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馬思純到底冤不冤?

12月15日,馬思純發了一條微博,內容是關於張愛玲作品《第一爐香》讀後感的,@衣錦夜行的燕公子轉發並評論了馬思純,直接將馬思純拉上了戰場。隨後網友找出了馬思純以往用錯張愛玲語錄的微博,關於讀後感和假語錄的爭論將馬思純推到了微博熱搜。

而馬思純被群嘲後,又引發了一波“藝人沒文化”、“明星凹有文化人設崩塌”的話題。

從馬思純所發的微博來看,她並沒有覺得自己有文化並進行顯擺,在我看來,馬思純不過是捍衛文化“小白”表達感想的權利而已。

今年有很多藝人遭遇了“文化翻車現場”,比如許凱給粉絲簽名“麻辣燙”三個字寫錯兩個字;胡先煦在綜藝《hi,室友》裡寫小紙條,將“名字”寫錯成“名子”。

當然還有之前靳東發微博引用出錯;還有飾演晴雯的楊冪被抽查判詞讀錯字,她說:“因為晴雯已經離我的生活太遠了。”

當然這不能全怪他們,正如楊冪所言,讀書離他們的生活太遠了。

讀過的書也會忘記或者記憶不準確;讀書時並不認真,囫圇吞棗;沒讀過原著但聽過二手知識,知道裡面的“名人名言”;這個知識點知道,但腦子短路,寫錯字。

以上任何一種情況,碰上表達欲旺盛且備受關注的人,都會是一場小型“災難”。其實很多知識分子,也會寫錯字、引用出錯,但他不會因為這點錯誤,被人質疑是不是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

而藝人得不斷地接受驗證,仿佛很多網友就是在等待藝人“現場翻車”,證明“藝人沒文化”果然沒錯,這樣的驗證有什麽意義呢?

從藝人到教授,誰還沒有個“文盲時刻”?

在中國,大部分藝人從選擇走上藝人路線開始,一門心思就是拿“奧運冠軍”,把讀書放在一邊,全心全意投身演藝。“讀書”基本上從他們的生活中抽離出去,他們也是“沒文化”的受害者。

“不讀書”現象是比較普遍的,不僅是藝人,我國眾多成年人都是不讀書的,除非是從事跟文化相關的工作,否則很多人一工作後基本就沒時間讀書。在學校學習的很多東西都還給老師了,以至於文憑和文化基本不能等同。

而且即使是把一個有一定知識文化的人放在聚光燈下,也很難逃脫被抽查被挑錯的命運。別說看書了,我國成年人連看劇的時間也沒有。

所謂倍速為時代而生,語錄因國情而盛。

其實這樣的事情並不新鮮。就在5月4日,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大會致辭中,北大校長林建華將“鴻鵠(hú)志”讀成了“鴻浩(hào)志”。

相信很多人對這個事件記憶猶新,之後林建華發了致歉信,首先他表示自己是真的不熟悉這個詞的發音,這次學會了,只是學會的成本太高;接著他在信中說了自己上學時趕上文革,所以文字水準不高;最後他說,“你們的校長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也有缺點和不足,也會犯錯誤。”

很多人認為,連小學生都會讀的字,而中國最高學府的校長卻讀錯,網友把這種失望的情緒上升到了為國家民族痛心的程度。

也有人指出:林建華寫原因時漏了關鍵一點——即使是秘書寫的稿子,面臨校慶這樣的重要儀式,為什麽不能提前讀一遍?只要讀一遍就不會出現這種錯誤,這是對自己的身份沒有要求,對北大和很多人缺乏尊重的表現。

致歉信引起了更多的不滿,因為林建華沒有說出直接原因,而選了可以博得同情和原諒的“歷史原因”。

不過,他說的最後一點倒是很對,沒人完美,即使是北大校長。所有人都會犯錯誤,犯各種各樣的錯誤。

走出優越感競爭誤區,文化人要理性溝通

燕公子話裡的意思是diss馬思純的文化水準low,讀什麽都能讀出青春傷痛文學。

被煽動的人馬上參戰,對於他們而言,是不是在閱讀文本之上產生的偏差,有沒有閱讀理解能力高低的區別,已經不是爭論的重點,他們的重點就是:馬思純不服是吧,好的那就攻擊到你閉嘴為止。

《聖經》中有個著名的“扔石頭”的故事:很多人決定要處死一個被抓住把柄的婦人。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於是那些人一個個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穌一人,還有那婦人。

“你們中間誰是讀過張愛玲的,誰就可以先開口批評她。”張愛玲書迷開的微博號@張迷客廳先是忠告馬思純多讀原著,少看假語錄;接著借機辟謠了一波張愛玲假語錄,將正版的張愛玲語錄抄送給了馬思純。

而在這次“馬思純讀後感”事件中,一些攻擊她的人的微博將《第一爐香》寫成了《第一香爐》,有多少人是沒讀過張愛玲和《第一爐香》的,更有多少人根本不知道張愛玲是誰的。

但他們充滿熱情、憤怒不已地參與這場爭吵,只是想要獲得熱門事件的參與感。這種戰鬥心理往往就是:“我沒有想法,我的意見就是你說的不對。”於是群起而攻之。

可任何人都沒有權利要求文化“小白”閉嘴。

有的讀者就是這樣,永遠懷著少女心性,不論讀什麽都能讀出愛情的啟發,都能產生“青春傷痛文學”的讀後感,這就是一千個哈姆雷特中的一個。

沒辦法,注意力在此,愛好在此。同樣的東西,有的人看到政治歷史,有的人看到商業,有的人看到愛情,有的人看到美。有的時候作者並沒有這個意思,但讀者的腦洞裡就有這個意思。

允許有各種讀者存在,是讀者的權利。所以才有一句話說“所有的解讀都是誤讀”。如果表達就是為了達成共識,表達的動力只為了證明自己,那表達還有什麽樂趣可言。

馬思純發微博表示:“表達的好處就是可以與人討論,不斷驗證自己的想法,讀錯了也有機會獲得指正。所以我不會因害怕犯錯而放棄分享,我還是會繼續把真實的自己記錄下來,不管好與不好,這就是我。我在接受,也在學習。”

溝通和理解有難度,但並非不可能。然而在這件事情中,馬思純表現出來的是可以溝通的,但很多人表現的是不可溝通的,他們做的只是發泄情緒,輸出暴力而已。

在暗處的網友帶著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審判在明處的馬思純,Diss別人沒文化並不能顯示自己有文化。

藏書家謝其章發微博稱:“樂意為@張迷客廳的嚴謹態度 ,為@馬思純的陽光坦蕩,提供張愛玲《第一爐香》初刊本《紫羅蘭》書影。年輕真好!”

真正有文化的人都是可以溝通的,所說的話也絕對不是為了讓對方閉嘴。因為他們擁有強健的文化胃口,能夠聽取迥異的觀點、吸收豐富的文化,對別人必然包容。

關於知識和食物的比喻早已有之,而二手知識泛濫,這就好比,一個人的胃口不強健或者沒時間吃飯。因為胃口不好,喜歡別人咀嚼過的知識,比較容易消化;因為沒時間吃飯,所以習慣了快餐,訴求是用更少的時間掌握更多的文化。

多讀原著,能夠掌握一手知識,更有利於獨立思考,產生多元觀點;不論文化水準高低,都要允許讀者有表達的權利。有錯就改,但堅決不能因為任何人的攻擊而放棄。

人們一直是這樣,既需要溝通,在一定程度上達成共識,又需要保持獨立思考,擁有多元化觀點。

【文/王毛毛】

The End

出品 | 北京獨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監 製 | 李星文

主 編|楊文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