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宮頸癌與「性」的關係有多大?

過去,宮頸癌多發於50歲左右的女性,因此,醫學上將小於35歲的患者稱之為「年輕宮頸癌患者」。如今,這個「年輕」的標準也不再年輕。近年來,該病發患者群呈年輕化趨勢,平均發病年齡由10年前的52歲降到現在的45歲,最小17歲至18歲。研究表明,宮頸癌與早婚、過早性生活及性生活混亂相關。

所以,宮頸癌與「性」之間有著不可說的關係!

150年前人們就發現在修女中宮頸癌極罕見,繼之許多研究指出婚產情況及性混亂,如初次性交年齡較早、多個性伴侶與宮頸癌密切相關。

有≥10個性伴侶者較≤1個性伴侶者的相對危險性高3倍,1989年美國一項研究表明,性伴侶數≥10個者在宮頸癌新發病例中佔36%,說明多個性伴侶與宮頸原位癌及宮頸癌均有明顯的相關性。流行病學研究還發現,初次性生活年齡過早,如<18歲者,比25歲以上者患病危險性高12.3倍,有人認為這是與青春期宮頸處於鱗狀上皮化生時期,對致癌物較為敏感有關。進行肛門性交者宮頸癌的危險性亦增加,但這種相關性是真實存在還是僅僅反映了雙方性行為的其他方面,還是和性衛生有關,尚不清楚。

一些學者對比了宮頸癌及健康婦女配偶的性行為及其他行為方面的特點,以研究男性在宮頸癌發病中的作用。宮頸癌配偶的性伴侶數較對照組配偶的性伴侶數為多;宮頸癌患者的配偶大多有各種性病史,包括生殖器疣、淋病、生殖器皰疹;而配偶經常用保險套的婦女則宮頸癌危險性低。另外,男性陰莖癌患者的妻子較其他婦女患宮頸癌的危險性高3~6倍,其次前妻患宮頸癌的男性,其現在妻子患宮頸癌的危險較對照組婦女高2倍。包皮環切者的妻子宮頸癌的相對危險性很低。我國江西省靖安縣通過對415例宮頸癌患者的研究表明,初次性交年齡的提前、本人及丈夫婚外性伴侶數的增加,使宮頸癌相對危險性上升。丈夫有兩個婚外性伴侶者,其妻子宮頸癌相對危險性上升5倍。

由此可見,性行為特點與宮頸癌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

如何預防宮頸癌呢?

從病因角度而言,幾乎可以肯定地說:沒有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就不會得宮頸癌,因此,預防HPV感染就可以預防宮頸上皮內瘤變和宮頸癌。注意性衛生會使HPV感染的機會降低。但是HPV感染在人群中是廣泛存在的,在25歲之前的婦女,只要有性行為,50%-80%可以有一次HPV感染的機會,這就增加了預防HPV感染的難度。不過絕大多數的HPV感染可以自然消退,只有在HPV感染到了引起高級別宮頸上皮內瘤變時才需要進行乾預,否則只需要隨診即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