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到羌白鎮「老王家」品味大荔「水盆羊肉」第一碗

陝菜之鄉:到羌白鎮「老王家」品味大荔「水盆羊肉」第一碗

陝西農村網-陝西農村報渭南訊(李世居 攝影報導)羌白「老王家」的羊肉有名氣,可謂是香飄大荔「第一碗」。你瞧,今天是周末,一大早,羊肉泡門前車水馬龍,排起小隊。幾乎去西安、渭南辦事的的大荔人路過,都少不了到這裡咥上一碗。按當地的話來說,一碗羊肉下肚最少能耐大半天,早上起來吃羊肉就像蘭州人早上吃拉麵一樣,成了大荔人的習慣。

據《大荔商業志》記載,大荔的水盆羊肉可來源已久,久負盛名,水盆羊肉起源於明朝崇禎年間,昔日的同州府衙,是水盆羊肉的故鄉,因在農曆六月上市,又稱"六月鮮"。大荔的水盆羊肉,以剔骨鮮羊肉、骨頭、桂皮、花菽、小茴香、草果、精鹽、味精為原料,分原料處理、煮羊肉、調製熟羊肉三道工序,最早烹調羊肉,用的是砂鍋,所烹調的羊肉,瘦肉紅潤,肥肉白亮,羊湯清澈見底,講究暗油醇香,食之濃香可口。由於砂鍋形狀如盆,故稱"水盆羊肉"。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食客數量的增加,以及食用餐具的逐漸發展,用碗或盤盛肉食用的,人們仍習慣稱為"水盆羊肉"。

其實,大荔人過去還有個習慣,吃羊肉圖個早。記得小時候,大荔縣城只有東大街回民一家開的羊肉泡,天天生意興隆,儘管小時候家裡經濟不寬裕,但跟上父輩吃羊肉機會還是很多。可回想起那時候都不明白,為啥吃羊肉天不明就去趕場子,那時候一碗羊肉才兩毛五的時候,都是天不亮都要去咥上一碗。後來羊肉館去的多了,當年認識了切肉掌刀的申司機,每次都會比別人碗裡的肉多幾塊。後來,羊肉價格也隨著市場的變化,從兩毛五一碗、漲呀漲呀、呼呼呼,到了現在的20元。其實,那個時候去得早,關鍵是大荔縣只有一家,遲到了就早早賣完了,怪不得有了天不明吃羊肉的習俗,上了60歲的人都經過,給我留下很深的記憶。而如今吃羊肉不必去得太早,因為,全縣的羊肉泡敢說總有好幾百家,再不拍去得遲了咥不上,這些都是當年的老話了。

現如今在大荔縣最有名氣的還數羌白鎮「老王家」,說他是大荔「水盆羊肉」第一碗真的名副其實。至今在羌白街營業了已有23個年頭,「老王家羊肉」是由當地南德村農民王發水先生創建的,「老王家」牌子靠品質和誠信而經久不衰,生意興隆,凡是大荔人基本都知道羌白有個「老王家」。據他家的傳承人、兒子王正文告訴筆者,他家的羊肉首先是把好進貨關,絕對要新鮮、放心的老客戶家宰殺的「沙苑羊」。在加工"水盆羊肉"時,首先羊肉在煮以前必須反覆清洗,使羊肉雪白髮亮,無血絲。基本是每天下午兩點開始把肉放到大鍋,放上自家配製的各種秘方調料,開始煮肉,直到後半夜凌晨4點左右,經過一晚上的的燜製而成。他家的羊肉配料既發揮了大荔當地羊肉泡突出茴香的特點,又借鑒渭南一帶而羊肉以花椒出頭的特點,兩者合一,比傳統的口味更進一步適合大眾。吃過的讚不絕口,食用時用燒餅佐以糖蒜、辣子醬、鮮蒜瓣,則肉爛湯清,肥而不膩,清醇可口,別具風味。

吃"水盆羊肉"離不開大荔的"月牙燒餅",月牙燒餅因狀如月牙而得名。特點是外皮焦脆,內瓤酥鬆空軟,熱吃涼吃均可,吃水盆羊肉,用此餅夾入羊肉,饒有風味。關中有句俗話,"大荔有一怪,燒餅半個賣。"這半個賣的燒餅,顏色金黃,狀如新月,空心飽滿,酥香可口。「老王家」特別注重燒餅的製作,專門聘請了據說是打燒餅「世家」的司機打燒餅,你還甭說,一口燒餅保準叫你品味到「熱吃脆,冷吃酥」的感覺。當地至今還流傳著"南京到北京,同州府裡好燒餅,掂起輕,摸著厚,空空裡面能夾肉"的諺語。所以,人們在咥「老王家」水盆羊肉時,食客習慣把碗裡的肉往"月牙燒餅"裡一夾,兩手輕輕地一捏,美美地喝一口醇香的羊肉湯,咬一口酥脆的月牙燒餅,那才有一種回味無窮的美味享受。保叫你吃了一回還想來。羌白鎮 「老王家」的羊肉泡饃烹製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慾,食後回味無窮,已經成為大荔羊肉泡的代表之家,不愧被稱為大荔第一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