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史上最大雙語學習大坑:中英夾雜真的不是一種病

作者 | 鄭尉 編輯 | Vivi

這是鄭尉在【閱讀第一】分享的第1篇好文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中英文夾雜抱持著比較極端的態度。但是你想過嗎?用好了雙語說話的方式,不僅能提升語言能力,還能增進感情!

在我指導父母培養雙語兒童的過程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中英文夾雜說話到底可行嗎?對孩子會有不好的影響嗎?會影響孩子的英文思維嗎?

下面,我來舉兩個最典型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1) 你愛我嗎?Tell me.

專業版解釋:這種情況屬於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句間語碼轉換。意思是整句句子或從句的轉換。

2) 如果你們不去那個地方住,我就把酒店cancel掉了。

專業版解釋:這種情況屬於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句內語碼轉換。意思是在一句句子或從句轉運站換部分詞語。

而這第二種情況大概也是常見於某些外企白領人群的中英夾雜現象了。不少人對此頗有微詞,吐槽其不中不洋,他們原本想要秀一把英語,沒成想反而暴露了自己語言組織能力不到位,畫虎不成反類犬。

說實話,我最開始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時,感覺挺奇怪的:怎麽會有這種問題出現呢?我們的母語是中文,怎麽可能做到全英文說話?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全英文就意味著低品質的英文代替了高品質的中文。

而且,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中國,中文大環境下,你讓學中文的孩子用全英文交流也不太現實。就像我的孩子現在在英國生活,我就絕對不會要求她跟我說話的時候全講中文。

實際上,對於雙語人(不管是兒童還是成人),不管他們是“中英雙語”、“西英雙語”還是“法漢雙語”,只要是雙語人,都可能出現“兩種語言夾雜”說話的情況。這種現象其實有個專業術語叫做“code-switching”(語碼轉換)。

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些,我觀察到女兒安可來到倫敦後的code-switching例子:

1)媽媽,好奇怪,我的餅乾盒子掉地上了,但是biscuit沒有掉出來呢。

2)媽媽,沒事,用手rub一下就好了,很乾淨的。

3)媽媽,我想吃scone.

4)媽媽,我畫了一個rainbow cup,你看,這是它的handle.

5)媽媽,我會寫floating palace,我寫給你看。

6)媽媽,我會說好多個以tion結尾的詞,我說你聽:

contribution,conversation,civilization,caution,potion,injection,pollution,contamination,clapham junction, Paddington station,education.

你知道caution我在哪裡看到的嗎?我們學校牌子上寫著:caution, wet floor.你記得clapham junction嗎?我們在那裡坐車。Paddington station是帕丁頓熊故事裡聽到的。Potion是美人魚故事裡聽到的……

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過一本書叫Cambridge handbook of linguistic code-switching。我們不妨來看看書裡對code-switching是如何解釋的:

1.語碼轉換是雙語人士經常出現的語言行為,而且出現這種現象是有很多原因的。

2.語碼轉換其實反倒可以看成是兩種語言都比較熟練的表現。所以,我們不應該認為這是反常現象,更不要覺得這個人是在裝,而去打擊Ta。

3.作為專業的老師,其實也不應該強製要求孩子們隻使用一種語言,以為這樣就可以避免出現語碼轉換的現象。

4.孩子們在學習兩種語言,都還沒有熟練的時候,語碼轉換反而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就好像大人在特定的場合使用最適合他們的表達方式一樣,孩子也應該被允許這樣做。

從以上這4點我們可以看出,Code-switching對於雙語大人和孩子來說,都是一件極其正常的事情,並且是有實用功能的。

現在我通過我和我女兒(安可,5歲4個月,在英國倫敦上學前班)以及我觀察到的例子具體解釋一下Code-switching的好處和實用性。

1

Code-switching更能確保語言品質,

促進孩子認知能力。

安可3歲多在北京上幼稚園的時候,說不想上學,就想和媽媽在一起。我告訴她:寶貝,你不想上學,想和媽媽在一起,是正常現象。這叫“分離焦慮”英文叫“separation anxiety”。不用擔心,媽媽現在送你上學,你去和小朋友一起玩,然後放學媽媽再去接你,我會第一個去接你的,放心吧!來,魔法親親!你還記得《魔法親親》嗎?……

你看,因為用熟悉的中文,我們可以和孩子說很多溫暖的話,而且可以引出來孩子喜歡的繪本故事,沒準還能繼續再聊一聊。但是如果我要家長全部用英文來回應孩子的各種問題,不管是情緒上的問題,還是“十萬個為什麽”,我想中國家長很難做到用高品質的英文來回應。

2

Code-switching可以起到

強調重點詞的作用。

比如我買的餅乾盒子上有一句話:We are happy to refund or replace any Tesco product which falls below the high standard you expect.

我想和安可強調refund和replace這2個詞,所以我拿著盒子念道:我們很高興refund或者replace…這樣果然吸引了安可的注意力。她問:什麽叫refund, replace?我就告訴她refund是退款,replace就是換貨。如果你覺得這餅乾不好吃,你可以拿去要求把你的錢拿回來,或者換一種別的餅乾吃。

安可英國學校有一個作業,要求家長和孩子通過閱讀積累單詞,把積累的單詞寫在專門的本上。所以我給安可積累單詞的時候,只有我要強調的單詞我會說英文,其余的解釋全部用中文。當然,他們還有一個作業是用英文解釋英文(同義替換的訓練,我們暫不詳細探討)。

3

Code-switching也會發生在

“用母語不好意思說”的情況下。

比如,一些中國父母不好意思對伴侶甚至孩子說:“我愛你,你是我的寶貝。”這樣的句子。但是用英文他們就覺得說得出口一些。

所以,我的一些朋友,平常和家人表達愛意的時候會用我教給他們的英文句子:I love you. You are my treasure. You are the whole world to me.這樣既能表達中文不好意思表達的情感,又能給孩子輸入高品質的英文。

4

當你不想讓另外一個人聽懂你的話時,

Code-switching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比如安可咳嗽的時候,想吃冰淇淋,但是爸爸不讓她吃,她就會用法語對我說la glace(冰淇淋),希望我能讓她吃一個。

5

當一個人想表明她的身份的時候。

比如我和安可同學的家長聊天時,和外國家長講英文,但是看到亞洲模樣的人的時候,我會講中文,來表明我是中國人。如果對方也是中國人,會講國語,她會用國語回應我。有一次我對一個亞洲人講中文,她說:Sorry, I don’t speak Chinese. I am from Vietnam.(不好意思,我不會講中文。我是越南人。)那我就跟她講英文了。

6

引用經典的時候。

比如我們碩士課程有位中國老師,她講課用英文,但是如果需要引用中國某個很經典的句子,她會直接說中文原句。比如孔子的“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然後再翻譯一次英文。

7

確實不知道對應詞句時,

只能在A語言裡加入B語言。

比如安可很喜歡吃英國的scone(中文叫做司康餅),但是她不知道這種點心的中文名叫什麽,她會說:媽媽,我想去吃scone.

根據我提到的理論依據,我的實踐經驗和我對雙語兒童與成人的觀察,code-switching真的不是一件壞事,並不會影響孩子的“英文思維”,所以爸爸媽媽們不要過度擔心。

另外,想要培養“英文思維”,一定是多讀英文原版書,不管是分級讀物還是繪本,多讀多聽,是為上策。在此前提下,家長和孩子平常利用code-switching大膽、自如、用高品質的二種語言多交流,培養一個中文和英文都強大的雙語孩子,其實並不是一件難事。最後留個懸念,雙語人的主導語言(dominant language)是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的。這個我們以後再聊。

作者:鄭尉,原北京新東方北美部老師,10年一線英語教學經驗;現居英國倫敦,女兒5歲4個月,就讀於西歐第一家英中雙語學校;致力於推廣高品質的嬰幼兒雙語啟蒙,分享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