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紅色故事繪——連環畫裡的新中國70年”展覽展出的連環畫及手稿  李錦雲攝/光明圖片


展覽現場  李錦雲攝/光明圖片


“我想,我們的連環畫是一位美麗天然的使者。她翩翩然地招著手,引著孩子們、青年們與所有的人們跟在她身後,邁進一座座殿堂的大門。”正如著名劇作家曹禺所說,近日,連環畫引著大朋友小朋友們來到了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在這裡,由北京市西城區委宣傳部、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紅色故事繪——連環畫裡的新中國70年”展覽活動正在舉辦,並將持續至10月15日。原版書、電子書齊亮相,50余幅原畫稿,線上線下互動……精彩的展覽和互動活動讓連環畫愛好者們流連忘返。


一本本精美的小人書記錄了新中國70年的社會變遷,生動再現了共和國發展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構成了一部內容豐富且輝煌燦爛的壯美歷史畫卷。


小人書濃縮大變遷


連環畫是我國獨有的傳統藝術,其源頭可以追溯到漢朝的畫像石、北魏的敦煌壁畫等,在宋朝印刷術普及後最終成形。新中國成立後,連環畫藝術迎來空前繁榮。這一時期,連環畫作品充實著人們的文化生活,不僅是青少年的重要課外讀物,也是許多成年人文化娛樂的重要內容。一大批優秀的連環畫家和經典作品應運而生,連環畫成了展現中國社會風貌、傳播中國故事、展現中國精神的重要載體。


“我們這一代人都是看連環畫長大的。小時候攢的零花錢都用來買連環畫了。有時候買不起就租來看,看完還回去,再租一本。”北京市西城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靳真說,“舉辦這個展覽不僅僅是懷舊,更多的是從大家熟悉的小人書這一獨特視角,來重溫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感受紅色故事,弘揚時代精神,進一步弘揚連環畫這一傳統文化。”


據介紹,本次展覽分為建國大業、民族團結、英雄讚歌、山河故事、文化繁榮、幸福生活、祖國花朵7大板塊,展出了200多冊當年出版的連環畫原書,與展牆上200多冊連環畫的內容一一對應又絕不重複,部分連環畫還配有二維碼,觀眾可以現場掃描閱覽電子書。


珍貴原稿再現創作歷程


展覽展出了50多幅當年的創作手稿,據本次展覽的策展人、中華連環畫網創始人李華欣介紹,其中《白求恩》《朝陽溝》《風雨同舟》《二十春》《薑垚垚》《創業史》等幾部作品,都是參加過1964年慶祝新中國成立十五周年全國美展並獲獎的繪畫手稿,當年參展的標簽還貼在這些作品的背面。《創業史》還是1963年原文化部、中國美協全國首屆連環畫美術創作評獎繪畫二等獎的獲獎作品。“這些手稿塵封55年後再一次展出,是對當年激情澎湃歲月的最好的回顧和記憶,也是對新中國70年翻天覆地變化的最美讚歌。”李華欣說。


展覽還展出了當年有“南雷北燕”之稱的著名連環畫家雷德祖的作品手稿《迎接第三屆全運會》,以及國家一級美術師王培堃的《三氣“刮攏太爺”》《能高山的傳說》、杜滋齡的《紅色娘子軍》、楊沛璋的《望江亭》、李天心的《敵後武工隊》等珍貴手稿。


展品中的兩幅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64開連環畫稿紙的原稿對比稿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老畫家們特別下功夫,一次不滿意再畫一次,這兩幅畫主要區別在於八路軍的面部表情和馬的表情,體現出對敵人的憤怒。其實這兩幅都是作廢稿,都不是最終的成稿”,李華欣說,“當時的連環畫家基本一天就要畫一幅畫,完成一本連環畫需要三個月到半年。”


“連環畫的創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辛苦,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已經88歲高齡的人民美術出版社原主編趙隆義表示。趙隆義從事連環畫創作已有70年,作品有《小城春秋》、《賀龍的故事》(上下冊)、《楊開慧》等。“當年為了創作《賀龍的故事》,我們在賀龍的家鄉采風一個多月,了解當地的地貌特徵和風俗習慣。搜集素材,然後才開始進行創作。”趙隆義回憶說,連環畫《小城春秋》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創作這部作品時,他們在廈門住了近1年,深入了解故事的發展,最終才創作完成既有地方色彩又有合理改編的經典連環畫《小城春秋》,這部作品有500多幅,畫了近3年。


《光明日報》(2019年09月16日 09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