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9上海醫療考試中醫學:淺談中醫學習

《中醫基礎理論》是中醫的首門課程,有一定的難度,許多考生望而生畏。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局面,本人認為有諸多原因,其中相當一部分考生的思維方式尚未轉向。眾所周知,目前我們的中學教學重視數理推論,直觀形象教學,雖然對於中醫學習普遍也是適用的,但中醫獨特的理論框架,獨特的思維方式,如果尚未很好建立,就難於在中醫這塊聖地內馳騁,乃至投械退卻。這是十分可惜而可悲的。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迅速換「數理化腦袋」為「中醫腦袋」十分重要。實踐證明,闖過這一關者,只要繼續努力,前面即是坦途。

《內經》時代,中醫醫家對臟腑的部位、結構、形態亦有頗多記載,而且有些論述在當時大大超越世界水準。在論述各臟腑時,教材中亦有部位、結構、形態的闡述,如肺位於胸腔,左右各一。腎位於腰部,脊柱兩旁,左右各一。心「圓而尖長,形似倒垂的未開蓮蕊,有心包衛護於外」等等。如果順著這樣描述思路去理解,則就會對諸如「腎藏精」、「肺通調水道」、「心主神態」這一些概念理解上的格框。尤其是對剛從高中畢業的學生而言,更是不可思議。故請讀書時務必千萬要記住一個重要的說法:「藏象學齡前說中的臟腑,不單純是一個解剖學的概念,更重要的則是概括了人體某一系統的生理和病理學概念。」用臟腑功能的認識觀才能真正理解「左升太過,右降不及」。也就不會鑽進脾「似馬蹄」、「似鐮刀」這類牛角尖裡面懷疑中醫的科學性,從而影響學習的信心。是否可以這樣理解:主運化、主升清、主統血名為「脾」,同理去釋各髒的功能。

中醫藥有幾千年醫療實踐的經驗,是在長期行生產鬥爭和醫療實踐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醫學理論。中醫學理論形成以後,又反過來指導臨床實踐,並在實踐中不斷得到充實和發展。中醫的實踐性融於理論之中,而臨床表現是基礎。因此,從臨床角度而言順序應是臨床表現→病理、生理→概念。而教材編寫的順序是:概念→生理、病理→臨床表現。故在閱讀時,應適度地採用逆向思維的方法。譬如以「腎主納氣」一節為例,腎主納氣是指腎有攝納肺所吸入之清氣,防止呼吸表淺的作用,才能保證體內外氣體的正常交換。腎主納氣功能正常則呼吸均勻和調。若腎的納氣功能減退攝納無權,呼吸就表淺,可出現動輒氣喘,呼多吸少等病理現象。從臨床表現中證實生理抑或病理,從而得出某一概念。這種論述的形式在教材中比比皆是。所以諸如:如何理解肺朝百脈,脾主升清,肝主藏主等等問題時,皆可用一個模式來回答,即:概念、生理、病理以及臨床表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