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回歸投資的真諦

2015年6月12日,這天股市迎來了八年來的最高點5178點,這天股市在一片狂歡中收盤了,這天誰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麽事情。有多瘋狂就有多慘淡,誰也沒有想到昨日仍狂歡著的股市,從那天之後就開啟了狂瀉之路。

從那天之後,股市多次上演著千股跌停的壯烈情景;從那天之後,投資者見證了開盤幾分鐘後股市就休市的熔斷;從那天之後,有的股票成了“仙股”,時不時出現的閃崩股票讓投資者繃緊了神經。

上證狂瀉到現在,市場已經震蕩下行47%左右了。儘管大盤表現得如此萎靡,但我們也不難發現有些股票已經逆市漲了超50%,比如消費、醫藥、白電等板塊個股。但在這種市場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低價股在不斷擴容和成交量不斷萎縮的情況下,許多個股已經被“腰斬”,有的甚至“成仙”了。

我們也許會有疑問:為什麽有些股票可以獨樹一幟?它們身上是不是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其實我們的腳下是一片沙灘,目光所及都是沙子,可是在沙子裡卻藏著幾顆熠熠生輝的金子,它一動不動就在那裡,只等著有心人去挖掘。

大分化的背後其實是價值回歸,那些估值低、基本面良好、業績增長迅速的優質行業龍頭股票受到資金的青睞,估值向上修複加業績增長構成了戴維斯雙擊,因此收獲了頗多的漲幅;而估值泡沫嚴重、業績差、只會編故事、蹭熱點、炒概念的個股隨著估值向下疊加業績下滑構成了戴維斯雙殺,迎來了比較大的跌幅。

如果問你:這個市場中投資者和投機者誰佔的比重更大?我想大部分人都會認為是投機者佔得比重更大吧。為什麽市場中會有這麽多投資者熱衷於追逐所謂的“炒概念”、“炒題材”“講故事”呢?一方面,許多投資者生活在中國,卻對自己國家充滿質疑。畢竟中國成立至今還不到70周年,股市成立至今也不到30周年,各方面的制度、建設都需要完善,所以投資者的質疑也是無可厚非的。另一方面,投資者不成熟。

龜兔賽跑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詳了,因為兔子跑得快,所以在投資中許多人都想當那隻兔子,夢想自己可以一夜暴富,賺快錢。因此,在A股市場中價值投資被很多投資者忽視甚至嘲笑,他們形成了固定的思維模式,認為A股適合短線操作,不適合長線投資。但我們要知道雖然兔子跑得快,但它最多只有三年的壽命;而雖然烏龜爬得慢,但它可以活上百年、千年。

投資就是一場馬拉松,如果我們在比賽剛開始時就鉚足乾勁往前衝,那恐怕我們在半路就倒下了;相反,那些不急功近利的、有著全局觀念的“烏龜們”可能就笑到最後了。

放眼股市,我們回顧那些被短期爆炒過的股票,大部分這些票都經不起時間的推敲,在投資者情緒高漲的時候被爆炒一番後,便開啟了綿綿下跌的走勢。

我們不妨來看看樂視網和中國中車,樂視網在2015年牛市的時候憑借著“生態”這個概念,靠講故事吸引了熱錢的追捧,股價一度漲到了179元;中國中車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憑借著“一帶一路”的概念受到了投機派的熱捧,股價在兩個月內漲了30%、反觀這兩隻股票的現狀,一隻已經快要“成仙”了,而另一只在這半年的跌幅已經超過30%了,有多瘋狂就有多唏噓。

投資的真諦是什麽?

投資指的是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金增值。通俗來說,無非就是投資者希望今天付出一筆錢, 能夠在未來收回更多的錢。我們希望用5毛錢買到未來價值1塊錢甚至更高的商品,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大部分投資者本質上還是希望能買到低估的、將來能夠超過大家預期而成長的商品 。股票的本質是企業所有權的憑證,我們投資股票其實就是投資企業的本身,不管是短線、中線還是長線投資,殊途同歸,我們的投資始終要回歸企業本身。

那問題來了,我們要如何選股?在這裡,筆者遵循自上而下的選股思路。

1.選對行業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同樣的,投資者在進行證券投資時,頭等大事就是先選對行業,選好的行業。邁克爾·波特認為:決定企業獲利能力的首要因素是行業吸引力。確實如此,每個行業的賺錢能力是不同的,有的行業賺錢能力相對來說更強,因此對企業基本面的分析就離不開行業分析這個大前提了。

行業分析可以從這五個方面入手:行業發展階段、行業周期性、行業競爭格局、行業現金流特性、行業的產業鏈位置。

好行業的標準是:

①競爭格局好,最好是寡頭壟斷。2005年的電器行業價格戰開打之後,形成了格力和美的市場佔有率具有絕對優勢的格局。行業格局優化後即使整體行業增速下滑,但格力和美的業績增長很快,股價也都漲了幾十倍 。

②行業進入壁壘高,具有品牌、規模、技術、資源等等準入門檻,比如貴州茅台、海螺水泥、涪陵榨菜這些品牌。

③行業發展太空大,我們不僅僅要對處於夕陽階段的行業提高警惕,還要對一些新興行業提高警惕。因為新興行業處於初期百舸爭流的階段,不可避免的是同行業間的企業可能會互掐,打價格戰,我們不妨等行業內戰結束後、贏家產生了再做投資。許多人擔心在勝負已分的行業中買贏家會太遲,其實不然,騰訊、百度、格力、茅台等企業在十年前就已經是各自行業裡的贏家了,但是這十年來它們的漲幅依舊驚人。新興行業無人零售在2017年的時候可謂是意氣風發,鬧得沸沸揚揚,而在今年年初,持續火爆的無人零售驟然降溫,融資受阻、大裁員、公司跑路、無人補貨等消息蜂擁而來。一場遊戲一場夢,夢醒全是傷心事,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這個新興行業不成熟,充斥了各種不確定性。

2.選對企業

在篩選出好的行業後,選擇傑出的企業就是我們成功的關鍵了。

市場專業人士曾用一句英文來概括考察企業的八個方面“I met a huge magic Figure.”

I——industry,代表行業

m——market,代表市場

e——entrepreneur,代表企業家

t——technology,代表技術

h——human resource,代表人力資源

m——management,代表經營管理

c——culture,代表企業文化

f——finance,代表財務狀況

簡而言之我們希望選出來的企業符合這幾項標準:

①有長期穩定的經營歷史

②有高度的競爭壁壘,甚至是壟斷型企業

③管理者理性、誠信,以股東利益為重

④財務穩健,負債不高而淨資產收益率高,自由現金流充裕

⑤我們能夠理解的,能夠把握的企業。

只要經營得好的企業,才有投資的價值。

3.選對價格

找到了好行業中的好公司之後,我們是不是要馬上入手,直接梭哈?且慢,我們要時刻謹記價值投資的定義:在價格低於價值的時候買入股票,在價格等於或者高於價值的時候賣出股票,其實價值投資也是高拋低吸,隻不過判斷的標準是內在價值而已。那我們要如何判斷股價和內在價值的關係?這個時候就得引入“估值”了,估值可以輔助我們判斷價格相對於價值而言是便宜了還是貴了,估值決定股票能夠上漲的太空。所以當我們發現了一只好標的後,千萬不要熱血沸騰地無腦買進,學會冷靜客觀思考,可以利用市盈率法、市淨率法、成長率、現金流折現法等方法來對標的進行合理的估值,然後再決定要不要入手。

其實選股的標準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很多投資文章或多或少都有涉及。但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我們如何利用這些標準挑選出我國眾多上市企業中的金子?這就離不開我國的國情。比如貴州茅台一路漲到了最高價七百多塊,這一路上許多投資者都有異議,認為茅台不可能像美股的可口可樂那樣增長。但我們結合國情來看,雖說茅台的商業模式很簡單,但改變文化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中國只要白酒文化不變,赤水河的水還在流淌,當地紅高粱還在生長,茅台就會像液體金山那樣,永不枯竭。茅台供不應求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的富強以及中產階級的崛起,而茅台的發展壯大是中國走向富強中最具民族文化代表性的標的之一。顯而易見,脫離國情來談投資就如沒了根的樹,是走不遠的。

總而言之,投資到最後,反映的是我們個人的真實性情和價值觀,健康平和的心態是長期修行的成果,成功誠然需要運氣和際遇的結合,但能否幸福地去做投資則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回歸投資的真諦,做時間的朋友,希望大家最終都能成為贏家。

注:內容原創不易,歡迎轉發分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