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貝托魯尼與《末代皇帝》:洋導演鏡頭下的溥儀是真實的嗎?

作者:金滿樓

2018年11月26日,著名意大利導演貝托魯奇因病逝世,享年77歲。

說起貝托魯奇,中國觀眾最熟悉的恐怕就是那部《末代皇帝》了,而後者也確實了得,竟在第60屆奧斯卡獎斬獲了九項大獎。

從類型上說,《末代皇帝》是一部典型的傳記片,講述了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的不平凡的一生,時間跨度六十餘年。

當時,國內外也有一些聲音認為,貝托魯尼在一些歷史細節上並不客觀,這更像是一部不懂中國的外國人拍出的電影。

作為一個電影藝術大師,貝托魯奇的影片通常帶有一種感傷而懷舊的色調,這對於溥儀這個題材來說可謂恰如其分。

在一般教科書上,作為歷史人物的溥儀總顯得孱弱而不安,其扁平的臉孔、緊閉的雙唇,用教科書式語言表達就兩個字——傀儡。

是的,溥儀的一生是動蕩的,在他61年的人生中,時而皇帝、時而傀儡,時而囚犯。他曾是至高無上的皇權的象徵,名義上佔據一切權力,但事實上,他沒有辦法左右自己的命運,更談不上左右歷史。

在貝托魯尼的鏡頭下,溥儀的一生被分成了五個階段:紫禁城中、天津租界、偽滿洲國、撫順戰犯管理所、特赦後在北京的花匠生活。

總體而言,在《末代皇帝》之前,溥儀的形象是臉譜化的,但貝托魯尼運用了一種古希臘悲劇式的敘事體系,細膩地展現了這位末代皇帝在歷史洪流中的掙扎與迷惘。

在貝托魯尼的鏡頭下,溥儀及婉容等是有血有肉的,有著令人同情也極具時代的命運轉折與令人噓噓的傳奇故事。

也正是這種時代中的掙扎,才使得電影中的溥儀由一個空洞的皇帝形象被具體化為一個大時代中渺小而真實的個體。

對於自己刻畫的溥儀的形象,貝托魯尼用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個人是歷史的人質”,這也極為恰當地概括了溥儀如枷鎖般的一生。

事實上,不單單是溥儀,其他小人物在貝托魯奇的鏡頭下也同樣展示了獨特而深沉的一面。正如貝托魯尼說的:

“我需要愛攝影機前的所有人物,即使他們是惡劣的,我也設法使他們具有某種悲劇性,從而產生一點高貴感。

……這些人物雖是可憎的,但他們也是世界的一部分。……他們也是命運之神的玩物,所以,任何人都不過是歷史的犧牲品。”

總體而言,貝托魯尼的電影敘事手法,更像是以一個窺探者、一個監視者的角度。

正如電影中展示的,拍攝的鏡頭經常在高聳的窗台邊、莊嚴的大門側插入,或遊蕩於厚重的窗幔、簾幕。

通過這種從幽暗到明亮、從密閉到戶外的不斷推移轉換,觀眾也被帶入了一種虛幻的、若明若暗的、非真非假的想象之地。

當然,《末代電影》之所以被奉為經典,除了貝托魯尼本人的審美氣質外,另外也要歸功於著名攝影師斯托羅拉。

按:斯托羅拉曾擔任《現代啟示錄》、《赤色分子》兩部影片的主攝影師,並曾三次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據報導,在拍攝《末代皇帝》之前,斯托羅拉與貝托魯奇為影片的不同時空設計了不同的光線形態:

從皇權時期的金黃到青年時期的明媚,再到趕出紫禁城後的陰影;偽滿洲國時期則為紫色和靛青色;被改造時,光與影趨於融合;當他出獄後,光線轉為自然狀態,這也象徵著昔日的皇帝終於成為了一個普通人。

因此,認真觀看的話,就會發現:影片中溥儀的每個人生階段都有一種特定的主色彩,而通過對光影的運用,從中勾勒了這位末代皇帝大起大落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譬如,在溥儀登基時,一束金黃的硬光從昏暗的宮殿外直射而入,這象徵著溥儀幼年所籠罩的神秘的皇權;

而在溥儀的少年時期,洋司機莊士敦給他帶來了紫禁城外的更多新鮮事物,溥儀也開始出現在陽光明媚的庭院中,這也是他一生中最為光明的日子。

然而,在1924年底,當士兵出現在三大殿、溥儀被趕出紫禁城時,天空烏雲密布,色調陰沉而令人畏懼。

更多的就不再說了。

30年過去,《末代電影》早已成為影壇經典,而貝托魯尼也在職業生涯中榮獲諸多專業獎項,如2007年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2011年坎城電影節終身成就獎等。

這一切,都隨著貝托魯尼的逝去而成為傳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