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需要引起子女的關注

父母辛苦養育子女,本希望老年的時候能夠享受天倫之樂。但現在社會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很多子女出於各種原因而不能待在父母身邊。現在空巢家庭越來越多,由於孤單寂寞、缺乏精神慰藉,空巢老人便會產生「老年空巢綜合症」,情緒抑鬱,孤單失望,影響了身心健康。婚姻家庭心理諮詢提醒:子女要關注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如果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傳統的中國文化重視天倫之樂,認為老年的時候有兒孫跟隨左右,是人生莫大的幸福。可是隨著中國的社會文化變遷,大家庭解體,社會結構以核心家庭為基礎,人們的家庭觀念淡薄及工作調動,人口流動,住房緊張,年輕人追求自己的自由與生活方式等原因,都造成不能或不願與父母住在一起。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孤獨、空虛、寂寞、傷感,精神萎靡,常偷偷哭泣,顧影自憐,如裸體弱多病,行動不便時,上訴消極感會更加重。久之,會減低身體免疫功能,身心健康受到影響,出現「空巢綜合症」。

有些老人為了克服空巢綜合掙的痛苦,在垂暮之年,仍自告奮勇,代管未成年的小孫子,希望能夠克服孤獨之感,但一來自己的身體不如以前,照顧小孩子也很吃力;二來現在父母的教育觀念與上一輩有所不同,很多父母為了孩子能夠得到更多的母愛和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不願意老人帶孩子。老人會覺得自己「老了不中用了」「被子女嫌棄」而感到傷感、失落。

「空巢綜合症」的表現為:空巢老人普遍都有一種「空巢感」,也就是孤獨感,但這種孤獨感裡又增添了思念、自憐和無助等複雜的情感體驗。有空巢感的老人,大都心情抑鬱,惆悵孤寂,行為退縮。他們中許多人深居簡出,很少與社會交往。究其原因,一是對離退休後的生活變化不適應,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後感到冷清、寂寞;二是對子女情感依賴性強,有「養兒防老」的傳統思想,及至老年正需要兒女做依靠的時候,兒女卻不在身邊,不由得心頭湧起孤苦伶仃、自悲、自憐等消極情感;三是心境抑鬱,行為退縮,這些老人可能由於本身性格方面的原因,平時生活比較單調,對生活興趣索然,缺乏獨立自主、振奮精神、重新設計晚年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四、身體狀態不是很好,對生病感到特別無助和無奈,擔心有一天難以獨立地照料自己。

面對這種狀態該怎麼辦了?

要避免「空巢」產生的心理危機,父母首先要對子女與自己的關係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無論是父母還是子女都應該是獨立的個體,子女的離家是他成熟和獨立的標誌。在子女離家前,比如,去外地上學、出去工作了,父母就應該調整自己的生活重心和生活節奏,而不是一切圍著孩子轉。

空虛是很多中老年人誘發心理問題的一大因素。

一、廣交朋友,增加社會支持,老年人退休後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經常和朋友一起串串門、聊聊天,傾訴一下內心的壓抑與不快,這是中老年人放鬆身心的最佳良藥;

二、注意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如種花、練書法、聽音樂及適度的體育鍛煉等,有條件的人還可以參加老年大學的活動,廣交朋友,與社會多次濟開闊胸襟、排解不良情緒的最好方法。

作為子女也要關注父母的身心健康,如果在外地,也要經常跟父母進行溝通,一起聊聊天,了解父母的心情和身體狀態;有時間盡量常回家看看,陪陪老人,為父母乾乾家務等,這對處於孤獨中的老人是最大的安慰。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的生理功能逐漸衰退,對他人幫助的依賴性越來越高,心理上也就越來越脆弱,有的時候就像一個孩子一樣需要子女「父母般」的愛與呵護。另外,如發現父母的心理狀態不是很好,如有中重度的抑鬱、失眠、思維混亂、情緒失控等癥狀,或有自殺想法,或其他衝動行為,應及時尋求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的幫助,接受必要的心理諮詢或藥物治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