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護照青年:留學生稀有到尋常,海外打拚另一種選擇

如果說一個人的行走範圍就是他的世界,那當代青年的世界,一定遠比父輩寬廣。

從新中國第一本護照問世到改革開放前的 30 年間,中國公民普通護照隻簽發了 21 萬本,年均約 7000 本;而在 2002 年到 2017 年的十多年間,中國公民普通護照簽發量達到 1.73 億本,年均簽發 1080 萬本。

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手持護照邁出國門。這是時代遞出的一顆糖果,讓說走就走成為一種可能。

1. 學海無涯

“改變世界可以非常簡單,它可以簡單得變成作為世界不同地區的溝通者,並找出更多創造性的方法將知識傳遞給像我母親或農民這樣的群體。”

2016 年 5 月,一名在湖南農村長大、上大學才第一次進城的中國青年何江,站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的講台上,作為哈佛研究生優秀畢業生代表發言。

那一年底,有 136 萬中國人在國外學習,中國面孔出現在全世界的校園裡。

如今,世界上沒有任何其他一個地方,在外留學生比中國多。全球每 6 個留學生裡,就有 1 個來自中國大陸。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知識總能衝破界限。

1950 年 9 月,25 名青年乘火車離開北京前往莫斯科後分別赴東歐五國,他們是新中國第一批國家公派留學生。

1978 年 12 月, 52 人乘法航途經巴黎轉乘美航歷 25 小時抵達華盛頓,這是新中國向美國派出的首批留學人員。

1984 年 12 月,國務院印發《關於自費出國留學的暫行規定》;到現在,自費留學已取代公派留學,成為國人留學的主流方式。

從 1978 年到 2018 年,超過 585 萬中國青年出國求學,他們當中近 85% 攜所學回國發展,時移世易。

2. 築夢無界

遠赴異國打拚,是“護照青年”的另一種模式。

今年 4 月,在中鐵建中土尼日利亞有限公司工作的河南小夥孔濤,因為對當地發展做出的貢獻被封酋長,那是他遠赴飛行距離一萬多公里外的西非工作的第九年。

目前,約有多達 6000 萬的華僑華人,分布在海外各個國家和地區。

世界銀行發布的《人口流動與匯款專題簡報》顯示,2018 年,中國接收了 674 億美元的海外務工人員匯款,成為全球僅次於印度的第二大匯款流入國。

在海外工作是一種什麽樣的體驗?在時差氣候與飲食起居之外,在樂不思蜀和形影相吊之間,工作上的挑戰才是日複一日。

無論是從工作性質還是工作環境來看,海外打拚都不是“邊玩邊賺”那樣輕鬆。

據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中國在外各類勞務人員主要分布在建築業、製造業和交通運輸業等工作任務相對繁重的行業;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尼日利亞等條件相對艱苦的地區,是中國企業境外承包工程的主戰場。

不過,奮鬥在海外的青年,有他們自己的想法。

“我認為應該趁著年輕,多做有意義的事。”22歲的成都青年牟哲鳴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說道。那時,他正要隨其他 16 名青年赴毛裡求斯做志願者。

3. 行者無疆

不是留學,也不是工作,看遍世間風景,才是“護照青年”的最大願望。

“旅行者和街頭藝人之間有著相通的本質。街頭藝人粉墨登場,對他們來說,處處是舞台。而旅行者雖然素面朝天,可在我看來,處處都是人生。”

從走出格子間踏出旅行的第一步到成為微博粉絲超 200 萬的職業旅人,小鵬在《背包十年》一書中寫下這樣的感悟。

據某在線票務服務公司出境遊訂單的統計,2018 年,80 後、90 後和 00 後這三個年齡段的遊客,佔到全部出境遊客的 60% ,青年人成為出境遊當之無愧的絕對主力。

他們將旅行拍成 vlog 分享到社交平台,他們將朋友圈定位到全球各類小眾景點。

將時間撥回 1997 年,《中國公民自費出國旅遊管理暫行條例》正式實施,那時候,出國剛剛從“探親”向“旅遊”轉變。

當我們決定要出發的時候,最困難的部分已經完成了。如今,中國人愛上了旅行,將“餘裕”變成記憶,將記憶存在世界各地。

數據顯示,中國出境旅遊人數和境外旅遊支出,目前已穩居世界第一位。

2018 年,中國出境遊市場規模增至 1.49 億人次,出境遊客在境外消費了 1300 多億美元。

結語:

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到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人類對世界的探索,描繪了銀河的邊緣。

我們走出家門,在眼裡裝下星辰大海;我們步履不停,成長出一個更好的人。

許多個“我們”加起來,成為時代。

這就是護照青年們的故事,也是中國擁抱世界的一章。

數據新聞編輯 李媛

新媒體設計 陳冬 校對 郭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