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編者按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當我們談及這段歷史,便自然會想起曾經風靡全國、家喻戶曉的電影作品《英雄兒女》。無論是主人公王成的英雄形象,還是那一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經典台詞,抑或是在當時廣為傳唱的電影插曲《英雄讚歌》,都為一代中國人留下了深刻的時代記憶,讓那份熾熱的革命精神與愛國情懷伴隨影像流傳至今。在當下重新述說這部電影幕後的故事,人們依然能夠感受到影片散發的不朽藝術魅力。


有文章憶述,電影《英雄兒女》在劇本階段,名為《他鄉遇故知》,編劇是毛烽和武兆堤。劇本初稿經長春電影製片廠藝委會討論後報送文化部及電影局,當時主管電影的文化部副部長夏衍和電影局局長陳荒煤等看後表示滿意,認為是“很重要”的題材,不過片名可用影片所改編的巴金原小說的名字“團圓”。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正式爆發。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編印的《抗美援朝戰爭衛生工作經驗總結》裡的數據:抗美援朝先後出動志願軍人數達135萬,戰後健全回國的37.2萬人,包括凍傷致死、致殘在內共計減員97.8萬,戰況慘烈程度可見一斑。這場戰爭直到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簽訂方止。


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一邊高喊“向我開炮”,一邊頑強戰鬥。資料圖片


  中國拍攝的抗美援朝戰爭片很多,在《英雄兒女》之前,有《斬斷魔爪》(1953)《上甘嶺》(1956)《前方來信》(1958)《三八線上》(1960)《英雄坦克手》(1962)等。相比較同題材作品,《英雄兒女》描述戰士王成在朝鮮戰場犧牲後,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鬥,最終與養父王複標、生父王文清團圓的故事,以革命英雄主義的基調,表現並頌讚了英雄的大無畏犧牲精神。其優勢不僅在於受到電影界的重視,被建議“作為一個重點片子”,還在於對“他鄉遇故知”“團圓”這樣表現戰爭中個人化視角和人性人情主題的開掘。


  影片攝製完成後,導演武兆堤帶著樣片赴北京放映,羅瑞卿、蕭勁光、楊成武、許世友、傅鍾、魏傳統等眾多將軍參加觀看,在紛紛表示肯定的同時,建議將片名“團圓”改為“英雄兒女”。片中勇士王成的事跡和他“為了勝利,向我開炮!”這樣一句根據朝鮮戰場上真實的人和事寫就的電影台詞,震撼了全場的觀者。從“他鄉遇故知”“團圓”到“英雄兒女”,作品名字的改變表現了創作視角發生了位移,從另一種歷史敘事維度,表現英雄主義情懷和人道主義精神的主題。影片於1965年元旦正式上映,立即引起巨大轟動。其成功說明,一部電影要受到觀眾歡迎,成為經典,需要有積極的創作基調,強大的文化魅力和藝術表現力,能與觀眾進行情感互動。


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文清和王芳父女倆失散多年後相認。資料圖片


1.在朝鮮戰場待了7個月,停戰後又在朝鮮城鄉生活了5個月,巴金寫出原著《團圓》


1952年3月開始,飽經時代巨變的激蕩,一批批文藝工作者在全國文聯組織下深入部隊、工廠、農村。第一批除了下工廠、農村之外,還有一部分人趕赴朝鮮,像巴金、葛洛、白朗等,包括文學、美術、音樂、電影藝術門類的工作者。查當時的《人民日報》等報紙上的新華社電訊稿,可知巴金率領的這個代表團,全稱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赴朝創作組”。巴金第一次在朝鮮戰場待了7個月,後來在停戰後,他還曾在朝鮮城鄉繼續生活了5個月。


1961年,也就是踏上朝鮮戰場九年之後,巴金應《上海文學》約稿,完成了《團圓》。小說原作以通訊形式,講述在朝鮮戰場上父女團圓的感人故事。經過長時間的醞釀沉澱,寫作過程可謂一氣呵成。創作者在這個傳奇故事的不同人物身上找到了情感這個同類項與公約數,使父女情、兄妹情、戰友情成為作品聚焦並歌頌英雄的決定性因素。可以說,《團圓》是巴金情感厚積薄發的典型文本。而情感背後是真實的力量,是用常識理性敘寫戰爭故事,描繪英雄人物,處理戲劇化的矛盾和衝突。重讀巴金這部中篇小說,發現他寫出了抗美援朝中難忘的戰鬥,表現了中國人克服困難的意志和勇氣,更描寫出英雄身上真摯飽滿的情感力量,讓人讀來仍會熱淚盈眶。


2.“風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在寫實與寫意間唱響一曲英雄讚歌


20世紀50年代以來,抗美援朝題材的小說很多。相比較而言,中篇小說《團圓》是其中醞釀時間最長的一部。這部作品發表後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最終,將其改編成電影的任務落在了“長影”身上,由武兆堤執導。


電影《英雄兒女》海報 資料圖片


武兆堤接受創作任務後,找到他在延安抗大的同學毛烽。毛烽在朝鮮戰場生活戰鬥過,武兆堤認為他“有著跟小說裡同樣的經歷”。毛烽卻道出“沒有寫電影劇本經驗”的顧慮。武兆堤堅持:“什麽經驗,你在朝鮮戰場上,有那麽多的經歷和故事,如果融入劇本裡,這就是經驗。”毛烽被說服,答應和武兆堤一起改編。毛烽想起在朝鮮戰場保存下來的兩本厚厚的《志願軍一日》記錄本,裡面有上千篇日記,都是前線戰士親手記錄的真人真事。他興奮不已,趕忙翻找出來,細細品讀。拍攝前,巴金看了劇本,對改編予以認可。


“為什麽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麽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由公木作詞、劉熾作曲、張映哲演唱的歌曲《英雄讚歌》在影片中多次出現。20世紀80年代末,我曾聽劉熾講起那段創作往事。他雖然年齡大了,卻依然熱情活潑,像個孩子。《英雄讚歌》自然、有力,激情澎湃,在某種程度上也表現出像劉熾一樣的革命文藝家的高尚情操和純粹精神。這首頌讚英雄的歌曲與那段“向我開炮”的情節融為一體,被觀眾廣為傳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為《英雄兒女》的藝術底板增添了更為立體寫意的色彩。


3.對於樹昌、楊根思等英雄的原型事跡進行藝術加工,最終為新中國電影史留下了一個經典形象


與巴金“激流三部曲”等作品改編成電影時刪減頗多不同,《英雄兒女》在創作時不僅對原著《團圓》的人物框架和情感關係進行了濃墨重彩的表現,還搜集了大量部隊戰鬥生活的素材,對主人公王成的形象作出進一步的充實豐富。


電影《英雄兒女》中,戰士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揮舞著旗幟。資料圖片


一說起《英雄兒女》,令觀眾印象最為深刻的當屬王成這個人物。特別是他一邊高喊“向我開炮”,一邊快速移動、頑強戰鬥的情節,創作者用抒情性敘事方式,將畫面、音樂結合起來,使這段英雄犧牲的橋段富有理想主義色彩和象徵意味。然而,小說裡對這件事的記述,除了王芳簡短提到過哥哥犧牲的話之外,就只有“只是王成沒有能回來,他勇敢地在山頭犧牲了”這一句。毛烽和武兆堤對此不滿足。他們翻閱《志願軍一日》,找到了一段記載:戰士滕桂橋、連長楊寶山、機炮連連長王德山……在參加281.1高地東山腿的爭奪戰中壯烈犧牲。步話機員於樹昌在經過一整夜激戰,全連官兵都犧牲了的情況下,仍堅持戰鬥——中午,敵人從三面蜂擁而上,逼近於樹昌。他連續呼叫我軍炮火:“快打我周圍50米!”“打30米!”“打20米!”當團長孫斌急切地問他“你地堡積土多厚,有何危險”時,他堅定而急切地呼喊:“別顧我,向我開炮!為了勝利,開炮!向我開炮!”最後,他高喊:“首長,同志們,親愛的同志們!再見啦……”拉響最後一顆手榴彈與成群的敵人同歸於盡。毛烽和武兆堤他們對於樹昌、楊根思等英雄的原型事跡進行藝術加工,最終在銀幕上呈現出王成一個人在陣地上用石塊和刺刀拚殺,抱著爆破筒與敵同歸於盡的影像,為新中國電影史留下了一個經典。


4.一眾演員的真摯演繹讓英雄形象,至今仍活在人們心中


王成的扮演者劉世龍曾參演多部舞台劇,後被保送進入專業戲劇學院學習,演藝經驗十分豐富。但當武兆堤向廠領導介紹劉世龍這位主演人選時,一度被嗆:“王成這個角色在戲中分量這麽重,你得找一個個子大的、氣質能撐得住場面的人才行,劉世龍頂多只能演一個戰士。”武兆堤並不這樣看,他認為王成這個人物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戰士。最終,武兆堤大膽起用劉世龍,又安排他到部隊體驗三個月的當兵生活。


在講述王成犧牲這個故事之外,《英雄兒女》還接續小說原著的重點,生動記敘了志願軍某軍政治部主任王文清與女兒團圓的故事。田方扮演的王文清早年在上海從事地下革命工作,妻子犧牲,不得已將幼女托付鄰人,之後失去了聯繫。二十年後,他赴朝鮮半島前線,哪想到在異國他鄉與女兒重逢。田方曾出演過《深山裡的菊花》《一天一夜》《風從東方來》等影片,他的表演質樸自然,深沉含蓄,舉重若輕。王芳的扮演者劉尚嫻當時還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生。謝晉導演在北京電影學院門口與她擦肩而過,打了個照面,就憑直覺向武兆堤推薦,沒想到她因在此片中真摯細膩的表現一舉成名。此外,周文彬飾王複標、郭振清飾張振華、浦克飾金正泰,他們演得同樣精彩。


創作者將敘事建立在常識的基礎之上,描寫王成、王芳、王文清、王複標的動人故事。在影片中,這些人物積極投身抗美援朝,為的是保家衛國,守護百姓們幸福安寧的生活。正是一眾演員的真摯演繹,用情感力量使人們對英雄和戰爭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使作品在藝術上具有啟示作用和先導意義,為後來的創作開拓了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


5.周恩來總理及業內專家對影片高度評價,巴金認為王成、王芳等形象改得好


“《英雄兒女》已經上演,詩人王辛笛看過了,據說很感動,不知你看了沒有?文藝會堂九日上演這個電影,如果你回來了,我們可以一起去看了……”1965年1月,妻子蕭珊給正在北京參加會議的丈夫巴金的信中,欣喜地寫道。巴金回到上海即與蕭珊一起看了這部電影,看後,巴金在日記中記述:“看了長影劇情片《英雄兒女》,改得不錯。關於王成的一部分加得好。王芳的形象也很美……”


此片在王成英雄事跡,王文清、王芳父女感情,王複標、王文清的友誼等方面,刻畫得細致到位,呈現出珍貴的藝術理念,給人“開朗準確”之感,具有很大的教育意義。據記載,一位觀眾在觀後感中這樣寫道,看完電影《英雄兒女》,一個鏡頭時常浮現在眼前:硝煙彌漫的高地,面對漫山遍野往上爬來的敵軍,志願軍戰士王成怒目圓睜,對著報話機,大聲呼喊:“為了祖國,向我開炮!”我軍指揮員為之震驚、激奮。


時任中宣部副部長的周揚在審片後曾提出,影片主題應著力強調為“在革命戰鬥中培養新的一代”。周恩來總理觀看了《英雄兒女》,給予很大的肯定。他對時任中國作協副主席、總政文化部部長劉白羽說,作家一定要到火熱鬥爭中去,到了火熱鬥爭中才寫出新的好的作品。“(這事)請巴金帶個頭,他抗美援朝,深入生活很好嘛!寫出《英雄兒女》那樣好的作品。”可見,作為一個里程碑式的作品,《英雄兒女》代表了時代的新要求,契合了人們普遍的思想政治情緒和審美取向,和時代藝術的發展方向相一致。


《英雄兒女》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傳遞著人們對先烈的懷念,也展現了中國人民乃至世界各國人民都有追求和守護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正如當年在朝鮮戰爭前線的巴金所寫的那樣:“夜並不深,台灣時間不過九點光景,在祖國的城市裡該是萬家燈火的時候,孩子安寧地睡在床上,母親靜靜地在燈下工作,勞動了一天的人們都甜蜜地休息了。是誰在這遙遠的寒冷的國土上保衛著他們的和平生活呢?祖國的孩子們是知道的,祖國的母親們是知道的,全中國的人民都是知道的。”是啊,祖國的孩子們夢中的微笑,母親們臉上滿足的表情,全國人民幸福的笑容,何嘗不是對中國人民志願軍和王成們無私奉獻的感激表示呢! (作者:丁亞平,系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光明日報》(2020年10月16日 13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