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台灣教育界聲討“台獨”教科書 別再毒害台灣學子

依據新版課綱編寫的台灣歷史教科書,在各個中學使用已近兩月,其混亂的體系、錯漏百出的內容和昭然若揭的“去中國化”圖謀,激起台灣學界和一線教師的強烈不滿。10月24日,台灣“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在台北召開記者會,與會者嚴正駁斥新版歷史教科書的種種謬論、給實際教學造成的困擾,呼籲全社會共同反對“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不再讓其毒害台灣學子。

記者會上,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通過錄影片表示,從課綱到教科書,民進黨當局正用盡一切手段“去中國化”,切割台灣與中華文化的連結,遂行“台獨”政治目的。他列舉史實,著重駁斥了新版歷史教科書中有關“台灣地位未定論”的內容,直言歷史教科書出現這樣的內容“實在荒謬”。

來自台中二中的高中歷史教師伍少俠認為,新版歷史教科書按專題教學,把本該用時間串聯起來的歷史知識切割得七零八落,不但給一線教學造成很大困擾,更是可以隨意塞進民進黨自己的價值觀,用一些似是而非的字句將學生引向“台獨史觀”。他質問道,新版教科書大量使用情緒化的詞匯影響學生判斷,“若教授的內容不是基於事實,而是基於特定的意識形態,未來這些孩子立身於世界勢必將有許多格格不入,認知和實況有極大落差,他們又將要如何面對?”

“文史不分家”,新版歷史教科書切割台灣與中華文化的連結,不僅影響中學歷史教學,也嚴重影響中學語文教學。台北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語文老師區桂芝感歎,學生缺乏相關歷史背景,無法進入到許多經典文章的情境之中,“不了解三國歷史,就無法讀懂諸葛亮的《出師表》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意涵;不了解北宋黨爭,就不能理解范仲淹《嶽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家國情懷”。

嘉義大學中文系教授蘇子敬也質問,教科書講儒學,為何不提儒學對台灣社會的影響;提到端午節,為何卻不講屈原投江的故事?台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也表示,在我們的民族文化中被視為經典的課文遭一路打壓,從60篇減少到40篇。雖然經典文章數量減少了,但老師們卻教得越來越辛苦,花的時間越來越多,“學生們沒有時空概念,要給他們補充太多的背景知識”。

為了達到“去中國化”目的,台新版歷史教科書刻意忽略了諸多重要史實,遭到與會人士痛批。“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理事長、嘉義大學歷史系教授吳昆財指出,教科書對清代劉銘傳、沈葆楨等人對台灣的貢獻隻字不提,對台灣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血淚史蜻蜓點水,反而對日本殖民統治大書特書。“民進黨編的教材胡說八道,我們學術界教育界要自己寫、自己教。”吳昆財說。

新學年開學以來,根據新課綱編寫的新版“台灣史”教科書已經進入高一、初一課堂。二年級歷史教科書雖未上市,但已確知的是,“中國史”將根據課綱並入“東亞史”並采取專題形式編寫。吳昆財說,等下冊東亞史出現的時候,“中國史”這三個字不但量少了,連質都變了,台灣面臨文化和歷史危機。“發現了這個危機之後,我深深地以為不可,所以必須站出來做反對新課綱的工作。”

記者會上,自己救、自己寫、自己教成為與會學界教育界人士的共識,而這也正是“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的理念。吳昆財介紹,目前他正聯絡學者和一線教師製作150集公開課,上傳到網上供學生學習。“身為一個歷史研究人,我絕不能看著中國史在台灣這片土地上關門,看著中華文化在台灣斷絕。”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到新版歷史教科書的危害,他主編的《在台灣建構中國史教育》一書也開始發行。在題為《為歷史存真,為時代提筆》的序言中,吳昆財寫道:“中國人向來重視歷史的鑒戒作用。我們不信真理喚不回,我們也不容青史盡成灰。”(本報記者 任成琦 馮學知)

(本報台北10月24日電)

原標題:台教育界人士聲討“台獨”教科書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10月25日 第 04 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