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智慧樹的幼稚園金融貸款業務能走多遠,規模化與成本定成敗

近日,幼教互動平台智慧樹宣布推出園所金融服務,可解決園所資金需求。據了解,智慧樹聯合國內銀行、融資租賃、小貸公司等金融機構,推出面向B端和C端的金融產品。面向B端的為直接融資產品,材料齊全後三個工作日放款;面向C端的為學費分期產品。

消費金融的核心是找場景,由此,商家在不斷尋找新的消費場景。租房、買手機、醫美之外,教育這一剛需,成為很多商家的切入點,比如百度有錢,此外螞蟻花唄、騰訊微粒貸等互聯網巨頭也都布局了這一領域。在職業教育、課外培訓之後,幼稚園也進入了商家視野。這一市場的發展前景如何?

“多年虧損後,2018年,智慧樹將借助會員服務和金融服務,實現盈利。”智慧樹掌門人袁勝軍曾表示。據和晶科技數據顯示,2015年智慧樹虧損4666萬元,2016年虧損9195萬元,2017年虧損8341萬元,2018年上半年虧損3344萬元。這一新增業務能否為智慧樹的盈利計劃助力?

市場與盈利方式

“這個市場是存在的。”業內人士表示。可以將幼稚園看做是小微企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普遍現象,找銀行貸款的話審批嚴、下款慢、額度低,有資金需求的幼稚園想通過其他途徑獲取貸款;加之幼稚園現金流穩定,被視為優質資產。一些商家就看到了這個領域的商機。比如成立於2017年的鴻盟金融,成立於2015年已進入天使輪的幼富通。

據業內人士表示,實體幼稚園的融資需求比較旺盛,雖然大部分是租賃,屬於輕資產運營,但是初始投資額度並不低,尤其是在新開拓展過程中,對資金的需求比較大。如果是重資產投入,很多幼稚園的地只賣不租,由此對資金體量要求更高。

如何盈利這是業務商業化的核心問題。“智慧樹做金融,主要還是變現壓力。”業內人士表示。首先要清楚的是智慧樹在整個過程中的位置。與銀行、融資租賃、小貸公司合作,智慧樹在其中起的是一個管道作用。據業內人士分析,由於這是一個新興市場,體量不夠大,數據也不夠全,很多機構不敢提供貸款,而智慧樹利用其平台,可以為金融機構提供基礎數據,為其篩選客戶。據公開資料顯示,智慧樹已經覆蓋了全國12萬家幼稚園,這是智慧樹入局的優勢之一。目前看到智慧樹賺取的應該就是平台使用費。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實現盈利?“規模化是決定其能否盈利重要的因素。”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流量巨頭來搶生意,或者幼稚園第一梯隊的其他玩家也想通過此種模式入局幼兒金融貸款業務,智慧樹勝算能有多大?此外,據悉,流量成本、壞账成本(風控能力)和資金成本,是一家相關業務公司是否盈利的重要因素,智慧樹是否能夠在這三方面都佔據優勢,還需靜待。

發展前景

市場雖然存在,但是這塊市場能有多大?教育行業是政策敏感度很高的行業,所以首先看政策領域對其是否有限制。

11月15日,學前教育新政平地一聲雷,《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乾意見》發布,《意見》指出,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稚園,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稚園。鼓勵普惠幼稚園發展的方向已經非常明確。其實,早在2010年,國務院頒布的《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乾意見》中就已經提出到2020年,普惠性幼稚園覆蓋率要達到80%左右。

以北京為例,前段時間變為普惠幼稚園的東方劍橋天通中苑幼稚園,此前收費標準為2800元-3000元不等,轉為普惠園之後,學費標準降為600元-750元,據悉,政府對北京地區幼稚園補助約每人每月1千元左右(視區域不同波動)。其他各地區的普惠園覆蓋率正在逐漸擴大,據了解,長沙普惠園覆蓋率已達80.22%,廣東省普惠園覆蓋率已達74.5%,範圍還在不斷擴大中。

還有中國由於住房、教育、醫療等直接成本上升而造成的快速下降的生育率。近期日本因為人口結構問題,宣布從2019年10月起,3-5歲幼兒的教育費全免,因為高昂的教育成本是導致日本“少子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未來國內是否也有向這方面發展的趨勢,也值得思考。

在這種情況下,對家長來說,是否還需要進行貸款支付學費?在盈利空間日益狹窄的情況下,幼稚園開辦方還是否願意貸款進行園所擴張?

不僅如此,教育部最近頒布的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政策,to b端的題庫類APP將會迎來非常嚴峻的考驗。這對學前教育的APP也是一個警示。智慧樹APP內部目前有京東理財的專欄,政策之後是否會對此類家園共育平台的內容進行監管,也是風險點之一。

“面向學校的金融服務有很多問題要解決,非常難做。”業內人士表示。風控是開辟金融業務必須要面對的事情,且一般給幼稚園發放的貸款都是信用貸,雖然,幼稚園的壞账率較低,但是to c端的風控要如何把控?據一本智庫顯示,欺詐是導致壞账的最重要因素,消費金融、互聯網金融公司超過50%的壞账源自欺詐。

據了解,很多幼稚園都在探索、觀望有關金融貸款的業務,但是在政策風險點過多的情況下,如果不能形成規模化,不能有效控制成本,這是否還是一項值得新增的業務,需要冷靜對待。如果兩者兼具,對於一個藍海市場,又為何不奮力一搏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