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聞學的“鋪路者”何梓華走了

何梓華。2012年10月3日,攝於中國人民大學校慶時。高鋼供圖

11月16日10時20分,87歲的何梓華走了。

“著名新聞教育家、新聞理論家,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原院長”,這是何梓華的官方定義。新聞專業的學生,對這個名字熟悉而陌生,《新聞理論教程》《新聞學概論》等許多基礎性教材,都是何梓華主編的,但他的專著不算豐厚,個人事跡亦不常見諸報端。

11月19日,新京報記者撥通了何梓華學生、中國新聞教育學會原會長高鋼的電話。他說,“何老師一直在為別人鋪墊路線,辛勤勞作,不聲不響,只是在看著鋪就的大路呈現出那些車水馬龍時,得到欣慰。”

鋪路學界

被譽為新聞學科“領軍人”

昨日,八寶山送別何梓華,來送行的上有90多歲的白發老人,下有青澀的學生。

“何老師走得很瀟灑,一輩子乾淨利落。上周突然住進ICU,前一兩天意識清醒,我們去看他,他還轟我們走,最後兩天昏迷了,再沒有醒來。”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黨委書記周勇告訴記者。

“他不僅是新聞理論家,更有普惠之功。”周勇介紹,“何老師為人很低調,外界很多人不了解我們新聞學院有這樣一位大師在。”

2004年,黨中央開始部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簡稱“馬工程”),何梓華被聘為首席專家,負責《新聞學概論》教材的編寫。

除卻壓倉石般的《新聞理論教程》《新聞學概論》教材,何梓華還執掌人大新聞學院數十年、中國新聞教育學會十餘年,對新聞學科建設、學科大布局構造功不可沒。

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喻國明談起自己的導師何梓華,認為長官新聞學學科本身發展是他最突出的成就。“改革開放以後人大新聞學院的騰飛,與何老師學科發展思路清晰、學科隊伍調配得當以及對新的研究方法、範式的鼓勵密不可分”。

上世紀80年代,“三論”(資訊論、控制論、系統論)漸進中國。喻國明讀研究生的時候,兩篇文章寫的就是系統控制論。“雖然今天看來中規中矩,但在那個年代,‘三論’是極其前衛的研究手段。”喻國明說,“何老師兩次拿我的文章在學院開學術研討會,一方面為年輕學生‘做診斷’,另一方面希望能有新的手段來研究傳統理論。”

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方漢奇評價何梓華時稱,1984年,老何當了新聞系的系主任,走上了行政工作的第一線,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新聞學的領軍人物。

凝聚隊伍

“他當沒當官我都叫他老何”

除了學科發展,何梓華還注重新聞學教師隊伍的建設,對外開放培養骨乾教師,對內凝聚團結隊伍。

上世紀八十年代,全國各地新辦的新聞系急需師資,通過人大的函授學院,先後在北京、山東、天津、湖南、新疆、陝西、山西等地開設了定期面授的新聞函授班。

“現在很多老一輩的學者,相當多院校的學術骨乾、老師都在人大新聞學院進修學習過。”喻國明回憶,“我們那時候的講義都複印給大家參考。何老師擔任新聞學院院長時在學界積攢下非常好的口碑,所以大家對人大新聞學院有一份感激和敬重。”

在學院內部,何梓華作為一個班子的組織者,著力打造“溫暖家庭”。

“我一直叫何梓華老師為老何,他不當官時我這麽叫,當官時我也這麽叫。”方漢奇稱,“他特別會團結人,善於組織、團結教師團隊。”92歲的方漢奇說。

“那時候我們推任何一個老師家的門,沒有一個老師說‘正忙、再約時間’,都會熱情地幫我們解答問題。”喻國明對記者回憶,“甘惜分、方漢奇等人,論資歷、學術造詣,都是‘泰鬥’級別,但大家彼此之間像親人一樣,說話比較隨意。這樣輕鬆的氛圍,奠定了人大新聞學院在中國新聞教育領域第一重陣的地位。”

桃李天下

夜晚家裡的燈一直為學生亮著

對年輕學生的培養,何梓華向來不吝心力,為年輕人鋪路搭橋。

《焦點訪談》記者曲長纓1982年本科畢業,何梓華是他本科論文指導老師。當時,何梓華在學校事務很多,忙不過來,就讓學生在家門口等他。

“他經常忙到晚上9點多還沒吃飯,就在家裡邊吃飯邊聽我們講。吃完後拿過我們的論文逐行逐句地修改,一篇大學生的論文他都要改好多遍。”曲長纓向記者回憶。

曲長纓當時的論文主題是“新聞調查研究”。“我覺得這個題目太土了。何老師說,調查研究是基本功,想乾新聞不會調查研究還能幹什麽?並提點要從哲學的高度、貼近社會的層面來寫。”

“指導論文結束後,離開時回望著鐵獅子胡同,何老師家的燈仍然亮著。”

時隔近四十年,過去的點點滴滴,曲長纓仍然不忘。“我今年60歲了,依然堅持在《焦點訪談》一線工作,是因為何老師給我打下非常好的基礎”。

“一片苦心”是諸多學生對何梓華培養年輕力量的感知。

北京大學新聞學院原副院長程曼麗說,“遇到一些學術活動,何老師會讓我們年輕人去講。儘管有不足,還是很鼓勵我們,他一直在為年輕人的發展提供機會。”

“我的性格是遇到什麽事總習慣往後退。《國際新聞界》雜誌初創時,何老師想讓我做主編,我有畏懼心理,他便給我一段時間讓我考慮。後來在何老師的全力支持下,《國際新聞界》做成了核心期刊。”2002年,程曼麗從人大轉入北大,何梓華再三叮囑她,如何適應環境、如何將自己的專業方向與北大學科發展融合、如何在北大的新聞傳播專業建設上發揮作用……“現在想起來,挺溫暖的。”程曼麗哽咽道。

曲長纓認為,何梓華幫助學生,不僅僅著眼於個人,而且希望學生能在中國新聞事業中有所作為。

老驥伏櫪

退休後仍寫信建言學科發展

2000年,何梓華退休。但學科發展需要“診脈”的時候,還是會請他去學校探討,而他,每請必到。常常都是自己騎著電動車,學校說要接他,他怕麻煩別人,不讓接。

耄耋之年,何梓華心系新聞教育事業,在新聞教育事業前端觸摸資訊。去年,何梓華給人大新聞學院班子寫過一封信,從人才梯隊建設、國際化打造、學科建設核心要點等方面建言。“內容既有巨集觀的又有微觀的,而且一點都不過時。”周勇說。

有天晚上,快11點了,何梓華給周勇打電話講國際新聞培養的事情,內容很細,包括怎樣組建教師團隊、怎樣設定學生培養課程。

周勇說,“何老師退休後,脈動還是和時代連在一起,一直默默關注我們。當他看到一些事情,會單獨打電話提出建設性意見,但在人前,永遠都是鼓勵。”

北京大學1973級學生、曾任《人民日報》高級編輯的易凱回想起大學時何梓華當班主任的情形,仍然感慨不已,“何老師更像是兄長,他對每個人的家庭都很了解,我們有什麽事就會找他談心。”

“何梓華同學一路走好”“何梓華老師永遠在我們心中”……送別的挽聯,語言都很樸實。這位一直以來甘為新聞學鋪路的師長,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1984年,老何當了新聞系的系主任,走上了行政工作的第一線,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新聞學的領軍人物。

——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方漢奇

他經常忙到晚上9點多還沒吃飯,就在家裡邊吃飯邊聽我們講。吃完後拿過我們的論文逐行逐句地修改,一篇大學生的論文他都要改好多遍。

——《焦點訪談》記者曲長纓

新京報記者 王俊 編輯 陳康 見習編輯 呂銀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