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真的相信國家為每個小學生只花4塊錢?

一篇題為“花大價錢買留學生,打腫了臉就能成胖子了嗎?”的微信公眾號文章正在朋友圈瘋傳,其中質疑:“(2017年)教育部給1億8千萬的中國學生的錢竟然是人數只有48.92萬名外國留學的一半兒?”文中認為,這是在花大價錢買留學生。不少朋友來求證:這是真的嗎?

我國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留學生輸入國,但是留學生的品質還需進一步提高。圖為2017年5月19日,在黑龍江省中俄邊境地區城市黑河,俄羅斯留學生安娜在黑河學院校園內拍畢業照。

教育部部門預算是怎麽回事?

數據是真實的,來自於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部門預算。這份預算顯示的小學教育預算數為41661.72萬元,高中教育為122569.77萬元,來華留學生教育預算數為332000萬元。

可是,公號文章卻對數據進行了錯誤解讀,把教育部的部門預算混淆為中央預算和全國教育經費預算,並加以炒作。教育部的小學教育、高中教育經費預算,是針對教育部下屬機構(包括直屬高校附屬小學、附屬高中)的撥款,不是針對全國所有小學、高中的撥款。教育部門預算、中央預算、全國教育經費預算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分析教育投入支出時,需要有清晰的概念,否則,對公開的數據進行錯誤的解讀,會誤導輿論,除煽動情緒之外,無益於推進教育進步。

這篇公眾號文章很快就收獲了10萬加的點擊,令人不解的是,文章提到,2017年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初中生共1.42億人(小學在校生9913.01萬,近1億)。既然教育部給小學教育撥款只有4.1億,那麽,算下來,每個學生只有4元錢。這怎麽可能呢?只要稍微算一算,就會明白,教育部公布的小學教育預算,不是針對全國小學生的教育預算。可仍舊有不少網友選擇相信作者的分析,於是“感慨萬千”。

公眾號作者是從教育部部門預算中獲知以上數據的,而教育部在公布部門預算時,已經對部門預算做了明確說明:“2018年,教育部部門預算反映部本級(包括獨立核算的駐外機構)、教育部離退休幹部局、75 所直屬高校(其中 1所為兩地辦學,預算分戶管理)以及 36 個直屬部門的經費收支情況,不包括中央財政轉移地方用於支持各地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的教育專項。截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我部及所屬部門實有各類工作人員(含教職工)55.56萬人。我部直屬高校實有各類學生661.38 萬人。”

按理說,只要認真看了部門預算,就不會把教育部部門的小學教育、高中教育經費和全國整體的小學教育、高中教育經費混為一談,做出偏離常識的離譜解讀。

我國小學教育經費投入,遠不止4.2億元。根據2018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表,教育支出預算為1711.22億元,這屬於中央財政的支出。根據2016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2016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38888.39億元,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主要包括公共財政預算安排的教育經費,政府性基金預算安排的教育經費,企業辦學中的企業撥款,校辦產業和社會服務收入用於教育的經費等)為31396.25億元。而根據公共財政預算安排,小學教育經費由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省財政轉移支付(統籌)以及縣鄉財政組成,其中,縣鄉財政還佔小學經費來源的大頭。全國普通小學各級教育生均公共財政預算教育事業費支出為9557.89元。

教育部部門預算中的小學教育經費,和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省級財政轉移支付(統籌)均沒有任何關係,只是對部門內舉辦的小學的投入。

由於我國開展留學生教育的高校,大多為教育部直屬高校,根據國家的統計,來華留學生規模2017年達到48.92萬,這些學生大部分在教育部直屬高校。比如,2016年,北京普通本科高校共接收來華留學生2.79萬人,其中,部屬高校2.36萬人,市屬高校0.44萬人。因此,部門預算中來華留學教育經費達到33億,是很正常的。而其中獲得政府獎學金的留學生,按2017年統計數據,只有11.97%,不是自媒體所渲染的個個都拿高額獎學金留學(把33億平均到40多萬來華留學生身上,平均每人每年不到1萬)。

真實的情況是,政府在設立獎學金吸引留學生的同時,我國不少舉辦留學生教育的學校,也是通過招收留學生獲得辦學收入的。教育部部門內的小學教育和高中教育,只是全國所有小學、高中教育的很小部分,所以部門支出預算分別只有約4.2億、12.3億,也是正常的。

跑偏的公眾關注焦點

無獨有偶。在教育部公布部門預算之前,教育部直屬高校已公布了2018年年度預算。對直屬高校公布的預算情況,輿論普遍關注的是以理工科見長的高校預算經費增加,而主打人文社會科學的院校,經費與前者拉大差距,比較典型的是清華和北大的一升一降。

有媒體統計發現,同是國內頂尖高校,清華的預算總經費是北大的2倍還多。比較兩校的收支總表,支出差別最大的是“教育支出”一項,清華比北大多約74.5億元。從其他高校看,理工類院校比文科院校富裕是普遍現象。北師大、人大是全國人文社科類高校的領頭羊,但預算總經費都只有五六十億元。中國傳媒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也都是各自領域內排名數一數二的高校,但預算更是只有十幾億元。事實上,預算總數在20億元以下的都是文科類高校。

但從預算數據看,是不是國家真的對文科專業和高校就不重視呢?並非如此。

首先,這還是沒看懂各高校的部門預算表。北大今年的預算經費少,主要原因不是一般公共撥款收入、事業收入(一般指學校開展教學、科研及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主要來自學生學費和科研經費)減少。北大2018年的一般公共撥款收入53.4億,比上一年的48.8億還增加4.6億。主要是因為上年結轉收入大幅減少。2017年預算中,上年結轉收入達到51.18億元,而2018預算中,上年結轉收入只有1.63億元。也就是說,2017年的費用基本使用完,轉到2018年使用的很少。按照北大2017年的預算支出,本來準備結轉下年的為47.6億元。

而清華大學2018年收入預算中,上年結轉72.71億元,這主要是到2017年未使用完,於是在2018年按照原規定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這並不能表明清華變得更富,而是上年的經費沒用完結轉的比較多而已。按照清華大學的2017年預算支出,原準備結轉下年40億。如果2018年清華的結轉費用大幅減少,那麽清華的預算收入也會大幅下降。清華公布的2018年預算支出中,準備結轉下年的費用為53.1億元。

從北大2018年的預算支出看,已經沒有考慮結轉下年的問題,這說明預算支出緊張,上年結轉費用減少,也直接影響教育支出預算。而對結轉費用減少,需要進一步分析,是因為按規定用完了科研項目經費,還是在其他地方開支過多,導致余下可結轉的費用減少,影響來年的預算收入和支出。這其實要求大學精打細算,用好每一筆錢。

而談到科研經費,這是納入到學校事業部門收入的,不能按這些經費的多少論學校財富。因為按規定這必須用於科研,而不同學科的科研課題經費差距很大。比如,由於自然科學課題有的要大量資金購買設備、材料,因此,自然科學課題經費就往往高於人文社會科學課題。以課題經費論財富,會催生課題經費攀比問題,而忽視研究本身的價值。在目前按掌握資源多少論英雄的評價體系中,以人文社會科學見長的學校,以及人文社會科學學者,就會處於弱勢。在大學排行中,以人文社會科學見長的高校,排名往往較低,而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者,在課題經費評價指標方面,也難和理工科學者競爭,由此還影響薪酬待遇。

這種強調所掌握資源多少的辦學,讓大學陷入急功近利,不是按自己的定位辦學,而總想追求高大全,以獲得更多資源;也逼迫大學教授變為課題教授、經費教授,整天圍著課題、經費轉。

在這種情況下,媒體還炒作高校的預算收支,只會加劇高校的功利化。媒體更應該發揮的作用是,監督高校全面公布真實的財務資訊,接受公眾監督,同時,關注高校教育和學術的真實貢獻,而不是功利化地炒作經費多寡。相比總預算開支來說,更應該關注大學每一筆支出的去處,比如,北大2017年準備結轉的46億將用到哪裡。大學自身除一般公共撥款、事業收入(事業收入中的科研經費也大部分來自財政支持的科研項目)之外的收入也值得關注。目前,北京大學的資訊公開,隻公布了2016年的部分決算,需要公布2017年的部分決算,才能知道經費具體支出情況。

另外,根據北大公布的2018年預算,其經營收入只有1908萬元,在22.3億其他收入中只有1.34億捐贈收入,這要求高校拓寬經費來源管道,尤其是做好吸納社會捐贈工作。

清醒認識我國的留學生教育品質

事實上,真要對教育預算進行監督,是要問義務階段教育、高中教育等支出經費的數量和品質。但現在把教育部自己部門的小學教育預算、高中教育預算視為全國教育經費,覺得全國教育經費怎麽這麽低,這怎麽監督?

對來華留學生預算進行監督,則要關注這些經費投入吸引了多少優秀留學生,留學生的品質如何。發展留學生事業是高校辦成國際一流大學的必然選擇,攻讀學位的留學生比例,還是評價一流大學的指標之一。但發展留學生教育不能隻追求規模(降低招生門檻),更要強調品質,要吸引全球一流的生源來華留學。

客觀而言,我國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留學生輸入國,但是留學生的品質還需進一步提高。社會各界存在著在外國留學生就讀中國名校門檻低、中國名校接收中外學生就讀時採用雙重標準等質疑。社會上還有“中國花錢請別人來留學”的極端看法。更有國內學生去辦一個外國護照,然後以留學生名義進國內名校的極端作為。面對社會上的質疑和確實存在的弄虛作假,我國高校有必要改進招生辦法,重視培養品質,預防和清除留學生中的“假冒偽劣”,以全面改進留學生教育品質,維護自身學術尊嚴。

分析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除了看留學生總數外,主要看攻讀學位的留學生比例,以及留學生來源地國別。根據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統計,國際留學生佔高等教育總在校生人數的比重,發達國家普遍在8%以上,澳大利亞、英國等甚至高於10%。而我國目前攻讀學位的國際學生的比例卻只為0.4%左右。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17年共有48.92萬名外國留學生在我國大專院校學習,其中學歷生24.15萬人,佔總數的49.38%。也就是說,來華留學學生中有超過半數是接受短期、非學歷教育,是主要進行語言培訓的。

從生源國看,前10位生源國依次為韓國、泰國、巴基斯坦、美國、印度、俄羅斯、日本、印度尼西亞、哈薩克和老撾。來華留學生主要集中在亞洲、非洲,總計超過70%,來自歐美的留學生只有20%出頭。眾所周知,從全世界高等教育的分布看,歐美的高等教育最為發達,我國超過九成留學人員赴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10國留學,歐美國家學生比較少選擇來華留學,比較真實地反映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現況,即相對於歐美國家的大學來說,我國大學還缺乏國際競爭力,有的高校發展留學生教育,還“抓進籃子就是菜”。

對此,我國教育部門和高校是有比較清醒認識的。因此,近年來在統計來華留學生數據時,十分詳細地統計了攻讀學位留學生比例,也分析來華留學生的區域,而不是為留學生總規模而盲目興奮。清華大學在去年年初改革國際生招生辦法,實行申請-審核製,這是國際通行的招生辦法,以吸引更多學生申請。

可以說,如何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以和我國影響力提升同步,並為國家影響力提升做出貢獻,這是我國教育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國家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啟動“雙一流”建設,入圍“雙一流”建設的學校努力提高人才培養品質,就是求解這一問題。

有待提升的公眾監督能力和高校透明度

教育部和直屬高校公布部門預算,是資訊公開的要求,也有利於公眾監督。

但公眾特別是一些媒體從業者和社會上的寫作者要履行監督權,有必要提高專業素養,要有一點基本的預算常識,要能真正看懂預算表、決算表。更需要有恰當的監督心態,不能見風就是雨,曲解、拚湊官方數據,進而得出聳人聽聞的結論,以贏取閱讀量。這樣的做法除了搞亂輿論和監督生態之外,沒有任何正面價值。

教育部門、高校自身在財務透明度方面確實也有待提升。目前,教育部門和高校公布的資訊還太粗略,只有支出的大數目,而非細目,因此,即便公布數據,公眾也無法監督。另外,公布財務資訊,在堅持專業性的同時,有必要做更通俗的解讀,以讓更多普通社會公眾能看懂財務數據,避免誤讀。

到目前為止,這則公眾號文章還在朋友圈瘋傳,但教育部門並沒有回應,也許是覺得完全不專業,不需要回應,也可能有一解釋反而暴露有數據不完備的顧慮。但其實,著眼於提高公眾的專業素養和媒介素養,不妨利用這一機會進行“科普”。

教育部門、高校應坦然面對資訊公開中的不完善之處,這也是推進資訊公開對教育部門和高校提出的要求。不能隻公布冷冰冰的數據,不做解釋。要通過完善資訊公開,推進學校辦學與公眾的良性互動。

本文作者:熊丙奇

著名教育學者,博士,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高校校報協會副會長,上海市高校校報研究會理事長。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