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觀察類綜藝有哪些局限?

號脈影像經絡,洞察娛樂風潮

今年,國內綜藝有了一種熱門形式——演播室觀察,即第一現場戶外真人秀+第二現場演播室觀察談話的綜藝模式。比如《我家那小子》《心動的信號》《妻子的浪漫旅行》等。

觀察類綜藝包含了明星對親情、愛情、家庭等生活的記錄,同時又加入了演播室的觀察、交流,一方面滿足了觀眾對於明星日常生活的窺探欲;另一方面,節目通過對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內容的展示、探討,增強了觀眾對自我生活的觀照,更容易產生共鳴。若被觀察者在節目中再多一些收獲和成長,與觀眾的聯繫則變得更加緊密。

這種模式無疑豐富了當下國內的綜藝節目類型,但目前觀察室的加入,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性。

觀眾的關注點在明星身上

觀察室的素人依舊充當道具功能

為什麽說觀察室的設定存在不足,要追溯到此類節目的起源。

觀察類綜藝起源於韓國,此類節目的初衷就是將藝人的生活作為觀察的看點,真實呈現在觀眾面前。

最早的觀察類綜藝是2013年的《我獨自生活》,節目中邀請了多位韓國人氣偶像在第一現場展現私人生活,主持人團隊在演播室圍觀。嘉賓們在節目中展示自己私下生活的另一面,讓觀眾大吃一驚。如Bigbang成員太陽的高腰褲,東方神起隊長鄭允浩的尬歌尬舞等。

在節目中,最吸引觀眾的是明星的私生活,觀察室團隊的功能是站在觀眾的視角討論、引導話題。

對普通人而言,能夠近距離觀察明星的生活狀態,滿足了好奇心;於粉絲而言,則是走近、了解偶像的絕佳機會,是莫大的福利;對於明星,也是他們拋開角色,在生活中重新樹立人設,吸粉的好機會。

時間拉回到當下,最近國內熱播的觀察類綜藝《我家那小子》《妻子的浪漫旅行》等節目,儘管觀察室發揮的作用明顯了,但明星始終是最大的賣點。

比如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中,節目形式發生了變化,被觀察者的丈夫團組成第二觀察室,五位來自不同領域的素人“懂事會”組成第三觀察室,意味增加多方視角。但截止目前,熱點話題基本都出自明星團成員,素人“懂事會”不僅在節目中出現的鏡頭少,而且發揮不了明顯的作用,有的“懂事會”成員甚至很少發言,尤其是男性。

很多觀眾都認為這個環節是在“浪費時間”,看到有關“懂事會”討論的部分會直接拉快進條。

第三觀察室的設立,多少有些尷尬。

最近熱播的《心動的信號》也是如此,這個節目是韓國《Heart Signal》的中國版。在中國版中,觀察室由明星嘉賓和心理學專家組成,觀察8位素人單身男女日常相處的生活細節,推測分析他們的情感走向。

相比於節目中素人嘉賓的戀愛,目前來看,觀眾對於明星嘉賓的推測表現出更大的興趣,節目播出以來,與之相關的話題很少是有關幾位單身男女的,基本都來自明星,搜索《心動的信號》,出現的許多名詞都是:楊超越錦鯉人設、張雨綺星座狂魔人設等。

說到底,觀眾對觀察類節目熱衷,仍是對明星生活的窺探欲、認同感和陪伴感,與其他未設立觀察室的明星真人秀,區別還不是太明顯。

誰來觀察、怎麽觀察,也有局限

除了無法脫離明星,在觀察室中還有一個受限的因素,就是觀察本身。誰來觀察?怎麽觀察?其中有很大的學問。

目前,國內綜藝的觀察室模式大體可劃分成兩種:

第一種,觀察者和被觀察者存在親密關係,如《我家那小子》是明星和母親或其他親近的長輩,《妻子的浪漫旅行》是夫妻。前者主在化解代際矛盾,後者意在促進夫妻溝通,完成雙方關係的探討與和解,是這種觀察模式的主要目標。

這類觀察者的最大特點是不帶目的性,借助真實內容的呈現,很容易贏得觀眾的共情。

我認為這種模式是觀察室綜藝的一種更新,它由原來單純的消費明星生活,更新到與社會熱點、人與人的關係方面保持著高關聯度。這裡的觀察室與第一現場是並重的,具有極強的存在感和必要性。所以這類觀察室中常常能產生熱度。

如《我家那小子》中的四位長輩,雖然全是素人,卻因吐槽兒子頻出金句而走紅,尤其是陳學冬的大姨,屢次登上熱搜。《妻子的浪漫旅行》中,郭曉冬也因為“直男癌”頗受關注,常常會有觀眾特地留言告訴他如何改善。

第二種,觀察者與被觀察者毫無關係。

在這種觀察者中,又衍生出兩類人群:一類是以獲得推理樂趣為目標的,這類觀察者已經成為和被觀察者並重的兩大主體,是節目內容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且多由明星擔當。如《心動的信號》《真心大冒險》。他們在觀察對象的同時,剖析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娛樂性和共情感都較強。

另一類則是節目純粹的第三方參與者,和觀眾站在同一視角。此類觀察者大多與節目內容本身關聯性並不強,只是將節目內容做剖析。這類觀察者出現的很明顯問題是,會刻意去找話題點討論。

還以《妻子的浪漫旅行》為例,第二觀察室的明星嘉賓由於與被觀察者關係密切,所以參與感、融入感都很強。每一處細節、一句話、一個眼神,他們就會有所反應,說出自己的理解,並適時對自身進行檢討。他們給了觀眾很大的真實感和共鳴感。

但第三觀察室的素人嘉賓卻明顯變了畫風,他們每次的討論都針對某種話題,而且往往會分為兩派,如針對男性說“我養你”的承諾。

當丈夫們對著電視機了解妻子內心的隱秘感受,觀眾正沉浸在明星夫妻從分歧到和解的過程時,第三觀察室的點評卻打破了那種真實、自然的感覺,也破壞了觀眾的代入感,很容易讓人認為這是為了製造話題有意為之,甚至剛剛明星的表現也有刻意設定之嫌。原本是引發觀眾共情的部分,卻因場外話題的延續、分析,變得不那麽真實。

依賴明星、觀察者設定、閱聽人局限等原因,使得國內觀察類綜藝儘管有熱度,卻難以突破圈層。但在韓國,已經突破了相關局限,推出了更新版觀察綜藝《戀愛捕手》。

在這個節目中,相親男女中加入以獎金為目的“金錢捕手”角色設定,將愛情推理和身份推理相結合,“金錢捕手”的設定,使得推理不僅僅局限於場外觀察者,身處其中的被觀察者也被調動起來,積極參與到推理過程中。不僅豐富了節目的推理線,而且增加了素人的參與度,降低了對明星的依賴性,閱聽人面也更廣泛。目前,韓國甚至還推出了觀察+音樂、美食等,對不同職業的生活進行觀察的綜藝,不僅豐富了節目形式,也突破了觀察室中的各類局限。

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國內觀察類綜藝才能消除觀察室的尷尬,走向全民化。

【文/小熊星】

The End

出品 | 北京獨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監 製 | 李星文

主 編|楊文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