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痿證」分析重症肌無力——復元強肌湯

重症肌無力(MG) 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乙醯膽鹼受體抗體介導,損害神經肌肉傳遞,導致肌無力。它是一種由神經-肌肉接頭處傳遞功能障礙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無力和易疲勞,活動後癥狀加重,經休息後癥狀減輕。患病率為77~150/100萬,女性患病率大於男性,各年齡均有發病,兒童1~5歲居多。

重症肌無力發病原因有二:一類是先天遺傳性,極少見;第二類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見。發病原因尚不明確,普遍認為與感染、藥物、環境因素有關。同時重症肌無力患者中有65%~80%有胸腺增生,10%~20%伴發胸腺瘤。

重症肌無力發病初期患者往往眼或肢體酸脹不適,或視物模糊,容易疲勞,氣象炎熱或月經來潮時疲乏加重。隨著病情發展,骨骼肌明顯疲乏無力,顯著特點是肌無力於下午或傍晚勞累後加重,晨起或休息後減輕,此現象稱之為「晨輕暮重」。重症肌無力如進一步發展累及呼吸肌,則非常危險。

重症肌無力患者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可有如下癥狀:

1.眼皮下垂、視力模糊、復視、斜視、眼球轉動不靈活。

2.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講話大舌頭、構音困難,常伴鼻音。

3.咀嚼無力、飲水嗆咳、吞咽困難。

4.頸軟、抬頭困難,轉頸、聳肩無力。

5.抬臂、梳頭、上樓梯、下蹲、上車困難。

中醫「痿證」分析重症肌無力

重症肌無力屬中醫痿證範疇,乃因肺熱葉焦,不能布散津微,脾虛清氣下陷,遂致四肢、頭頸、眼瞼筋脈失養現肢軟、肌肉消退、頭頸無力、目不能睜。中醫講脾主肌肉,是不是重症肌無力從脾調理就可以呢?脾不好時,人體的疲勞是一種持續狀態,即早上起床到晚上就一直覺得疲勞。

而重症肌無力病人則是剛開始活動有力氣,活動後疲勞癥狀加重,休息後癥狀減輕。經過反覆琢磨、研究,求證,中醫的經典《黃帝內經》講到,肝為「罷[pí]極之本」,罷古同「疲」,是累的意思。肝藏血體陰而用陽,能視、能跑、能握、能攝,正是肌無力的說法。

復元強肌湯——中藥製劑

肝血不足的表現:當經常頭暈犯迷糊,容易心煩易怒,指甲有豎紋,女性月經量少,都提示可能肝血不足,肝陽偏亢了。重症肌無力病症涉及五臟以及氣血陰陽等方面失調,中醫一般重視五髒的氣化功能,補中益氣法診斷。在這裡提醒大家:久病成疾,如早發現,應當及時就醫,積極配合治療共同戰勝病魔,只要是對症治療是可以恢復的。

脾還主肌肉、四肢、開竅於口。同時,脾發揮這些功能依賴脾氣,而脾氣有上升的特點。因此,人若平素體虛,或疲勞、思慮過度,或飲食不節,或大病久病失養,或冒雨涉水,或過吃生冷寒涼及辛辣厚味等,均可傷脾或困脾,使脾的功能無法發揮,形成脾虛。臨床上,脾虛常見有四證:

1.脾氣虛:主要表現為脾功能減弱,機體失於充養,如食少納呆,食後脘腹不適甚至脹痛,氣短懶言,倦怠無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黃,肌肉瘦削或虛浮等,舌淡苔白,脈緩弱。一般為脾虛輕症,多見於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結腸炎、胃腸功能紊亂、貧血、重症肌無力等疾病過程。治宜健脾益氣,可酌選用復元強肌湯。

2.脾陽虛:主要表現為脾虛日久,機體呈虛寒狀態,如食少納呆,脘腹脹滿冷痛,喜溫喜按,大便溏薄清稀,每因受寒或飲食不慎而發作或加劇。口淡不渴,氣怯形寒,四肢不溫,或周身浮腫,或婦女帶下稀白等,舌淡或淡胖或有齒痕,苔白或滑,脈弱或沉遲無力。一般為脾虛日久發展或過食生冷寒涼或腎陽不足而來,多見於慢性結腸炎、慢性痢疾、消化性潰瘍、慢性腎炎等。治宜溫中健脾,可酌選復元強肌湯。

3.脾虛氣陷:主要表現為氣機下陷 或臟器下垂,如脘腹墜脹,食後尤甚,便意頻頻,大便溏泄,或便後脫肛,或子宮脫垂,常伴有食少納呆,面色萎黃,形體 消瘦,神疲乏力,氣短聲怯,頭暈目眩等。 舌淡,苔薄白,脈細弱無力。一般為脾虛日久或久病而來,多見於慢性腹瀉、慢性痢疾、胃下垂、長期低熱、低血壓、脫肛、重症肌無力等疾病過程。治宜益氣昇陽,可酌選復元強肌湯等。

4.脾不統血:主要表現為脾虛而兼 見慢性出血,如面色萎黃或蒼白,食少納呆,氣短懶言,倦怠無力,便血、尿血、肌衄、齒衄、鼻衄、月經過多等慢性出血等,舌淡,苔白,脈細弱。一般為脾虛日久或久病而來,多見於上消化道出血等出血疾病過程。治宜補脾益氣攝血,可酌選復元強肌湯。

慎用風葯因治風之劑,皆發散風邪,開通腠理之葯,若誤用之,陰血愈燥釀成壞病。至於因七情六慾太過而成痿者,必以調理氣機為法,蓋氣化改善,百脈皆通,其病可愈。即吳師機所謂「氣血流通即是補」之理。

日常主食巧搭配,健康伴侶是粗糧

攝入足夠的「粗糧」或全穀食品能幫助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預防便秘,也能適度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還能夠使人感覺有飽腹感,有利於控制體重。但市場上可見到的穀類食品以精緻穀物為主,全穀物的比較少。

全穀物是指包含一個完整的穀粒-麩皮、胚芽和胚乳,但人們往往認為這不是加工好的糧食。而精緻穀物因賣相好、口感好,成為人們青睞的「美食」,精緻的穀物在加工中去除了穀物中寶貴的膳食纖維、鐵、鋅、鎂、維生素E、維生素B族等營養素,長期食用可能會吃出營養性疾病,所以常吃的穀類食物不必追求精益求精。

在日常中要注意粗細搭配,每天最好食用粗糧、雜糧食物50~100克。可以使用全穀物代替膳食中的一部分精緻穀物,如在做米飯或粥時中加入一些糙米、玉米、燕麥等全穀物,這樣口感好,營養也好。也可以在製作麵食時嘗試使用一半的全麥麵粉;或者選擇全麥餅乾或全谷脆片等零食代替不健康的零食。粗糧不僅可以和細糧相互搭配,而且可以和肉類、油脂類食物互相中和。既可以助你均衡膳食,又可以幫你調節腸胃。

重症肌無力患者群體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病程長,大部分患者長期用藥治療,導致背負高額的醫療費用;患者發生危象時得不到搶救治療的經濟保障而放棄治療;患者及家屬心理負擔重,精神壓力大,恐慌與負面情緒多;重症肌無力患者群體就業困難、社會融入困難、婚戀困難,兒童患者單親家庭多,成長環境差;患者受到的社會歧視較重。

作者:微/rat686

更多疾病知識關注公眾號:https://mp.weixin.qq.com/s/-vW86zhJvNfz4CzYZ0DNDQ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