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藝術特展來啦:看看《奇趣動物園》

繼去年《相看兩不厭——歷代萌寵展》後,今年暑假期間,我們推陳出新,即將再次為大家奉上一場以歷代動物形象器物為主題的特別展覽——《奇趣動物園》。

民國 孔雀藍釉貓

觀複博物館藏

此次展覽的器物年代,從商代至民國時期,跨度長達三千余年。工藝種類包括了“金屬器”“玉石器”“陶瓷器”等等多個門類。一百餘件套展品,被劃分為“魚”“昆蟲”“禽鳥”“野獸”“家畜”“龍”“神鳥瑞獸”“十二生肖”八個主題。自然與人文呼應,現實與神話混搭。通過不同的角度,為觀眾們闡述人與動物之間,億萬年來這份共長共生的奇緣,從而獲得文化上的樂趣。

西漢 錯金銀豹首承弓器一對(局部)

觀複博物館藏

中華民族的成長,是在農耕、遊牧兩大文明中交替上升的,其中還兼或著漁獵文明。

農耕文化崇尚男耕女織。遊牧文化喜歡四海為家。漁獵文化依賴於采集攫取。多種人類的文明類型都曾在我們這塊廣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交替運行。

儘管文明各有不同,但它們對動物都有著同樣的情感,甚至同樣的依賴。這層微妙關係的演進構成了人類的文明。

長久以來,人類一直以萬物之靈長的態度,在滿足物質文明的同時塑造精神文明。由具象到抽象,又由抽象到具象,反覆變化間記錄下了文明的一點一滴。

史前社會由於生產力的局限,動物形象的表達簡單而抽象。

商周時期工藝突飛猛進,動物形象開始變得具體。

商代 玉臥豬

觀複博物館藏

特別到了秦漢以後,工藝更加精益求精,細節和比例都拿捏得十分講究。

西漢 銅鎏金牛

觀複博物館藏

魏晉南北朝受到戰爭環境的影響,動物造型和人一樣,逃離了現實,充滿了主觀的想象,變得卡通。

晉代 青釉臥虎形燈

觀複博物館藏

隋唐大一統,國家富強。工匠手中的動物也都體態雄健充滿力量。

唐代 金坐龍

觀複博物館藏

兩宋時期國家進入守勢,不再強調武力,改興文教。奔騰的戰馬、怒吼的雄獅走下了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悠哉的仙鶴、安逸的鳩鳥。

宋代 銅鶴形香薰

觀複博物館藏

西夏、金、元都是少數民族政權,與遊獵相關的虎、鹿、天鵝等形象變得隨處可見。

金代 白玉芝角鹿掛件

觀複博物館藏

明清之後,所有藝術都放下了高雅。各種動物造型的背後,都藏著一個你知道或者不知道的世俗追求。看似婉轉,實則是藝術世俗化的無奈。

清乾隆 五彩太平有象擺件

觀複博物館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