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在留學這件事上,從來沒有真正的“散養”

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一代的家長開始意識到,成長的過程中,應當給予孩子一定的快樂教育和適當的放養式培養方式,“散養”一詞成了家庭教育的“流行語”,也成了為孩子申請大學的口號“只要求孩子快樂,無所謂大學的排名,適合就好”。

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心理學、經濟學雙學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谘詢心理學碩士王亞飛,有6年美國大學留學經歷,3年教育心理谘詢師經歷。在她的新書《青少年留學心理啟示錄:心靈成長與親子溝通之道》中同樣談到了這一問題。本書主要記錄了赴美留學生在留學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心理困境以及應對措施。

她一直強調家長可以不在乎學校的錄取結果,但是一定要在乎留學準備過程中孩子核心能力的提升。通過多年的觀察發現,雖然孩子是因為不認可或不適應國內應試教育而去了美國,但是如果父母在此之前已經有意識地培養了孩子的自律和自學能力,那麽這些孩子去了美國後會如魚得水,即便短期內也會有驚人的變化。

可是如果孩子是因為父母的“散養”,缺乏自律能力,即便去了美國換了土壤,在國內出現的問題仍然會在美國重現,甚至更嚴重。這些孩子已經習慣“被安排好”的生活,突然少了父母的管控,他們想做到自我控制也很難,在適應新的環境時碰到困難,也習慣性地逃避。這種逃避本身就讓孩子異常挫敗。

美國家長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美國學生從小就懂得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國家長送孩子出國時,期望學校會嚴格管理學生,然而,學校老師用美國的標準看待中國的孩子,期待孩子能管好自己,有困難時主動找老師商量。這個觀念的差異,是國內家長和美國學校最大的衝突所在。

在留學準備的過程中,家長要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美國文化和教育體制,讓學生在過程中學會設定目標、拆分目標,擁有時間管理的基本技能,養成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

當然,過分撒手和過分嚴苛對於孩子的教育都有害無益,那麽如何做到收放自如?本文摘編了王亞飛老師書中的部分內容,書中大量的案例,或許能給新一輪留學申請中焦慮的家長一點參考。

“散養”讓孩子缺乏自律能力

Y的媽媽事業有成,信奉給孩子快樂的童年,因此,Y在國內小學、初中都輕鬆度過。為了讓Y可在高中繼續快樂,而不需要和其他學生千軍萬馬擠高考的獨木橋,Y的媽媽決定讓Y在國內讀完初二後到美國讀9年級。

臨去美國前,Y告訴我們她的理想是當律師。夢想的大學是耶魯。對於一個去美國讀9年級的學生來說.一切皆有可能.我們都鼓勵Y追逐自己的理想。

在美國高中讀書期間Y確實過得很快樂。在那裡,分數不是唯一衡量標準,同一個年級課程也有難易之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程度自由選課。美國家長不認為孩子一定要去哈、耶、普這類名校就讀,他們信奉適合孩子的學校就是好的學校。美國的藍領工資不低於白領,而且受社會尊重。

期間我也提醒Y的媽媽要對Y提要求,讓她上一些有挑戰性的榮譽課程機票AP課程(大學先修課程)。可是Y的媽媽對我們的建議沒當一回事。

4年高中結束後,Y去了加州的一所社區學院讀書。Y選擇去杜區學院,不是因為想轉學進入像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這類頂級名校,而是因為沒有信心去考SAT。而且高中平時成績GPA也非常一般。

後來Y請教我簽證的問題,我和她有了一次交談。雖然在美國接受了4年教育。Y並沒有比4年前有更大成長。她的英文程度一般,沒有很好的知識儲備和邏輯思維能力,沒有理想,對未來茫然,不願意為了實現目標而付出努力。

有一部分家長和Y的媽媽一樣,選擇進孩子去美國,希望孩子可以更快樂,不用被國內的應試教育磨滅天性。和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家長相反,他們不會強迫孩子去上各種興趣班,而是“尊重”孩子,不壓抑孩子的天性,讓孩子隨心所欲。

和這些學生、家長深入接觸時,我發現了孩子的共性:回避挑戰,知難而退。細問下來,我們發現這些孩子小時候都上過興趣班,可是當碰到困難或瓶頸時就放棄了,而父母也聽之任之,並不說服孩子堅持下去。

這樣“散養”的結果,便是錯過了培養孩子自律的關鍵時期。這些孩子通常沒有遵守deadline的觀念。因為碰到困難就放棄,孩子也沒學會堅持,意志力薄弱。

龍應台在《親愛的安德烈》裡寫道:“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研究表明,一個人若能夠在各種打擊下依然堅持不懈地努力,則更能讓這個人成長進步。這就是我們說的“意志力”。

羅伊·鮑邁斯特和約翰·蒂爾尼在《意志力》一書中所寫,意志力不是“技能”,而更像“肌肉”。長期堅持鍛煉,肌肉會變得結實,而過度使用,則會變得疲勞,若長期不鍛煉,肌肉會變成肥肉。因此,就像訓練肌肉一樣,我們需要設定切合實際的目標,監控進展,在動搖之際堅定信念,長期艱苦地鍛煉意志力。

凡是學習優秀、課外活動表現突出的學生,都很獨立自律;而學業出了問題,又難以融入美國學校的學生,通常自控能力都很弱。

當孩子小時候提出要學跳舞或鋼琴時,父母就應該和孩子約定學習目的,在孩子碰到困難時鼓勵孩子堅持下去。通過這個過程,訓練孩子的意志力,讓他們變得勤奮,在瓶頸期仍能堅持,鞭策自己繼續努力。

有了這個基礎,孩子才能慢慢地從“他律”轉變成“自律”。這種意志力將陪伴孩子終生,在他們以後的學習,甚至畢業後的工作中,讓他們能夠取得成就。

分清“放手”和“散養”的區別

英國精神病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依戀理論認為,我們心理的穩定和健康發展取決於我們的心理結構中心是否有一個安全基地。

在我們小的時候,這個安全基地更多地是由媽媽來承擔的。如果媽媽“足夠好”,孩子長大後就有了內在的安全感。在孩子還小、最依賴父母的10年裡,父母應該用心教養,提供依靠,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關注,讓孩子擁有充足的安全感。這也可以讓父母和孩子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

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父母就應該學會慢慢放手,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孩子離家讀大學,形成自己的新生活後,父母更應該學會放手,因為這是家庭生命周期裡的一部分,是自然、正常的階段。家長要順應這個自然規律,學會放手。

可是很多父母卻做反了順序。在孩子最需要我們的生命頭幾年,忙著打拚事業忽略孩子;在孩子步入青春期想要獨立時,又過多操辦孩子的生活,讓孩子有窒息的痛苦。

學生J,從小就沐浴在父母和爺爺奶奶無微不至的關愛中。從吃喝拉撒,到每天穿什麽衣服,每個小時做什麽,他的生活從來都是被家長安排好的。進入青春期後,J逐漸開始對父母過度的“關心”產生了強烈的逆反情緒,經常因為各種生活瑣事和他們發生衝突。

雖然J的在校成績很出色,平時學習生活也都安排得滿滿當當,但父母還是覺得不夠,認為J要做到更好才行。J平時唯一的愛好就是打遊戲,但父母認為玩遊戲是“玩物喪志”,雙方也因此事爆發過無數次“戰爭’’。除了逆反父母,J與父母也逐漸變成了“零溝通”,父母說什麽他都沒有任何反饋,像一灘“死水”,這讓他的父母感到很是失望和傷心。

除了遊戲,J和父母還會在穿衣方面發生矛盾。因他的父母從小到大一直管理他的穿衣方面,這導致了已經是高中生的J還不會自己挑選衣服,並因此缺乏審美觀念。最終,J和父母作了書面的約定,請他們不要再控制自己每天穿什麽衣服。

我接觸過各式各樣過度控制孩子的家長。有些家長的孩子已經在美國讀大學並準備研究生申請,即便這些家長對研究生申請的標準和要求不甚了解,仍然千方百計想要給孩子出謀劃策。

這些家長都有個共同特點:喜歡包辦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美其名日一切為了孩子。

父母管控孩子,並不是絕對的壞事。在孩子年幼的時候,適當的管控可以幫助孩子從他律轉變為自律。而過度的管控,卻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攻擊性變強,在人際關係方面經常存在困難,遇到挫折、失敗時,很容易做出偏激的行為和反應。經過我們這些年的觀察發現,父母管得很細致的孩子,一旦到了美國,往往會努力脫離父母的控制,或處處和父母作對,不聽從父母的建議。

正如威廉·J·斯托克頓(William J.Stockton)在《現在全明白了》(Now It All Makes Sense)這本書中寫到的,“在孩子沒有成長起來可以依靠自己的自律之前,在他們仍處於學習管理自己的時候,父母的控制會幫著孩子應對外界。這種教化的過程教會孩子如何去恰當地應對自己原始的強烈需求,並且提供安全感來克服他們擔心自己的衝動不可收拾的恐懼。

在正常的情況下,父母會在施加控制和允許孩子通過自己犯錯誤來學習之間取得平衡,但是如果父母過度地控制孩子,那麽孩子就會充滿無助感和憤怒,而這憤怒是他沒有能力自己處理的”。

對孩子放手,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身為父母,懂得分離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後,都會選擇放手。放手不代表我們不再愛孩子,和孩子分離也不意味著我們從此退出孩子的生活,而是換了一種更適合的方式來愛我們的孩子。

試想一下,有多少父母願意看到孩子成年後還不能自立,需要依咐父母生活呢?更多父母是希望孩子羽翼豐滿,能夠離開父母的保護和照顧,獨立自主地生活,樂觀走過人生的困境。

如何做到得體的“放手”

學生E,在成長過程中,媽媽對女兒管理得很細致。E為了順應媽媽的要求,從小參加一系列的課外活動,上各種才藝補習班。結果便是E看似“琴棋書畫”樣樣都懂,但是都是蜻蜓點水。

E的媽媽也意識到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明白自己需要放手讓女兒獨立自主。在申請過程中,媽媽就多次和我們說,希望尊重孩子,讓孩子學會為自己作決定。

可因長年被媽媽管控,E面對突然而來的自主權有些無所適從。在討論early decision的學校時,E總是嘗試挑戰媽媽的底線。雖然E和媽媽的目標都是Top20的美國大學,但是E會故意提出要ED美國綜合排名21名之後的學校,一邊提出這個建議,一邊看媽媽的反應,以此試探媽媽是否真正地放手。

父母在過往的十幾年裡一直對孩子嚴密管控,並一廂情願瑰試海,即使突然放手,孩子也會擁有自主的能力。這無異於“癡人說夢”,因此父母要想得體地退出孩子的生活,需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慢慢和孩子分離。

1、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讓孩子逐漸學會為自己作決定,並從錯誤中吸收教訓。

在孩子的成長踣上,父母要鼓勵孩子自己探索,自己作決定,循序漸進,讓孩子逐年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即便他們在決策中會因為自己的決定犯錯誤,我們也要允許孩子從錯誤中學習。

2、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同時幫助孩子通過學習和實踐提升自己的各種能力。

比如孩子要舉辦一場活動,父母可以和孩子溝通,給孩子一些關於舉辦活動的建議。在孩子碰到挫折時,可以和孩子討論是哪些因素導致活動不順利,但是不能包辦過程。

3、尊重孩子的意願。

舉例來說,在留學申請準備的過程中,在選擇確定申請的大學時,父母總喜歡幫孩子挑選學校,往往以學校的排名為主,而忽略了這所學校是否適合孩子,孩子是否真的喜歡這所學校。如果父母能夠尊重孩子,讓孩子作決定,在過程中給孩子建議,孩子會有更強的參與感。即使在美國大學讀書期間遇到挫折,也能學會去面對解決,而不是抱怨父母逼迫自己去了這所學校而導致諸事不順。

同時,父母應該為自己的快樂、幸福負責,不應該把生活的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只有父母有自己的生活,能過得很開心,孩子才能放心“出走”,離開父母。

最後引用台灣作家龍應台《目送》這本書的一段話,來表達父母對孩子的愛的分離感受:“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隻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