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癌症患者,為何只能用國外葯?

VOL.25

作者|季媛媛

漫長的人類歷史中,癌症如同一把死神的鐮刀,一直高懸於人們頭頂之上。30年前,靶向藥物的出現,如同大地初開的第一縷曙光,讓人類終於有機會扼住癌症的咽喉。今天,呋喹替尼的出現,則讓中國人第一次有機會加入抗擊癌症的「世界聯隊」。

中國,380多萬腫瘤患者,這是380萬翹首以盼的眼神,也是巨頭們夢寐以求的巨大市場,中國的腫瘤患者們,等待靶向藥物已經太久太久。

誰能拿下中國市場第一寶座?

2005年,是靶向葯進入中國的元年。

CFDA一紙上市許可證,由阿斯利康研發的吉非替尼應時進入中國市場。自此,成百上千萬的腫瘤患者,可以不用奔赴香港或者求國外代購,在中國的公立醫院,就可以購買到靶向藥物,中國腫瘤治療進入靶向治療時代

在隨後的數年中,吉非替尼的銷售曲線呈現出傲人的增長勢頭,銷售額從第一年的0.67億美元,迅猛攀升至2017年1.44億美元。

巨頭們的中國市場爭奪戰至此拉開序幕。

除了癌症,靶向藥物還應用在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上。|圖:originoo.com

新興的靶向藥物隨之雨後春筍般湧現,2005年吉非替尼進入中國,2006年,厄洛替尼進入中國,2010年,貝伐珠單抗進入中國,2014年,克唑替尼進入中國……至2016年底,CFDA已批準20種腫瘤靶向藥物進入中國市場。

種種國外新葯的快速上市,給中國腫瘤患者帶來更多新生希望。中國腫瘤靶向葯市場進入「戰國時期」。10年間,靶向葯研發佔比也從78%增加到90%,抗癌藥研發靶向化趨勢明顯。

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些藥物的研發者,無一例外都是歐美巨頭。這個戰國,其實是「八國聯軍」。

而中國企業,直到2011年,由貝達葯業研發的埃克替尼獲批,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在此之前,5000家葯企中國還在為了青黴素,維C等原料葯展開血腥的價格戰。

靶向葯你為何這麼難?

由於目前的醫學技術發展的局限性,癌症,在很多人心目中意味著絕症,和死亡可以直接劃上等號。而這種灰色的情緒,其實在很大的程度上,主要來源是未知。

癌症的發生是一種漸進的基因突變,多數癌症發病原因未知,但一旦基因突變導致癌細胞出現後,就會不斷生長。雖然目前還很難把突變的基因變成正常的基因,但是可以通過藥物使癌細胞的信號傳導中斷,就像在家中的電線中加一個開關,然後關掉開關中止電流的傳輸,從而阻止癌細胞的生長。這種治療就被形象地稱為靶向治療,而藥物就像子彈一樣,瞄準作用靶點,從而精準命中。

以第一個進入中國市場的吉非替尼為例,它其實是一種口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EGFR-TK)抑製劑(屬小分子化合物),其作用是通過對EGFR-TK的抑製,可阻礙腫瘤的生長、轉移和血管生成,並增加腫瘤細胞的凋亡,從而延長患者生存期。

無數靶向治療的出現,大大地延長了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無數公開文獻和臨床病例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2005年至今,13年來,我國超半數的晚期肺癌患者存活期從此前的14.1個月延長至33.5個月,壽命延長2.4倍;五年生存率從8%增長到18%,也是兩倍之多。

更大的進步在於,靶向藥物的副作用遠遠小於化療,療效則遠勝化療,提升患者生存期限的同時,生活品質也能得以維持。通俗來說,化療是低效高毒,靶向藥物則是高效低毒。

常規化療藥物通過對細胞的毒害發揮作用,不能準確識別腫瘤細胞,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殃及正常細胞。|圖:originoo.com

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易瑞沙就是靶向治療的代名詞。其後的幾年間,隨著藥品審評審批制度的逐步改革,國外新葯進入中國的速度進一步加快。

2004年11月18日,由基因泰克(羅氏子公司)和安斯泰來共同研發的厄洛替尼(特羅凱)獲FDA批準上市,並於2006年4月獲CFDA批準在中國上市;

2013年7月12日,由勃林格殷格翰研發的阿法替尼(吉泰瑞)獲FDA批準上市,並於2017年2月21日獲得CFDA批準上市;

2015年11月13日,由阿斯利康研發的奧希替尼(泰瑞沙)獲FDA批準上市,並於2017年3月22日就獲得了CFDA上市批準,創下了2007年化葯註冊分類實施後進口葯在中國上市速度紀錄。

當諸多新葯湧向市場,靶向藥物開始取代化療,成為癌症治療領域的新星,憑藉其「腫瘤細胞針對性強+低副作用」的優勢,讓患者深信不疑。

靶向葯真的如此神奇?

電影《我不是葯神》中,有一段老太太與警察的對話讓人淚目,「我不想死,我想活著。」這句話道出的,是癌症患者對生的渴望,更是他們將靶向葯視為唯一救命稻草的無助和辛酸。

《我不是葯神》電影片段。|影片截圖

事實上,靶向葯並非神葯,也並不適合於所有患者。

上海中大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黃迪澤教授曾表示,靶向治療僅適用於中晚期患者,早期患者禁止使用該治療方式,因為靶向藥物在使用一年後大多會發生耐葯,一旦出現複發,患者就會面臨無葯可用的窘境。

無論哪種類型的醫療機構或醫生,如果沒有事先進行基因檢測就對患者進行靶向治療,都屬於不規範治療。在靶向治療應用中有一個硬性指標:找到癌症患者體內的「靶點」即相應的基因突變。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趙健教授對此有過全面的總結:「一些早期肺癌患者如果因為害怕手術,盲目服用靶向藥物治療,經濟上損失不說,也可能帶來耐葯的問題。而有靶點的患者,吃靶向藥物,相對化療來講,有效率比較高,但目前還不能治癒,最終會產生耐葯。」

幾乎所有的靶向藥物治療都會出現耐葯現象,其根本原因是由於癌細胞的異質性以及動態變化。|圖:originoo.com

12年,15億

現實卻是,就當前醫療手段而言,靶向葯已經毫無懸念地成為腫瘤特別是晚期腫瘤、惡性腫瘤的最後一道防線。在技術、研發、臨床審批、上市銷售等方面的支持下,全球靶向葯也是多點開花。未來,靶向葯可能會變成普葯。

一類是由擁有藥品專利權的企業進行生產的原創的、自主開發的藥品,俗稱原研葯。這類藥品價格普遍昂貴,供有經濟實力者選擇;

另一類是在劑量、安全性和效力、品質、作用以及適應證上相同的一種仿製品,俗稱仿製葯。這類藥品藥效與正版相差無幾,但是價格更為親民。

旺盛的用藥需求拉升了供給鏈。據IMS數據顯示,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從2012年910億美元增至2016年1130億美元,從藥物結構來看,全球抗腫瘤藥物以靶向及免疫治療藥物為主,佔比65%。

全球腫瘤藥物市場費用支出和增長率。|圖:Global Oncology Trends 2017

但在2010至2014年上市的49種癌症新葯中,只有6種在中國上市。截至2018年1月,在中國進行的與癌症相關的臨床試驗研究項目約為33400個,而在美國,這一數量已超過11萬,3倍的差距,且國內上市和在研的新葯絕大多數是以仿製為主,處於仿創結合的階段。

以我國臨床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藥物為例,目前主要治療藥物分別為埃克替尼、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以及甲磺酸奧西替尼。其中,除貝達葯業的埃克替尼外,均為進口藥品。

為何中國患者只能用國外靶向葯?靶向葯在研發和生產方面有何難點?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某醫藥企業市場總監告訴39深呼吸(ID:shenhuxi39),藥物的研發生產費用不僅高,而且風險也不好控制。葯企在製訂藥物研發策略時,成本和市場往往成為最關鍵的考慮因素。

好不容易產品經過了批準,監管部門往往還要求進行上市後的研究,評估臨床效果。相應的,也帶來巨額研發成本。而在一些市場中,上市後研究可以持續達10-20年。

格列衛的研發跨越了近半個世紀,花費超過10億美元。|圖:originoo.com

在產品的生產方面,靶向葯也是耗時較多、需要較大勞動量和最多資源的藥品。生產過程中,需要嚴格溫度控制、生產時間、品質控制和許多其它要素。

然而,就算研發生產困難重重,跨國葯企仍蜂擁而入。實際上,對跨國藥廠來說,決定他們是否會進行某個方向藥品的研發,無非聚焦於三點:有沒有研發、生產成本,可不可以推出市場以及上市後能否賺取足夠利潤。

當然,還有政策的支持。

據39深呼吸(ID:shenhuxi39)了解,為了鼓勵靶向藥物研發,同時考慮到藥物研發的巨大投入、風險以及極小的市場規模,包括美國、歐盟、日本等眾多國家和地區都推出針對研發企業的優惠性政策。比如更長的市場獨佔期、稅金減免、研究資助、快速藥物審評程式等。

同樣,為了這些醫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不間斷的研發投入,針對相對高昂的靶向葯價格,這些國家和地區也相繼推出醫療保障制度,以確保藥物可及性。

相比之下,對於中國企業來說,臨床試驗意味著新的巨額投入。同時,要完成藥物引進的全套申請、審批程式,通常需要5-8年的時間,對患者而言也是漫長的等待。

以最近上市申請獲批的呋喹替尼為例,作為一種新型口服抗癌靶向藥物,該葯由和記黃埔醫藥自主研製,是我國第一個從發現到新葯上市申請都在國內完成的主流抗癌新葯

9月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稱,批準轉移性結直腸癌治療藥物呋喹替尼膠囊(愛優特)上市。|圖: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被刷屏的「大國神葯」背後,是不為人知、經年累月的閉門磨練:從立項到目前的上市衝刺,呋喹替尼研究團隊走過了整整12年的研發歷程,項目累計研發投入超過15億元。

貿易戰當頭,需要更多
和記黃埔「亮劍」

目前,我國患者常用的靶向藥物基本來自進口,且需求量巨大,價格昂貴。

在一些癌症患者社區和交流群,這樣的一句話曾廣為流傳:「對一般人而言,兩萬塊錢可以買4部蘋果手機、2個義大利名牌包包、一輛二手奇瑞汽車。對於我們而言,兩萬塊錢,只夠買一盒格列衛的抗癌藥。」

越來越多的中國中低收入癌症患者,為了保留活下去的希望,開始選擇靶向治療,儘管他們多數無力承受高昂的價格,為此不惜舉債或者向公眾求助。在各眾籌平台上,無數癌症患者的籌款的大部分,都會用在進口靶向藥物的購買上。

癌症患者不斷萎縮的經濟支付能力,和進口靶向葯高企的價格,形成了一個無解的矛盾。跨國葯企獨霸中國靶向葯市場的局面,急需改變。

目前,厄洛替尼在湖南省某些地區逐漸被列入醫保藥物,曲妥珠單抗在浙江很多地區已列入醫保藥物目錄。|圖:quanjing.com

在當前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這個改變顯得更為迫切。

2018年3月,美國總統川普建議加征關稅的自中國進口產品清單中,共包含約1300個獨立關稅項目,其中就涉及到醫藥行業。清單羅列出了數十種藥品,包括醌類藥物、含青黴素或鏈黴素藥物、瘧疾診斷試劑盒等。

對此,我們不得不擔憂,如果一旦進口靶向葯開始退出中國市場,中國的癌症患者將會面臨怎樣的境地?

總算,我們也還是等來了和記黃埔醫藥。此次和記黃埔醫藥呋喹替尼膠囊的出現,為中國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帶來療效與安全性均良好的新選擇,也給中國患者帶來了希望。呋喹替尼獲批,也是我國葯企研發能力的一大展現,為國內葯企注入一劑強心針。

業內人士也普遍認為,從中國的新葯研發角度來看,和記黃埔醫藥此次新葯的獲批具備相當意義。目前,中國過去在藥品研發上相對「落後」的現狀將逐漸改變。

實際上,IMS數據也顯示,中國抗腫瘤市場由2012年的604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1268億元,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可達1447億元。預計國內腫瘤藥物結構未來會向全球看齊,靶向及免疫治療藥物國內市場成長太空大。

未來,39深呼吸(ID:shenhuxi39)也堅信,在更多的醫療尖端領域,我們會看到更多的國產品牌、國產企業、國產藥品出現,這不僅是中國產業的重磅利好,更是億萬中國患者的福音。

THE END▼你的朋友正在看這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