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DT大娛樂到all in TV 暴風故事裡的新困境

  從“DT大娛樂”到“all in TV”,暴風故事裡的新困境

  三年前,暴風集團(300431.SZ)上市之初,該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曾說過,是A股給了公司足夠的資本,這是他們手裡的核武器。三年過去了,馮鑫沒有用好這武器,卻因拿不出4000萬還債股份被凍結,不得不以微信長文來複盤他和暴風的困境。而從當初的“DT大娛樂”到如今“All in TV”,學過樂視的暴風想再學小米,試圖從“下一個樂視”變成“下一個小米”,在外界看來前途卻並不那麽樂觀。

  “暴風三年來的三個問題,上市公司沒有融資和並購,對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的認識不對,以及我們在業務布局上也有貪婪。”7月9日,這篇名為《三年大考,暴風雨中的暴風——馮鑫的內部兩小時長談》(以下簡稱“兩小時長談”)的9000字長文發布於暴風集團的微信訂閱號中。在文中,馮鑫稱自己目前面臨較大的債務壓力,認為暴風集團雖有資金壓力但屬於輕量級。而回頭看,暴風如樂視一樣的“生態“布局策略是錯誤的。

  “認錯”的馮鑫也同樣試圖傳遞積極的信號,在文中他盛讚小米“用硬體獲取互聯網用戶”的商業模式,表明暴風未來將未來“All in TV”,而電視業務將在2019年可以進入盈利期,預測2020和2021年應該至少有一二十億利潤的期望值,且還會保持很高的增長速度。這些言論一出,立刻引發合規性爭議,深交所下發問詢函,要求暴風集團在7月12日前對六大核心問題上報回復,而截至記者發稿,暴風集團尚未披露回復。對於馮鑫的預測,接受本報採訪的機構人士則不以為然,認為外部融資環境的惡化以及暴風自身的經營和債務風險,都將為其帶來巨大的阻礙。

  All in TV?

  上市三年,從VR、AR到現在的AI,互聯網行業的熱點概念,暴風集團鮮有缺席,而曾經“5-10年要做的就是DT(Data Technology)大娛樂”戰略也變成了今天的“未來三年隻說電視”。

  2015年3月24日,暴風集團在A股上市,彼時名為暴風科技,上市後以55個漲停板刷新了新股漲停的記錄,市值兩個月內攀上了360億元的高峰,風光一時無兩。彼時暴風的藍圖是——從單一影片服務擴展為一個聯邦生態。因為這一提法也使得後來的馮鑫和暴風不斷拿來與賈躍亭和樂視對比。

  在上市第一年的年報中,馮鑫寫下致股東的一封信,大筆對“DT大娛樂”的進行闡述,稱上市12個月,公司通過14 個項目的布局,在內容、服務、商業三條線上完成了全球DT 大娛樂戰略的基本輪廓,布局完成60%。馮鑫當時的決心是2016年讓暴風科技完成DT大娛樂布局的90%,並且要以VR、體育、影業、TV 等業務為新的中心進 行再布局。

  2016年5月,暴風科技正式更名暴風集團,此後不久A股開始漫漫下跌路,這家曾今的牛股市值也如落葉般被吹落。在當年的年報中,暴風集團的淨利下滑了近七成,在年報中致股東的信裡,馮鑫不再直接提及“DT大娛樂”,而是稱暴風上市後在保持影片平台穩定增長同時搭建了VR 和 TV 新平台,以及體育和影業兩個內容中心,還打造了金融、電商、廣告、 場、O2O、遊戲等眾多商業模塊。

  馮鑫和暴風將這樣的布局又概括成為——N421戰略,即布局四塊螢幕,打造兩個內容中心,以及N個商業變現模塊。馮鑫認為,2017年暴風還是會有多個看點和目標,比如業務收入構成更多元化;暴風魔鏡和暴風TV繼續擴大規模,提升盈利能力。

  事實上,2017年,對於公司的業務布局,馮鑫談的最多的變成了鐵三角(暴風魔鏡、暴風電視、暴風影音)。2017年暴風的年報也不再有“致股東的一封信”。而在業務概要中,暴風將自己描述為作為中國知名的互聯網企業,稱經過三年的發展,公司已由單一的在線影片企業發展成為包括互聯網影片、互聯網電視、虛擬現實、互聯網體育等多 平台產品在內的集團化互聯網企業。

  在兩小時長談中,馮鑫再度“改口”,否定了暴風上市之初“DT大娛樂”的多模塊布局,坦言“回過頭看目標還是太多了,有些貪婪”,而未來的暴風態度將是“all in TV”。

  馮鑫還多次提及“用硬體獲取互聯網用戶”的商業模式。他認為,這一模式是小米創立的,而雷軍帶領小米做到額絕無僅有的事,說明以智能硬體獲取互聯網用戶的價值是無可想象的。

  “all in TV”的戰略又將持續多久外界不得而知,但在今年4月17日暴風TV的發布會上,馮鑫的表態是以後不談鐵三角,2018年到2020年,內外隻說一件事情,就是暴風電視。而從最初的影片平台,到加注智能電視,暴風是否偏離了曾經的戰略?

  “學習小米可能會被小米乾掉,而且小米現在都在面臨到底是互聯網企業還是硬體公司的爭議。”上海一私募投資總監對第一財經分析表示,無論是規模還是供應鏈,小米所擁有的暴風目前並不具備,而從做影片到做電視,對於暴風難言優勢,資本和研發的投入將是壓在身上的兩座大山。此外,轉而生產硬體,暴風的估值邏輯也面臨重審。

  爭議“暴風統帥”

  在暴風集團上市之初,VR紅極一時,暴風魔鏡也順勢成為暴風集團最為核心也最為燒錢的子公司。實際上,VR熱潮從起勢之初就備受質疑,技術和內容匱讓VR在2016年被迅速看衰,2016年3月,暴風集團曾試圖拋出31億元的高額定增,繼續布局VR,但最終被監管叫停。

  VR風口之後,暴風集團的注意力也逐漸從“暴風科技”轉入了另一家TV業務運營子公司——暴風統帥身上,但對於暴風統帥,外界一直質疑是暴風集團“畸形”財務處理方式的載體。

  2017年年報顯示,暴風集團並表的子公司有17家,但在這之中,天津鑫影、創新投資、暴風秘境等13家為全資、控股子公司,暴風統帥、暴風影業、風秀科技、暴風梧桐4家則為控制子公司。所謂控制子公司,即暴風集團雖不控股,但為該公司的最大股東,在董事會中佔有多數席位,實際控制其經營活動,故納入合並範圍,收入和資產全額合並。但由於持股比例較低,暴風統帥的巨額虧損只需按比例承擔。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公告發現,暴風集團目前僅持有暴風統帥21.5819%的股份。而2017年,暴風統帥總資產1.37億元,實現收入約1.35億元,淨虧損高達3.20億。由於股權結構設計,暴風集團得以實現當年合並淨利潤為虧損1.74億,但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卻實現盈利0.55億,而少數股東承擔了2.30億的虧損。

  長江商學院終身教授、長江商學院創辦副院長、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創辦副院長薛雲奎分析就此分析認為,暴風集團這一反向變動不得不讓人再次想起樂視網的案例。即,公司通過精巧的股權結構安排,“騙過合並報表會計準則,將母公司權益佔大頭的子公司盈利豐厚,而讓那些少數股東佔大頭的子公司發生巨額虧損。在其看來,這樣的盈利水準並不能恰當表達暴風集團實際的盈利能力。

  暴風集團披露,2017年公司電視產品虧損減少32%,虧損明顯縮窄,同時,TV單台平均銷售單價提升33%,運營端收入實現約6700 萬元,同比增長約370%,互聯網運營能力大幅提高。但這仍然難掩“賣一台虧一台”的事實。報表霹靂,2017年暴風集團銷售商品的毛利率為-7.15%。不過相比2016年的-15.29%,已縮減一半。

  在兩小時長談中,馮鑫以涉嫌信披違規的言論表示——暴風TV在2019年可以進入盈利期,2020和2021年應該至少有一二十億利潤的期望值,而且還會保持很高的增長速度。對於這一說法,深交所發布問詢函要求暴風集團按年度統計暴風TV業務開展至今的銷售量、銷售額及毛利率等數據,以及暴風統帥近三年及一期的資產總額、負債總額等主要財務數據。

  債務風險幾何

  在暴風魔鏡、暴風TV等業務上燒錢投入,但短期內又未有對等的產出,讓外界質疑馮鑫和暴風集團均面臨著越拉越大的債務風險。

  第一財經此前報導,2017年馮鑫不斷將其所持有的暴風集團股份質押融資,當年上半年就累計質押12次,質押率達到7成,而最新的數據顯示,馮鑫所持股權的質押比例已高達95.35%。

  據馮鑫稱,中信資本對暴風統帥2016年初的投資額在8000萬左右,對賭要求是暴風魔鏡需要在2020年底前要被並購或上市的條款,若未達成將由馮鑫承擔資金保本和回購責任,不過,中信資本卻在2017年提出了提前撤資,而8000萬將全部由馮鑫出資回購,但馮鑫以股票高額質押也僅還上了5000萬,剩餘部分則“一直拿不出這麽多現金”,造成中信資本凍結了他所持有的暴風集團7032.24萬股股份。記者了解到,除此之外,中信資本此前還凍結了暴風系旗下兩家VR公司股權。

  拿不出現金的馮鑫同時面臨著更大的平倉風險,有媒體報導,馮鑫的平倉價格集中在10-12元,7月12日,暴風集團最新收報於13.05元,而6月1日,馮鑫已將其質押在華創證券的6705.11萬股進行了延期回購。馮鑫也表示,由於當前股市的整體走勢低迷,質押價格的壓力在不斷增大。他透露,在此前暴風體系公司融資時,其個人承擔了一定融資擔保壓力,轉換為債務壓力後,壓在他個人身上。

  馮鑫堅持認為,暴風集團從財務上看,本身的債務壓力很少,但卻難以讓外界信服。2018年6月7日,暴風集團曾推出5000萬的迷你定增,讓外界對公司的債務壓力產生了巨大的質疑。馮鑫認為這雖然反映出了一定的資金壓力,但壓力的數量級實際很小。

  從財務報表來看,暴風集團上市以來的經營和資金壓力在不斷增大。

  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暴風集團總資產30.79億元,總負債20.07億元,負債率65.18%,基本與2017年年末持平,但相比上市前的36.20%增幅逾80%。

  從短期償債來看,一季度暴風集團的流動負債合計19.75億元,而流動資產為18.29億元,不足以覆蓋短期負債。償債壓力大,暴風集團的造血能力也在下降,2016年以來其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流出,合計達6.98億元。轉型硬體生產也讓暴風承受巨大的存貨壓力。2014年公司期末存貨僅為0.02億,已增長到2018年一季度的6.82億。此外,一季度應收票據、應收账款等合計8.80億,佔比總資產超五成。

  “目前的市場環境對於暴風並不友好,大家都不願意出錢給這樣的公司。”在上述私募投資總監看來,市場環境的巨變是馮鑫和眾多的投資人都始料未及的,而風險不斷暴露之後,暴風會走向何方很難預料。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