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追鴿子哨的人 故事FM

幾個月前,我們製作過一期有關北京拆遷戶的故事:

100 萬拆遷款,拆散了我的家人|故事 FM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在那期節目的環境音中,我們加入了北京胡同裡鴿子哨的聲音。

事實上,在當下的北京,人們已經很少有機會聽到鴿子哨了。它淹沒在城市的轟鳴聲裡,只存留在懷舊宣傳片、年代題材電影,或是老胡同人的記憶裡。

不只是鴿子哨,有太多帶著公共記憶的城市聲音已經消失在了滾滾向前的城市變遷中。而在藝術家秦思源的藝術項目「聲音博物館」中,我們又再次聽到了那些聲音。

秦思源是七零後,他生在英國,長在北京,常年在歐洲做藝術研究。2013 年,他開始收集那些公共記憶裡的老北京聲音,試圖去複原這座城市的聲音歷史。

* 提示一下,這一次我們剪輯了很多有意思的環境音,部分音效由秦思源提供,所以推薦你在安靜的地方收聽本期故事。

故事FM?第 102 期

▼點擊下方音頻,收聽完整故事▼

/講述者/秦思源/主播/@寇愛哲

/製作人/@梁珂

/聲音設計/@故事FM彭寒

/BGM List/

01. Junkyard Resident (未發布)- 彭寒 / Yangfan

/更多收聽平台/

蘋果播客 / 網易雲音樂 / 蜻蜓 FM / 懶人聽書

—下面是本期故事的文字版—

請配合上方音頻食用

1 .「你最喜歡的聲音是什麽?」

可能要先說明一點,很多人以為我做「聲音博物館」這個項目,是因為我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對老北京的聲音有懷舊情結。其實不是這樣的,我是觀念藝術家,我感興趣的不僅僅是自己記憶裡的聲音,而是公共記憶裡的聲音。

其實我第一次發現「聲音」這個元素具有公共性和社會性是在 2004 年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在北京,給英國大使館文學教育處策劃了一個名叫「都市發聲」的藝術項目,邀請了幾位國外的實驗音樂家來北京,體驗這座城市的聲音環境,從中進行創作。

我還記得,那個時候我帶著他們一起去了南城,逛了天橋市場,天壇公園之類的地方。那些藝術家都特別興奮,覺得北京胡同是他們在全世界遇到的最有意思的聲音環境。

但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次項目的一個「副產品」。當時,其中有一位藝術家通過北京廣播電台向聽眾提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你最喜歡的聲音是什麽?」

我們收到了很多特別有意思的回答。比方說很多觀眾都提到了鴿子哨的聲音,有的人還提出疑問,說為什麽我們現在都聽不到這個聲音了。

有的聽眾說他最喜歡打棗落到搪瓷盆裡的聲音,這也引發了很多人對童年的回憶。

有的聽眾提到了電報大樓的喇叭聲,是「東方紅」的旋律。這個我也記得,因為我九十年代初就住在那附近,民族飯店旁邊的一個胡同裡。我還記得那個時候,每隔一個小時都能聽到那個旋律。

這些聲音一下子把我帶回到了過去的時光,也讓我驚訝地發現,城市的聲音竟然能引發出這麽多有意思的公共話題。

2 . 追逐正在消失的聲音

2013 年的時候,我家以前在史家胡同的老宅子被改建成了一座博物館,當時,東城區要規劃這個博物館的設計和用途,我作為院落最後主人的後代參與了會議。

當時,我想起幾年前做「都市發聲」時的經歷,就提出可以做「聲音博物館」這麽一個項目,在裡面展示北京城的聲音歷史。幾年下來,我們斷斷續續製作了很多老北京的標誌性聲音。

就在兩個月前,我自己嘗試著錄了一段鴿子哨。

其實這年頭,鴿子哨的聲音已經越來越難找了。不像八十年代,那會兒剛沒了「破四舊」的限制,胡同裡好多人養鴿子,玩鴿哨。到了 90 年代,很多住在胡同裡玩鴿子的人搬去了樓房,一方面養鴿子的環境沒了,一方面限制也越來越多,哪怕是到了二環裡,你也很少有機會能聽到這個聲音。

所以我那次錄音是跑到了很偏遠的地方,站在屋頂上,才勉強錄到了一段。

我還錄過天壇公園裡老人玩鞭子的聲音。這個聲音特別有意思,像鞭炮一樣,啪、啪、啪,震耳欲聾。

我碰到的那些老人都只是拿這當成一種晨練項目。其實這最早應該算是滿族「馬文化」的一部分,就跟美國的牛仔文化差不多。但現如今,它在中國已經基本上跟「馬文化」脫離開來了。

但其實,哪怕只是作為一個晨練項目,恐怕再過十年二十年,這種聲音也已經快要消失了。市井文化在更迭,下一代老年人也會有新的生活方式,也許到了那個時候,也不會再有人玩鞭子了。

3 . 用聲音複原歷史,記錄當下

我最近準備錄一段駝鈴聲。老駝鈴已經借到了,就差租幾頭駱駝,讓它們戴上駝鈴,走幾圈,錄下那些叮叮當當的聲音。

其實北京早就沒有駝鈴聲了。這還得追溯到五六十年代,那會兒北京城裡滿大街都是駱駝。廣安門那邊,每天清早都會有駱駝隊運煤進城,每個駝隊有七頭駱駝,其中一頭會戴著駝鈴,沿途留下一串鈴聲。

像駝鈴這樣的聲音就是需要我們自己創造條件去複原的,因為它已經消失了。我是希望能從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始,複原每個年代的標誌性聲音,放到聲音博物館裡面。

不只是過去的聲音,我還希望這個項目能記錄下當代的聲音。但在這個領域,我更希望它能發揮聲音在公共領域的社會性和互動性。也就是說,我希望通過社交平台,讓網友來向我提出,他們在城市裡聽到了什麽有意思的聲音,然後,我們再使用專業的錄音手段去記錄下來。

對我來說,這大約才是這個項目最吸引我的地方。它不止是聲音藝術,也是一次難能可貴的在藝術領域達成社會互動的可能性。

你要問我最想記錄下北京的什麽聲音?我不知道,我希望你們來告訴我。

* 本期頭圖 | 白羽麽麽

感謝分享故事到朋友圈

文字 | 梁珂 運營 | 劉軍

/往期故事/

「故事 FM」

用你的聲音,講述你的故事

更多收聽平台

蘋果播客 | 網易雲音樂 | 蜻蜓 FM | 懶人聽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