牙,可很多孩子到了8歲也需要大人提醒刷牙……這些都是正常的。

第二,如果孩子達不到一般標準,那有可能是生理上的問題(比如ADHD等),這就需要專業醫療人員的介入;也可能是培養的問題(比如你從小就沒讓他自己收拾過房間),這就需要你調整教育方法。

5歲具備的執行技能

完成簡單的任務(比如:把你的鞋從房間裡拿出來)

在大人的幫助下收拾房間;

完成簡單的家務,在大人的提醒下完成一些簡單任務(比如:餐後收拾碗筷,自己刷牙、穿衣服);

「控制行為」的能力:在提醒下不碰滾燙的灶台和烤箱,不跑到馬路當中,不和其他小朋友搶玩具;不打人、咬人和推人;

5歲-2年級具備的執行技能

完成指令(2到3步的指令);

打掃房間;

完成簡單家務,自理;也許需要提醒(比如,整理床鋪);

把作業和學習資料帶到學校,或是從學校帶回家;

完成家庭作業(最多20分鐘);

決定如何花錢(零用錢);

「控制行為」的能力:遵守安全規則;不罵人;課堂發言之前需要舉手;

三年級到五年級

完成指令(涉及時間延遲和更遠的距離的指令,比如到附近的商店去買東西,放學之後記得做一些事情);

打掃房間(包括吸塵、擦桌子等等);

完成耗時15到30分鐘的家務(比如,晚飯之後清理碗筷,打掃院子裡的落葉);

把書籍、學習資料、作業從家裡帶到學校去,或者從學校裡帶回來;

在外面的時候管理好自己的東西;

獨立完成家庭作業(最多一個小時);

完成簡單的學校學習項目(比如為完成「讀書報告」,挑選書籍、閱讀書籍,撰寫報告);

根據每天日程表的變動來安排時間(比如,每天放學以後完成不同的活動;為特定的項目攢錢;計劃如何賺零用錢)

「控制行為」/「自我管理」的能力:老師不在教室的時候也能表現良好;剋製對別人粗魯的評價;控制壞情緒;避免不禮貌的行為。

6-8年級具備的執行技能

在家幫忙做家務,包括每天固定的家務和非常規任務。這些家務可以在60到90分鐘之內完成。

照顧年幼的兄弟姐妹或者其他孩子,來賺取零花錢;

使用不同的方法來安排學校功課,比如「任務書」、筆電等等。

能夠適應學校複雜的課程變化和安排;

計劃和執行長期項目,運用「時間線」的技巧來合理安排時間。

能夠同時安排和規劃幾個複雜的計劃;

安排時間,包括課後活動,家庭作業,家庭任務;預測完成個人任務所需要的時間,調整日程表。

「控制行為」的能力:在權威人士(老師和父母)不在的時候,能夠遵守規則。

「執行能力」能夠改善

看完表格以後,你的焦慮是不是緩解了很多?

像我,就打算把這張表格拿給我老公看看,因為前些天他妄圖訓練兒子不靠提醒就記得每天收拾書包,後果慘不忍睹,搞得他一直在懷疑自己的遺傳、娃的智商,乃至今後的人生……

而我想對他說的是:

別瞎著急了,你兒子大腦那塊功能還沒發育好,我們要訓練他,還得深呼吸、有耐心,一步一步慢慢來。

不過,儘管「執行能力」無法「一步到位」,但其實你可以在合理的範圍之內,讓它得到更大的提高。

教育學家也說了,雖然你要避免不切實際的期待,但從小擁有良好習慣的孩子,長大以後的「執行能力」,能夠比沒有經過培養的孩子,高出很多。

另外,其實「執行能力」能夠細分為「組織規劃」、「工作記憶」、「行為控制」等11個方面的能力,每個人的不同能力都有 「長板」和「短板」之分。

無論是大人和孩子,他們的執行能力一定會在某個方面較強,在另一個方面比較弱。如果我們能夠學會用強項來彌補弱項,那在未來的工作和學習中,將獲得驚人的進步。

最淺顯的一個例子是:

有些人的「組織規劃」能力很糟糕,所以他的桌子和房間總是一團糟,但是他「工作記憶」很強大,所以他永遠能在「一團糟」裡輕易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如何「揚長避短」,「取長補短」,也是我們想要繼續探討的一個話題。

所以,今天的這篇文章,主要是想告訴各位爸媽「別焦慮」,你家孩子的拖拉磨蹭,有99.99%的可能,只不過是正常的成長階段而已。

--------End---------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